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 151 章(1/2)
第157章脑洞的洪水与教授的怒火
“校长!伺服器……伺服器要炸了!”
战爭指挥室里,消同学的哀嚎声,几乎要穿透天板。
大屏幕上,代表“星火计划”申请通道的数据流,已经不是红色,而是代表著极度危险的暗紫色。
上线不到一小时,后台收到的项目申请书,已经突破了十万份。
苏畅和消同学,这两个刚刚从“舆论战”和“打学阀”的兴奋中缓过神来的年轻人,瞬间就被淹没在了人民群眾汪洋大海般的脑洞里。
他们,光荣地,从app运营,晋升为了掌管十亿基金的“基金经理”。
听上去很高大上。
但实际工作,约等於在垃圾山里捡矿泉水瓶。
“校长,你快来看这个!”苏畅顶著两个黑眼圈,指著一份申请书,表情哭笑不得。
项目名称:《关於在大学公共澡堂实现“搓澡自由”的社会学模型及o2o平台可行性研究》。
申请人:北方某工业大学,大三,土木工程系。
申请经费:五万元。
用途:用於购买搓澡巾、沐浴露等耗材,並僱佣五十名体验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真人实测”。
“批不批?”苏-畅有气无力地问。
沈诚凑过去看了一眼,摸著下巴,一脸严肃:“这个项目很有社会价值啊!解决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南方学子,在北方澡堂里的核心痛点!但是五万块是不是有点多?让他把预算砍一半,体验员也別雇了,直接在app上招募志愿者,搓一次背给五块钱补贴,还能顺便测试一下他的o2p平台。这叫什么?这叫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懂不懂啊?”
消同学在另一边,也发出了绝望的吶喊。
“我这里有个更离谱的!《基於深度学习与情感计算的导师真实意图识別ai》!”
项目名称很唬人。
核心功能就一个:当导师对你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再深入挖一挖”的时候,ai能自动分析出,导师的真实意思是“你这坨狗屎赶紧拿走別来烦我”,还是“这小子有前途赶紧把成果抢过来”。
申请团队:来自五湖四海的八个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研究生。
申请经费:二十万。
用途:用於购买高性能伺服器,以及……给团队成员购买防脱洗髮水和生髮液。
“这个必须批!而且要顶格批!”沈诚一拍桌子,斩钉截铁,“这哪里是科研项目?这是功德!是普度眾生的活菩萨!解决了研究生群体生存的第一大难题!马上联繫任董,让天启资本的法务部也跟进,研究一下这个ai的商业化前景!”
在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脑洞”洪水里,也夹杂著一些真正闪著光的金子。
一个来自西部某医学院和东部某985计算机系的学生组成的团队,申请开发一个“基於移动端图像识別的低成本皮肤病辅助诊断系统”。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在很多偏远地区,皮肤病专家是稀缺资源。他们想利用ai,让基层医生,甚至患者本人,用手机拍张照片,就能得到一个初步的诊断建议。
项目书写得详尽、扎实,连初步的算法模型和数据来源都考虑到了。
一个农业大学的女生,她的家乡有一种几近失传的古老稻种,口感极佳,但產量低,抗病性差。她想结合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和无人机精准农业,对这个稻种进行改良和復育。
她的申请书里,附上了她爷爷手绘的稻种图谱,和她自己採集的土壤样本分析。
还有歷史系和化学系的学生,联名申请分析一批出土的战国陶器碎片,试图通过残留物分析,还原当时的饮食结构和贸易路线……
苏畅和消同学,看著这些充满了少年意气和理想主义的项目,感觉自己之前处理的那些“校闹”破事,格局一下子就小了。
他们开始笨拙地学习如何评估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如何审核预算,如何控制风险。
他们甚至为了“猫咪尾巴摆动频率与幸福指数关係”这个项目该不该批,吵得面红耳赤。
最终,沈诚拍板:“批!五千块!让他去买点猫条,拍个纪录片也行!万一火了呢?咱们app还能多个宠物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