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陆一鸣的中国风!(二合一)(1/2)

第312章 陆一鸣的中国风!(二合一)

陆一鸣现在的成功,其实就跟第一批网际网路大佬差不多,占据了先知先觉的信息差。

那些人,藉助国外留学的经歷,用过那些软体,又知道他们的成功,以及推广策略,回来后就把他们的模式照搬过来。

於是,就有了后来的华夏网际网路巨头们,开始风起云涌的时代。qq模仿的icq,淘宝模仿ebay,百度模仿谷歌....

王兴一开始不一样。

他虽然也留学,但他觉得这样有点丟脸,而是选择搞原创软体,但毫无意外的—都歇菜了。

募然回首,王兴震惊的发现,当初一起留学的傢伙,踏马的竟然都身家上亿了?

失误啊!

於是,被失败接连教育的王兴,也不再头铁的搞原创,开始抄了,並在抄的路上头也不回一根据脸书,王兴抄出了个校內网。

第二年校內网就被千橡集团收购,王兴也加盟其中。

07年他出来后,又根据推特抄了个饭否网,而且那时候,张一鸣也加入了他的团队。

饭否之后,还是根据脸书,抄了个升级版的海內网。

在饭否和海內网都失败后,王兴琢磨了一段时间,瞄准了groupon的团购网站,抄了个美团出来。

这些经歷的王兴,颇像被马匀“我对钱没兴趣”开了眼的撒北寧,突然发现“臥槽还能这么玩”?

然后,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撒北寧是为了开心,而王兴是为了成功,但给他们开眼的人都是马匀。

王兴的转折,就始於今年年底。

网际网路企业融资,倒也不是谁的钱都要,更期望钱以外的资源。

不过陆一鸣又不一样,他有才华有名气,现在更是一呼百万应,

除此之外,通过聊天得知,陆一鸣对网际网路行业有很深的了解,无论是谈论国內这些网际网路公司的发展和使用体验,还是国外那些公司的创始经过,都头头是道。

这样懂行的投资人,王兴当然欢迎,甚至没有比陆一鸣更合適的了。

他们最怕的就是光有钱,但啥也不懂还喜欢指挥的傢伙。

遇到懂行的投资人,不一定完全合作愉快,但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爭端,少走很多弯路。

陆一鸣找王兴,当然不是因为这次专辑预售,这顶多算个契机。

要说未来什么最赚钱,当然是网际网路行业。

黄的拼夕夕15年才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威胁成立二十年的淘宝的地位,甚至身家也超过马匀,一度坐上首富宝座。

还有张一鸣,比黄还小三岁,字节同样创立没几年,就让腾讯產生极大的威胁感。

按照他们以往的路数,先收编,收编不成就抄一个,藉助庞大的流量乾死你。

但可惜,这两条路都失败了,而dy更是完成了之前腾讯和阿里做不到的事情一一在海外攻城略地。

腾讯和阿里只是在华人的基数上,儘可能多的增加用户,而dy可以从全球,全球用户直接超过了华夏人口。

做了几十年的美的,已经在华夏达到无人不知的境地,但创始人何享健的身家,还不如成立拼夕夕只有几年的黄峰,身家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所以,网际网路的这艘大船,陆一鸣是一定要上去的。

前世王兴一开始做“多多友”和“游子图”两个项目,没有经验,没有类似软体可以参考,也没有太多资金去宣传,失败是必然的。

而抄了脸书的校內网一一最开始叫校园网,发布三个月就获得三万用户。

对於软体推广来说,最难的部分,就是开头。

而有了三万用户,软体反馈不错的话,接下来就是迅速裂变的时候。

这个时候,千橡集团的陈一舟就提出,想用一千万买下来,那时候王兴春风得意马蹄疾,当然不愿意。

如果不是后来没有足够资金增加伺服器和带宽,王兴也不会卖掉,毕竟势头一直很猛,

王兴团队投了五十万,第二年十月,正式被陈一舟收购的时候,了两百万镁元。

不到一年,翻了三十倍。

不过这时候的王兴,连网站都没上线,还是一个项目,所以陆一鸣用了51万,就拿到51%的股份。

而有了这笔钱,王兴带领的校內网团队,自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了。

还跟前世一样,他们准备定在12月8號。

不过在陆一鸣新专辑上线的时候,王兴还好奇的问:“你这张专辑,真的能超过周杰轮那张?”

陆一鸣笑了笑,意味深长的道:“不到最后一刻,谁又能知道呢。”

王兴一直觉得自己比同龄人成熟,但每次跟陆一鸣在一起,又觉得跟这个小小自己六岁的傢伙一比,自己的年龄都活到狗身上了。

隨著陆一鸣专辑正式上线,那些之前嘲讽他写不出中国风的网友,尤其是周杰轮的粉丝们,傻眼了。

谁敢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美?

谁又能说“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不撩?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檐下窗根斜映枝,与你席地对座饮茶,我以工笔画將你牢牢的记下~”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

“確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我挥剑转身,而鲜血如红唇~”

一首首词,一首首曲,听完后,谁还敢说,陆一鸣写不了中国风,写不好中国风?

“这踏马叫写不出来?人家一出手全是王炸好吧!”

“之前那些叫囂的菜鸡呢,出来走两步?”

就像之前陆一鸣预售销量不如周杰轮,这一次也一样,不再是口舌之爭,而是有了明证。

除非嘴硬不承认,但这种言辞已经很稀少了。

绝大部分,都沉浸在歌里,都被这些优美的词,和曲子打动,然后叫著“好听好听”!

“这中国风的词和曲,根本不输於周杰轮和方纹山的。”

“但周杰轮和方纹山是两个人,而陆一鸣词曲都是他自己。”

“这是不是说,陆一鸣一个人,能硬扛周杰轮和方纹山俩?”

现在的爭论,已经不再是陆一鸣能不能写中国风,而是谁的中国风更好。

但无疑,陆一鸣占了上风。

周杰伦之前的中国风,准確来说只有一首《东风破》,和现在这张专辑里的《发如雪》,这两首,加上陆一鸣的《青瓷》,基本是他中国风的巔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