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温暖各人心(1/2)
当一条条肥硕的鲜鱼交到知青们手上时,几个从赵家村辗转过来的年轻知青,眼圈瞬间就红了。
一个叫李莉的女知青,紧紧抱著怀里还在摆尾的鱼,肩膀微微耸动,硬是把眼泪憋了回去。
她身边的同伴拍著她的背,声音也有些哽咽:“好了,別哭,这是好事儿。”
另一个女知青站在一旁,看著这一幕,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她轻声对身边的朋友说。
“你们还记得咱们在赵家村的时候吗?別说分鱼分肉了,连多分一捧地瓜干,都得看人脸色。我们就像是外人,永远融不进去。”
这番话引起了周围知青们的共鸣。
他们不但比周放他们来的更早,更是被分到了臭名昭著的赵家村。
他们一想起各自在赵家村的种种不易,就不免嘆气。
那时候,过年对他们来说,不是期盼,而是一种煎熬。
看著村里人热热闹闹,他们却只能在冷清的知青点里,就著咸菜啃窝头,思念著远方的家人,倍感孤独。
可是在沈家村,一切都不同了。
这里的人们虽然朴实,却有著最真挚的善意。
他们能领到和村民一样的肉,一样的鱼,能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的温暖。
一个男知青用力抹了把脸,看著不远处正和村里人说笑的王卫国,由衷地说道。
“沈家村能有今天,多亏了卫国哥。是他带著大傢伙儿过上了好日子,也是他让村里人打心底里接纳了我们。”
眾人纷纷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王卫国看著这些年轻脸庞上的激动与感激,心中瞭然。
他知道,今日种下的善因,来日必將结出善果。
许多年后,当这些知青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樑时,他们也从未忘记沈家村在这个寒冷的年代里,给予过他们的那份朴实而真挚的温暖。
……
光阴荏苒,又是一年除夕。
按照惯例,王卫国一家人都在岳父沈壮家过年。
两家人合在一起,热热闹闹,年味儿才更足。
一大早,院子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厨房里,沈青青、陈翠霞、大嫂张莲还有弟妹刘芳芳几个女人正热火朝天地准备著年夜饭。
切菜声、油锅的滋滋声、还有她们不时传出的討论和笑声,交织成一曲最动人的生活交响乐。
院子里,王长林和沈壮两位老人则带著孙子们,正忙著贴对联。
“爷爷,这个『福』字是不是要倒著贴呀?”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已经不小的王山仰著小脸,像个小大人似的问道。
王长林呵呵直笑:“对,福到了,福到了嘛!”
而他的弟弟小海正是最皮的时候。
手里拿著一小卷透明胶带,一会儿追著大虎二虎跑,一会儿又跑到爷爷跟前,把胶带往刚刷好浆糊的对联上粘。
惹得外公沈壮哭笑不得地直点他的小鼻子:“你个小捣蛋鬼!”
最小的沈云天才一岁出头,走路还摇摇晃晃,跟个不倒翁似的。
他看著哥哥们跑来跑去,急得不行,也迈开小短腿在后面追。
结果没跑两步,“啪嘰”一声,摔了个屁股墩儿。
这年头的孩子皮实,摔倒了也不哭不闹。
小云天坐在地上懵了一瞬,然后自己手脚並用地爬起来,拍拍小手,又乐呵呵地继续追赶哥哥们的脚步,看得大人们满心柔软。
厨房里,女人们的话题从年夜饭的菜色,转到了供销社发的年礼上。
大嫂张莲从布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用油纸包著的东西,献宝似的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