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兜底(1/2)

第163章 兜底

“冰,葫芦~”

三庙街,京城冬天独有的葫芦叫卖声。

声音婉转嘹亮,管在街头还是在巷尾都能清楚听见。

商贩是个老者,长长的木棍托举著靠在胸口肩膀处,木棍上面是草垛,草垛上扎满了色泽红润的串串。

老头儿穿著深蓝色裤子,藏黑色袄子,头顶扣著一顶毡帽,谈不上多乾净,甚至鬍子拉碴的很不修篇幅,这时候却是小孩子们最喜欢接触的人。

蒋凝看著几个小孩儿一前一后蹦蹦跳跳的靠过去,掏钱,接过心心念念的葫芦。

远处街边斜歪著的电线桿,和破旧灰败的墙面相得益彰,摊贩炉子上的热气烘托著冷空气,烤红薯的香气夹杂著叫卖声砍价声传进自己耳朵。

十二月十一日,也就是前天,国家首次举办了托福考试。

考点今年只有三处,首都,沪上,广州,在此之前的国外留学学生则需要自费出国,所以这是继改开之后,第一次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

蒋凝报名了,而且因为心里早有这个目標,为了实现,在校期间的英语成绩,口语能力做到了极致。

儘管今年明確没有清晰的录取线,完全就是高分录取,可她还是有信心自己能考上。

美国top50的院校,仿佛已经在朝自己招手。

这种自信,源自於绝对的实力,她本应该高兴,心里也的確是高兴的,毕竟国外电影看了那么多,明年终於能出去亲眼看看了,可心里同时又有种说不出的情绪。

路过报亭,依旧有年轻人爭先恐后的排队购买京城晚报,更多的是追问往期的报纸追印出来了没。

靠的近了,这些人话里话外討论的都是明朝,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北大方堃...,蒋凝回忆起三年前在大巴火车上的情景,那个同乡的面貌现在在脑子里多少已经逐渐模糊,方堃这个名字別说在她们学校人尽皆知,恐怕整个京城的人都听过了。

小说她看了,不光明朝那些事儿,之前的高山下的环,牧马人,人生她全看了。

可越看,知道这个方堃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方堃后,越不敢再贸然去碰面。

同乡已经获得了让她仰望的成功,而自己却对未来充满迷茫,这让她心里產生了强大的落差。

冷冽的阳光打在身上,蒋凝深吸了一口气,上前同样买了一串葫芦。

浆的甜,山楂的酸充斥口腔,让她心情恢復了不少。

方堃这边,北大同样有很多同学报名参加了托福考试,今年考,明年一开学就出成绩,紧接著就是准备申请材料,毕业后再远赴重洋。

他们宿舍六个没有人报名,不过隔壁的乔杰报名了,这廝做人一向谦虚低调,管是考什么,一问考的怎么样,就是还行吧,应该能,老天爷保佑。

结果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这次同样,嘴上说悬,什么今年考生多,一个比一个厉害真说不准。

私底下却找上方堃:“方子,你再跟我说说,过签证面试官需要注意些什么。”

“这么有信心?”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就上 101 看书网,??????????????????.??????超实用 】

“害,万一呢,我这人平常运气一般般,可打小每次考试总能超常发挥,你们以为我说一般是装逼,其实心里真的没底。”

“少扯淡,”方堃听著这话就气人,他在学习上靠的是吃老本,根本谈不上什么天赋,这么一听,简直人比人气死人。

“我压根就没出过国,之前那是瞎的,你还真信了。”

“信啊,签证官是老外,鬼知道会问什么,我觉著你说的挺靠谱。”

乔杰递过一支烟,不掏火柴,示意方堃把打火机拿出来用用。

“叮』的一声脆响,乔杰握著打火机恨不得直接顺走,羡慕道:“还是这玩意儿方便,起码不会受潮。”

“不防风,除了不用勤买,跟火柴没多大区別。”方堃嘴里充满了嫌弃。

“想要顺利拿到签证,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一个字,舔。”

“舔?”

“很简单,明著暗著表达自己嚮往美国那边的生活,喜欢那边的一切,毕业后如果能有一份合適的工作一定会留在那里,总之一定別说什么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回来建设祖国的话。”

乔杰听著愣愣的,方堃看著他:“是不是觉著有点汉奸的成分?”

“听你这么说,这不就是汉奸么。”

“变通嘛,先忽悠住走出去才重要,那些不吹的,毕业后不还是选择留在了那边,爱不爱国靠的不是嘴上说说,是看你最后能不能回来。”

对上方堃的眼睛,乔杰有些不好意思,这话难以启齿,可他真觉著如果那边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选择不回来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

“话说,你怎么不参加考试试一试,咱们要是一起出去做个伴多好。”

方堃三口一根烟,烟屁股扔地上,哈著热气道:“晋省人恋家,美国太远,还是国內住著舒服。”

乔杰不怎么信道:“矣,你也不用出什么国,在校期间就进了作协,现在星期天出去溜达,总能听见討论你方大作家的声音,换我我也不出去。”

“肤浅了啊乔杰同志,请不要让美国的衣炮弹腐蚀掉你的思想,你要是娶个大洋马回来,估计你老爹老娘也接受不了。”

“去你的,老子找媳妇哪怕单身一辈子也不找洋人。”

“话说这么早,小心到时候啪啪打脸。”

正》

托福结束,紧接著就是期末大考。

方堃抽空参加了年底作协会议,把那篇寧姚写的评论文题目原封不动搬了过来。

会议结束,刚走出会议厅大门,身后一道声音就喊住了他。

“方堃!”

“明甫先生。”

矛盾上前笑道:“最近怎么样,学校快放假了吧。”

“快了,幸亏会议时间没有和考试时间撞上。”

“你这还没毕业,寒假过年应该是回老家吧?小说连载怎么办?”

“最近加班加点每天多写两千字,不会影响更新,明甫先生您也看我的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