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签售会(2/2)
方堃摸了摸鼻子,道:“主要还是听了些东北那边出马仙的故事,正巧我平常喜欢收藏,买老物件的时候又碰上了土里刨活儿...”
源头肯定能自圆其说回来,重点是看別人信不信了,显然叶蜚声並不关注这点。
五月份天一回暖,叶蜚声的课题小组要出差去乡下做调研,语言学跟方言学一样,搞研究就得四处跑,指望在办公室和图书馆坐著是写不出什么来的。
方堃没法儿去,学校请假可以,但是不推荐,更何况寧姚也快生了。
“论文署名最后会加上你,你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有个思路,儘早做打算,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
听著楼道上的声音渐弱,方退回办公室。
许晓燕后怵道:“你现在真是大名人儿了,我看一多半都是其他学校跑过来的,要不是保卫部的人控制,他们等不到你都不肯走。”
“实在抱歉各位。”
办公室里有年轻老师,也有比他们大些的中年教师,对於影响工作的事情,儘管不说,可那张脸摆明了心有不满。
方堃道了声歉,又跑去季淮真办公室商討办法。
“咱们学校不禁止校外人员进校,总不能因为你破了这个先例。”
“实行一段时间也行啊,等这个风头过去再放开。”
“这事儿我可决定不了,得等上面开会討论。”
季淮真对於方堃真是又爱又恨,中文系出这么一號大作家,这恰恰证明了他们北大中文系的工作成绩和歷史底蕴。
青黄不接?那是不存在的!
且不说全国皆知,现在这小子说句全市皆知是毫不过分了,方堃现在简直就是他们北大中文系的招生活招牌。
接下来三天,方望只是等通知,主要是他不够格儿参加系院以上级別的会议,等两个月以內禁止外校人员进校的通知下发下来,他在三角地的宣传栏上才看到。
枯木逢春,草长鶯飞四月,註定是个不平凡且閒不下来的季节。
寧姚住院了,临近產期,再在家里待著不像话。
方堃头一次感觉忙的有点累挺,学校得上课,鬼吹灯得连载,明朝那些事儿已经走到了排版印刷的阶段,他隔一天就得往商务印书馆跑一趟。
沪上文艺出版社同样亲自派人来询问出版事宜,方堃很歉意的请他们吃了顿饭,这玩意儿真讲究个先来后到,他对於在哪儿出版都是没意见的。
丁唐景留了个心眼,瞄上了刚刚连载个把月的鬼吹灯。
大有一副,先来后到是吧,谁有我快!
方堃哭笑不得,不过也没有为难,既然人家看好自己,扭捏就没意思了。
廿七,《潜伏》伴隨著最新一期的收穫杂誌正式面世。
四月初五,十七號当天,恰好是个周日,《明朝那些事儿》的签售会最后定在了少年宫举办。
並不是临时商討,而是提前半个月就进行了宣传。
商务印书馆对於这本书的印刷,像是认定了一定会成为畅销品似的,当然也不是说完全的靠赌,而是小说在连载期间就有明確的市场反馈。
真玩儿赌博他们是赌不起的,一旦赌输了,运营这本书的成本会让他们伤筋动骨。
出版实体书,五千本,一万本,三万本都是很常见的。
陈翰伯首批印刷了五万册,当然也不可能全部用在签售会上,可哪怕是百十来册也够方堃受的了。
京城各大媒体报社,甚至连外地大报也派记者赶了过来。
长枪短炮一顿拍,现场读者朋友从少年宫內排到了景山后街上,一溜队伍能有个几百米,不知情的大爷大妈还以为排上能领什么东西。
明朝那些事儿最后定价,全册一共二十五块六毛钱,如果只是喜欢其中某一单本,单价五块九。
喜欢归喜欢,其实还得考虑到读者能不能消费得起的问题。
这年头知识是最贵的,知识分子是最受人们尊崇的,二十五块六毛全册,贵的离谱。
可拋开別的不谈,单单印刷成本就高的离谱,现在印刷厂还在加班加点的印刷第一批。
帐一算下来,单本买省钱,全册十二本一起买最划算。
方堃行楷签名,签的手都快抽筋了。
“方老师?”
“你是?”方堃抬头看向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女孩儿。
“老师,我是三班的周苗,我听过您的课。”
方堃奥”了一声,其实压根儿没回忆起来,他见得学生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一二班自己带的学生,本校的最多也是各班班长学委混了个脸熟。
方堃签完字,愣了愣手又收回来:“这一册可不便宜,学校一个月全部的补贴也不够吧?”
“方老师,这不是我个人买,这是我们女生三个宿舍一起凑钱买的,到时候我们轮流著看。”
“千万不要过度消费,要是在学校饿著,我就成罪人了。
看著周苗摆手离开,方这才想起他上个学期好像答应了一些同学送书,签售会结束,找陈翰伯一问。
“这个没问题,不过量不能太大,而且成本得从你的分成里扣。”
“这没问,给我准备十五,三十册吧。”
实书到手,第二天方堃提早十分钟去教室,按著之前那份名单发了发。
“朱於飞,刘向云...钟晓军,钟晓军没来?”
“老师,我记得他说他是隔壁华清电子系的。”
“有没有认识的同学回头去联繫联繫,让他来找我。”
“方老师,他不来给我们唄,那帮清华的老来咱们学校骚扰女同学,忒不地道。”
“是啊,听说化学系更是和尚庙,里面清一色的达摩。”
“哈哈哈...”
台下一阵鬨笑,方的课现在是出了名的宽鬆,当然宽鬆不代表纪律涣散,只不过师生关係更好而已。
方堃撇了撇嘴,说的跟自家化学系有多少女同学一样。
化学女天才有,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女生也有,稀里糊涂报了这个专业的更是大有人在。
总之男女比例肯定是不协调的,除了舞蹈影视音乐这类的学院,可能整个中关村就他们北大和北大中文系最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