第140章 暂避锋芒(2/2)

整个县城就一家影院,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县城里面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现在年根正是旺季,座票卖完了,直接卖站票,必须把观影厅挤满才算满足。

“好重的脚臭味儿,谁的脚这么臭。”

“我鞋呢,谁见我鞋了!”

“前面的別乱挤啊。”

“呕,谁啊,粪池子刚出来的吧,一股子汗味儿。”

方堃拧著眉,他突然有些后悔来组织看什么电影了,这不活活遭罪么。

方泽方磊他们可不在乎这些,那些嘴上不留情喊臭的人,虽然没有喊他们名字,可几人都以为是在说自己。

其实根本分辨不出来,整个屋里闷的像黑网吧,各种气味儿交织在一起,谁也不用嫌弃谁,就是个別人的气味太强烈了而已。

一场电影,浑浑噩噩看完,退出屋外,方堃狠狠的吸了一口冷空气。

“这电影真好看,我什么时候能去草原看看。”

“去什么草原啊,要去也是去首都饭店吃顿饭,哥,你在首都上大学,那饭店是真的?”

方堃点头道:“取景就是在京城取的景,京城饭店一般就是接待外宾的,普通老百姓平常不会选择去那里吃饭。”

一伙人兜兜转转,方堃去了趟原先的鸽子市场,见到了老熟人李德全。

鸽子市场已经不是秘密,现在年关將至,儼然成了一片不大不小的自由集市,几乎卖什么的都有。

方堃钱买了一些工业券,等这傢伙来回跑了一趟,才拿到手。

明年会有第一届春晚,那明年再买电视也不迟,今年先给他老子老娘买个收音机过渡一下。

除了收音机,方堃还买了一个小太阳电暖。

差不多家里盘子大小,二十六块钱一个,杂牌儿,反正方堃没听过。

而且这玩意儿现在还没有小太阳的说法,准確的讲是『办公桌面取暖器安全性低,无防烫,无倾倒保护设计。

可聊胜於无,几十块钱,方堃想都没想就给买了。

其余的年货,这次没有再逛,有这俩大傢伙就够了,方堃怕再买,给这些小傢伙嚇的晚上睡不著觉。

电子管收音机,傍晚拿回家,给方汉民两口子稀罕坏了。

沪上红灯牌收音机,十一厂製造,放在桌子上,方堃鼓捣拨弄了半天,先是一阵滋滋声,好半天才传出人话。

“说话了,真的说话了哥!”方怡整个人很激动。

第二回,竖宦作乱董卓进京,张翼德怒鞭都幽之后,和大哥玄德二哥云长,扬鞭策马,出城而去,他们弟兄三人上哪儿去了呢,投奔代州刘恢去了..:,收音机音质很不错,说评书的是个老头儿,这会儿的版本,应该是袁阔成先生。

也正是今年,袁阔成受广播电台的邀请,开始录製长达365讲的《三国演义》,现在能听到第二讲,他们算是赶上了,方堃也觉著这个收音机买对了。

“这是评书,讲的是三国演义。”

方堃解释了一嗓子,一屋子人静了下来,就连做饭的梁英侠也是轻手轻脚的,听著收音机里的动静。

刚才她还在心疼了多少钱,这会儿全然把这茬忘到了后脑勺。

饭吃罢,家里的煤油灯亮著,女士纳鞋垫,老子方汉民抱著大侄儿和小妹方怡挨著收音机,一家子就这么静悄悄的。

“嗒!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嗯?这就完了?”方汉民意犹未尽。

收音机顿了几秒,先是一道女音播报,接著就是一段京剧。

在娱乐活动极其缺少的现在,別说电视机了,家里有个收音机,都是绝对的宝贝。

第二天不足一天,邻里亲戚要么路过的时候听见了声儿,要么就是昨天那些小子回家透露出去的。

这会离著近的邻居吃饭也是端著碗过来窜门,吃罢饭等个半小时才念念不舍的离开。

方堃一阵无奈,这还没买电视机呢,他甚至能想到明年搬台电视机回来,得热闹成什么样。

大年三十前一天,方海回家,兄弟俩一起进了一趟县城。

鸡鸭鱼肉能买得著的,可著劲儿的买了一遍。

最关键的是大米和白面,城里供应的就是这玩意儿,可在村里却罕见。

不是小米,就是棒子麵,也就是玉米面粉。

方堃一个肩膀扛了三十斤,一路不停地扛回了家。

“他儿,今天怎么不放收音机了?”

“收音机不要电啊,天天那么放,用的不是你们家的电,这电费你给我掏啊,说不放就是不放!”

梁英侠骂骂咧咧的,外人一走,才有机会撑起案板,婆媳二人开始合力剁馅儿包饺子。

怀敏是很高兴的,反正她嫁到方家以来,起码待遇上就没差过,好吃好喝的估计能胜过十里八村的人家。

就这饺子馅儿,一剁剁一斤猪肉进去,换平常听都没听说过。

大年三十,上午贴对联,下午继续包饺子准备年货。

三十儿的晚上,方家尤其的热闹,梁英侠这次没有赶人,拿出生瓜子,招待到了凌晨十一点半才走光。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方堃和方海方跃进他们在二楼打到后半夜的扑克牌,一斤散篓子配油炸生米,小贏了七毛钱,后半夜三点多才满意的合衣眯了一会儿。

新的一年开始,唯一跟昨天发生变化的,好像除了一屋子狼藉,就剩自己徒长了一岁。

方堃已经二十二了,虽然面貌上没什么变化,可岁数的的確確在一年年增长。

梁英侠和方汉民现在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早点大学毕业,早点和小姚结婚。

分配工作,相反是最不在意的。

大学生国家分配工作,这是板上钉钉的,实在不行回村里来也不是不行啊,总不会饿死人,反正先解决终身大事,抱上孙子才是最要紧的。

方堃打著哈哈应付,道:“爹娘,就今年吧,农忙淡季的时候,你们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抽空去首都住上个十来天,我带你们好好逛逛。”

梁英侠很嚮往首都,可还是嘀咕道:“农忙哪有淡季的时候,那草隔几天就得拔一次,现在马上要分田到户,自己家的地,更走不开了。”

“不耽误,又不是住著不回来了。”

方堃看向方怡,笑道:“暑假去首都,哥带你吃现出锅的烤鸭,外脆里嫩,沾上酱,裹上黄瓜丝儿葱丝儿,麵饼跟纸差不多厚,来那么一口,肯定比拿回来好吃。”

方怡听著眼晴都亮了:“娘,我要去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