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震惊苏联医学界(1/2)

突破性的理论一旦確立,后续的研发进程便顺利得多,一泻千里。

在傻妞恐怖的计算能力和实验室超越时代的设备支持下,仅仅一个月后,两种针对麻风桿菌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靶向药,便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它们是两种针剂,被装在小小的玻璃瓶里,液体清澈透明,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李向阳明白,这小小的药瓶里,装著的是无数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接下来,是临床试验。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直接在人身上试验,风险太大,也通不过任何伦理审查。

李向阳的目標,是直接拿出无可辩驳的完美数据。

他再次找到了沃尔科夫。

“沃尔科夫先生,我需要一批灵长类动物,最好是与人类基因相似度最高的恆河猴。”李向阳开门见山。

“没问题,李。你要多少?”沃尔科夫对这个总能给他带来惊喜的中国朋友,几乎是有求必应。

“五十只。另外,我需要一个绝对保密、与外界隔离的饲养和观察场所。”

“这也好办。”沃尔科夫想了想,“我在郊外有个废弃的庄园,安保系统都是军用级別的,平时只有我最信任的人看守。你需要的一切设备,我都可以帮你弄到。”

这位商业大亨的能量,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很快,一个临时的动物实验基地就建立了起来。

李向阳將感染了相应病毒的恆河猴分批註射了新药。

接下来的两周,是紧张的等待和观察。

傻妞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控著所有实验体的生命体徵,海量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匯总到李向阳的电脑里。

结果,是完美的。

所有注射了新药的实验体,体內的病毒和细菌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清除,而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对照组的猴子,则病情持续恶化。

数据无可挑剔。

“可以准备收网了。”李向阳的眼中闪烁著精光。

他没有选择在苏联的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那样做,无异於把研究成果拱手让人,还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审查之中。

他瞄准的,是世界上最顶尖、最具权威性的两本医学杂誌——《柳叶刀》和《新英格兰医学杂誌》。

同时,在沃尔科夫的帮助下,他通过一家瑞士的律师事务所,以一个新註册的“东方生物科技公司”的名义,在全球主要国家同步申请了药物的成分和製备工艺专利。

公司法人,写的是秦梦茹的名字。

这是他送给妻子的礼物。

一切准备就绪。

李向阳按下了发送键。

两篇署名为“李向阳、秦梦茹”的论文,连同所有详尽的实验数据,通过加密邮件,发往了伦敦和波士顿。

做完这一切,李向阳伸了个懒腰,对秦梦茹笑了笑:“好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著看一场好戏了。”

……

一周后。

莫斯科,苏联卫生部。

部长伊万诺夫正在办公室里,享受著他悠閒的下午茶时光。

他最近心情很不错,那批被他“挽留”下来的中国医疗队,除了那个叫何雨柱的厨子搞出了点名堂,其他人似乎都沉浸在享乐中,乐不思蜀。

他很满意这种状况。

用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物质享受,就换来了一批顶级的免费劳动力,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