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大妈的青春回忆!韦东毅与李秀芝领结婚证!(1/2)

晨光温柔地唤醒南锣鼓巷,东耳房的门扉悄然开启。

韦东毅与李秀芝早已收拾妥当,无需一大妈催促。

今天,是鐫刻他们人生印记的日子——领取结婚证。

李秀芝站在梳妆镜前,指尖带著小心翼翼,整理著那件承载著厚重岁月的素色印旗袍。

料子是上好的绸缎,虽已泛出时光的淡黄,但精致的滚边、婉约的立领和繁复的盘扣,依然无声诉说著它曾见证过的风华。

这是一大妈压箱底的“心头肉”,是她青春年华最珍视的华服。

若非李秀芝实在没有一件能撑起人生重要时刻的体面衣裳,一大妈是断然不捨得將其拿出的。

让新媳妇穿著韦东毅的旧工装衬衫去登记?那简直是在打她老易家的脸。

旗袍上身,略有些宽大,更衬得李秀芝身形纤细如柳。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骨感明显,然而这清瘦却意外地与旗袍的古典韵味相得益彰。

苍白的脸颊映衬著素雅的绸缎,竟透出一种脆弱又坚韧的独特美感,宛如旧时画卷中走出的仕女,带著洗净铅华的沉静。

果然,人瘦就是衣架子,穿什么都好看。

其实超市空间里女装区啥款式的衣服都有,但也只能看看,根本不能拿出来给李秀芝穿。

他一个男的,莫名其妙拿出一件款式“奇特”的女装出来,根本没法解释。

当两人踏入易家堂屋,准备共进早餐时,正在盛粥的一大妈闻声抬头。

她目光触及李秀芝身上那抹熟悉又遥远的色彩时,瞬间凝固了。

手中的粥勺悬在半空,她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时光之箭击中,眼神迷离,喃喃低语:“好看……真好看……”

声音带著不易察觉的轻颤,穿透了数十年的光阴。

“当年……当年我就是穿著这件衣裳,和光正……在北海的柳树下……”

她的思绪瞬间被拉回那个战火纷飞前的寧静午后,青梅竹马的韦光正——那个意气风发、眼眸明亮如星的青年,老太太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心底深处永远的白月光。

“咳!”一声略显刻意的乾咳打破了一大妈的“回忆杀”。

易中海端著碗,目光复杂地扫过妻子追忆的脸庞,又落在李秀芝身上那件象徵著妻子过往情愫的旗袍上,最终定格在儿子韦东毅挺拔的身影上。

他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尷尬,但更多的是一种混杂著无奈、包容甚至一丝释然的笑意。

他低下头,用力扒拉著碗里的小米粥,仿佛那粥里藏著化解此刻微妙气氛的答案。

一大妈被这咳嗽惊醒,从回忆的云端跌落。

她略带嗔怪地斜睨了易中海一眼:“你咳什么咳?要不是当年光正那个犟脾气,非要去打鬼子……”

她的话语戛然而止,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隨即化作一声轻嘆,“……我才不会便宜了你这个闷葫芦!”

这话半是玩笑,半是真心。

那段尘封的往事里,韦光正与一大妈青梅竹马,情根深种。

易中海则是韦光正最信任的髮小兄弟。

韦光正牺牲的噩耗传来,老太太痛失爱子,一夜白头。

一大妈心如死灰。

是易中海,这个沉默坚韧的髮小,在那个最艰难的日子里照顾著悲痛欲绝的老太太,也默默守护著失去挚爱、心如枯槁的一大妈。

在漫长的岁月里,两颗饱经沧桑的心才在相互扶持中渐渐靠近,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件旗袍,是一大妈对青春与初恋的祭奠。

而易中海,则是她风雨人生中最终停靠的港湾。

聋老太太坐在主位,目光在李秀芝清丽的身影和孙子俊朗的眉宇间流转。

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温暖而感慨的笑容。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

“翠兰啊,你还別说。”

老太太的声音带著岁月的沙哑和洞察世事的平和。

“秀芝丫头穿著这身,站在东毅身边,这眉眼间的神韵,这身段……

恍惚间,真让我像是又瞧见了当年的光正和穿这衣裳的你,站在我面前的光景……

像,真像啊……”

她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温柔地开启了那段充满遗憾却也饱含情义的记忆匣子。

既是对一大妈的安慰,也是对儿子韦光正的怀念,更是对眼前这对新人的祝福。

易中海闻言,端著碗的手顿了顿。

他脸上的尷尬之色更浓,却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轻笑。

摇了摇头,继续埋头喝粥。

只是那碗沿后的嘴角,似乎也微微向上弯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他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也理解妻子的情愫。

过去的终究过去了,眼前这个家,才是他易中海要守护的现在和未来。

韦东毅和李秀芝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这段复杂往事的瞭然。

以及此刻瀰漫在易家空气中那份独特的、带著酸涩却又无比温馨的暖意。

他们屏息凝神,嘴角噙著笑意,却不敢轻易接话。

於是,在带著回忆余温的和谐氛围中,只有老易同志“受伤”的世界,就这样达成了。

……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早饭过后,韦东毅推出那辆擦得鋥亮的二八加重自行车。

李秀芝侧身坐於后座,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捻著旗袍柔软的侧摆,防止被车链刮蹭。

另一只手则带著一丝初婚的羞涩,轻轻环住了韦东毅的腰身。

车轮碾过胡同的青石板,发出清脆而欢快的声响,载著一对怀著憧憬与郑重的新人,驶向他们新生活的起点——区民政局。

韦东毅以“外出调研物资渠道”的名义,轻鬆避开了请假的繁琐。

轧钢厂的结婚介绍信,董华文科长早已爽快签批並盖上了鲜红的公章。

民政局的办公室窗明几净,带著那个年代特有的朴素与庄重。

韦东毅深吸一口气,轻轻叩门,得到“请进”的回应后推门而入。

一位戴著黑框眼镜、面容和蔼的中年女同志坐在办公桌后。

“同志您好,我们来办理结婚登记。”

韦东毅声音清朗,態度恭敬,將那份承载著组织认可的轧钢厂介绍信和自己的户口本递了过去。

李秀芝也紧张地递上街道办郭主任为她开具的、盖著公章的临时身份证明(证明其来歷清晰,符合登记要求)。

工作人员接过材料,一丝不苟地核对著。

她的目光在李秀芝身上那件明显带著旧时光印记的旗袍上停留了一瞬,又仔细端详眼前这对新人:

年轻干部沉稳干练,眼神清正。

姑娘虽清瘦,面色也略显苍白,但眼神清澈明亮,透著对新生活的无限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