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我值这个价!(二合一)(1/2)
第347章 我值这个价!(二合一)
海默和弗兰克,他们最终有这个选择,其实都在陆一鸣的意料之中。
唯一意料之外的,可能就是周闰发自己了。
这一切,从海默来找陆一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果。
就像一个姑娘本来都准备跟你结婚了,但又跟你说,想去跟某个男人见一面。
不论她再怎么保证:我只是跟他见一面,什么都不干。
这种话,谁信谁傻蛋。
只要陆一鸣试镜的表现,没有跟海默找他时的印象有太大出入,表现的没有那么拉,结局就不会有意外。
否则已经有了一个备选的,为什么还要去找陆一鸣?
但周閆发当局者迷,直到最后才想明百这点。
隨后陆一鸣去拍了定妆照,也確定了他参演的片酬,跟之前周闰发的价格一样,都是五百万镁元。
前世baby有一个热梗,叫“我就值这么多”,那时候她的片酬,是八千万,按当时一一2017年《孤芳不自赏》时的匯率,將近一千二百万镁元了。
於是,她被群嘲了。
在当时央视曝光的片酬,只有周讯《如懿传》的片酬九千五百万超过她外,排第三的孙丽就掉到六千万,《半月传》片酬比baby直接少了两千万。
关键是,《辈月传》81集,《如懿传》87集,而《孤》61集就算了,其中baby演的自娉婷还因为假死神隱了几集,这么一算,她按集单价比周讯还高。
观眾嘲的是,她那演技凭什么值这个价。
但她自己確实也没说错。
因为价格是买卖双方一致的结果,买方愿意为她出这个价,那她確实就值这个价。
毕竟她可没有只手通天的背景,强迫片方为她出高价。
再说就算柯蓝、朱珠,也是老老实实拿片酬也没有高价,所以baby的高价,只能是当时的商业行为一一不是她值那个价,而是当时的出品方觉得..她能值这个价。
至於出品方为什么觉得,可能只有黄教主知道了,毕竟他不要你觉得。
至於陆一鸣在国內电影片酬的跳跃性,不是突兀,同样是基於价值。
对標的就是周杰轮和周润发—
周杰轮他参演《黄金甲》的片酬,是一千二百万。
陆一鸣被张伟坪邀请的时候,他已经发行第三张专辑。
从第一张的一百多万,第二张的破两百万,到第三张的跟周杰轮齐头並进,你追我赶先后突破两百五十万的大关。
仅凭这一点,就奠定了陆一鸣在两岸三地跟周杰轮有同等的號召力。
就像前世周杰轮的一超多强,现在成了两超多强。
尤其是,陆一鸣比他还有两个优势。
演技方面,陆一鸣不仅科班出身,还拿过奖,自己公司出品、他亲自主导的第一部电影,就拿到近亿票房。
另一点,陆一鸣通过那首《lucky》,在欧美地区也有了一定的名气,这是周杰轮还不具备的前世经常有人问周杰轮跟霉霉谁的影响力更大,其实单比专辑销量的话,就足够碾压了。
陆一鸣在比他强的情况下,拿的跟前世周杰轮一样的片酬,已经算友情了。
另外的两千万,是基於周闰发片酬四千万的折半,对比现在海默的选择,张伟坪他们绝对的占便宜。
所以,不是陆一鸣参演一部电影就贸然拿三千多万片酬,而是男一號2000万+男二號1200万的结果。
光他们俩的戏份,就占据整部电影大半了。
而前世,这俩角色就让张伟坪了5200万。
张伟坪、张义谋他俩找周闰发,主要看中他的演技+镁国的名气,找周杰轮更主要是名气,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號召力。
而这些吸引他们的点,现在的陆一鸣都能满足,而且还超出了他们。
所以,两个主要角色加起来,拿这个片酬,陆一鸣也完全可以拍著胸脯说:“我值这个价”。
他说这个,绝对没有半点水分。
就算陆一鸣在国內中老年群体中,没有周闰发名气大,先不说这些中老年群体,有多大的比例会去电影院支持电影,但陆一鸣也比周闰发少了两千万片酬。
製作成本增加两千万,就需要至少六千万的票房来回本一一最终进影院的中老年群体,能不能达到这个票房都难说。
而且就算达到了,也只是回本,-1和1的中和,白费了一番力气,还因为周閆发惹一肚子气。
程龙和周润发都是95年开始闯荡好莱坞,但他的聪明之处,在於他没有像贸然过去,而是在香江拍了一部发生在镁国的、独属他个人功夫喜剧风格。
这部《红番区》里,有枪战、黑、都市追逐等等他的拿手好戏,也是欧美观眾爱看的戏份。
这部电影当时在內地也上映了,两岸三地总票房三千多万,而在镁国的票房,同样也是三千多万,而且还是镁元,按照当时的匯率,都將近三亿人民幣了。
儘管这是程龙第一部製作成本过亿的电影,但不算全球票房,仅仅镁国票房都差不多能收回成本。
有了这样一个开门红,他之前的不少电影,都开始在镁国影院重新上映。
当然,比电影院影响更大的,还是碟片销售和租赁,这个面向的群体更大。
那么多电影的轰炸下,成龙迅速在镁国有了极大的名气。
於是就有了他后来的《尖峰时刻》系列,从第一部的2.45亿镁元票房,到第二部飆升到3.47亿当然,他靠的就是他自己的核心竞爭力,功夫。
这也是李晓龙,到他,再到李莲洁能在好莱坞立足的原因。
反观周闰发可以被替代的就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