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海图,交易,龙血树脂(7.2K,求月票!)(1/2)

第160章 海图,交易,龙血树脂(7.2k,求月票!)

摘星岛。

位於青驪海域中部。

在妖族尚未入侵之前,此岛已经是青驪海域数一数二的大岛,岛上有一条四阶中品灵脉,更有元婴大宗摘星宫在此开宗立派,传承了数千年。

妖族入侵之后,周边数十万里海域大量二三级灵岛在妖族大军肆虐之下先后被摧毁殆尽,这些岛屿上倖存的修士就纷纷逃到了摘星岛避难。

再加上后来雷渊和天目两大海域支援过来的精锐修士,以及包括华严岛在內的几座四级灵岛陷落后突围逃过来的修士,使得这座岛屿愈发繁荣了。

时至今日,岛上的修士人数早就突破了十万。

青驪海域大大小小的宗门,家族和散修之所以愿意扎堆来到摘星岛,主要还是因为摘星宫实力够强。

据说此宫光是元婴期修士就有六人,其中甚至还有一名元婴中期,宫內结丹期修士足有上百人之多,其余链气,筑基级別的中低阶修士更是数不胜数。

再加上雷渊和天目两大海域支援过来的元婴期修士,以及从另外几座被攻破的四级灵岛逃过来的几名元婴,岛上的元婴期修士最起码都有十人以上。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高阶修士坐镇,这才能让人稍稍安心。

当然,也有不少修士在大战爆发不久后,就选择远离故土,离开青驪海域,前往其他海域发展。

只是妖族大军来得太快,而海域面积又太大,许多人还未来得及离开青驪海域范围,就葬身在了妖兽腹中。

已经能够长时间御空飞行的筑基,结丹期修士还好说一点,链气期修士往往只能乘坐大型海船,速度实在是缓慢异常,很容易就被妖兽包围,然后船毁人亡。

最终真正能够离开青驪海域的修士基本上少之又少,主要是一些实力不弱,遁速不慢的结丹期修士,另外还有一些运气不错的筑基期修士。

至於青驪海域的元婴期修士倒是一个都没有逃走。

这些人不像散修,他们背后基本上都有宗门或者家族势力,且在青驪海域经营多年,自然不愿意隨意放弃。

毕竟一大群人捨去故土,前往其他地方发展,水土不服暂且不说,首先第一关要面对的就是各种修仙资源紧缺,其他海域本土修仙势力可不会轻易將自己的地盘让出来给別人的。

所以青驪海域才会逐渐形成了以十四个四级灵岛为核心的大型人类修士堡垒。

並且这十四个四级灵岛之间,都互相建立了传送阵,理论上只要一方遭到攻击,另外十三座岛屿都可以隨时通过传送阵来及时支援。

可即便是如此,几十年来,还是先后有五座四级灵岛被妖族攻破。

主要是妖族实力太强了,再加上四阶化形大妖灵智丝毫不弱於人类修士,甚至可以说十分狡猾,他们经常会採用一些声东击西,虚晃一枪的战术。

某些厉害的妖物甚至还会分出一丝神念附在中低阶修士身上刺探人族內部情报。

其实青驪海域最惨的还不是修仙者,而是凡人。

面对妖兽,普通凡人根本跑不掉,也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大战一起,除了少数被修仙者庇护下来的凡人之外,青驪海域九成九的普通凡人都葬身在了妖兽腹中。

这一日。

摘星岛外,忽然极速飞来一道耀目的金虹。

虹光抵近岛屿外围数十里后,遁速渐渐放缓。

光华泯灭之后,从中现出一道青色人影来。

此人看著风尘僕僕,四十来岁的样子。

他一袭青袍,身高八尺,鬍鬚虬髯,是个面目黝黑的粗獷中年大汉。

正是赶了將近一个月路,这才到达摘星岛的丁言。

沿路上,丁言虽然一直有惊无险,但也至少遭遇到了三拨妖兽袭击,其中每一拨都有一到两只三阶妖兽存在。

好在他的实力远非普通结丹期修士可以比擬的,每次都轻轻鬆鬆的化解了危机,並顺手斩杀了四只三阶妖兽。

倘若换做是一个普通结丹初期修士,恐怕此刻已经葬身妖兽腹中了。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如今的青驪海域实在是危险得很,哪怕是结丹期修士独自外出也不安全,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道消。

丁言抬眼打量著眼前的巨岛。

整座岛屿长宽足有三四百里的样子。

除了岛屿中央有一座长宽將近百里,被一个巨大而凝厚的淡青色光幕所笼罩的修仙城池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光禿禿的,连树木都没有一棵,看起来十分荒凉。

空气中充满了一股血腥,恶臭的刺鼻气味。

光幕外围的空地上,各种妖兽尸块,白骨以及乾涸的血跡隨处可见。

成群结队的修士驾驭著各色遁光,飞到岛屿各处,开始处理这些妖兽残骸,基本上都是使用火属性法术,一把火烧成灰烬。

其实这些能够留下来,裸露在外的妖兽残骸,基本上都是价值不大的一阶妖兽。

否则若是二阶以上的妖兽,血肉,皮毛,骨骼,內丹这些东西都是价值不菲的上好原材料,如论如何也不会隨意丟弃,更不会一把火焚烧殆尽的。

丁望著这一幕,目中精光一闪。

看样子,摘星岛不久前也遭受到了妖族围攻,而且战况应该很激烈的样子。

只不过和华严岛不一样的是,摘星岛並没有被攻破,而是成功击退了妖族。

片刻之后,丁言不慌不忙的催动遁光落到一处城门口。

“这位道友,还请止步!”

尚未靠近,立马就有一位结丹初期的黄衫老者快步上前,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

此人身后,还有十余名身穿银色法袍的筑基期执法修士正一脸好奇的打量著丁言这位陌生结丹期修士。

“怎么,这摘星城现在不让人进么?”

丁言神色不变,眉头微蹙的开口问道。

“这倒不是,如今妖物猖獗,时常以神念附身在我等人族修士修士身上,然后混入各大灵岛刺探情报,这种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哪怕是一些结丹期修士无形之中都著了道。”

“上面早已吩咐下来,凡是身上没有佩戴本岛身份指环的陌生修士,一律需要通过照妖镜检查才行。”

“此外,道友容貌看著陌生得很,在下自忖在青驪海域也算是交友广阔,却从未见过道友,所以道友还需要说明一下来歷。“

黄衫老者摇了摇头,一边向丁言解释起了原因,一边手掌一翻,从储物袋中取出一面泛著淡淡青光的古朴手把镜。

“在下沈天阳,早年间一直在闭关潜修,最近这些年结丹之后这才出来行走的,前些日子本来想前往华严岛,却没想到此岛已经被妖族攻破,只好转道来摘星岛了。“

丁言点了点头,隨意就编造了一个青驪海域散修身份糊弄了一下。

他很清楚,在这种人妖两族大战的时候,只要確定自己不是妖族或者没有被妖族神念附身,对方肯定不会为难他。

果然,黄衫老者將镜子握在手中,对准丁言一照,镜面上一阵青光闪烁过后,光华就渐渐暗淡了下去。

此人隨即笑著开口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沈道友不知道本岛的规矩,方才在下已经检查过了,道友身上並无妖族化形大妖的神念附体,可以直接进城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请沈道友挑选一枚身份指环吧。“

说话间,黄衫老者翻手从储物袋中取出一青,一银,一金三枚指环来。

这三枚指环似乎都是由特殊金属材质炼製而成,但是上面的灵光有强有弱,最弱的青色指环上面光华十分暗淡,最强的金色指环乍一看上去都有些刺目晃眼。

“身份指环,有什么讲究么?”

丁言望著对方手中三枚指环,隨口问道。

他注意到黄衫老者右手大拇指上似乎戴著一枚金色指环。

“按照本岛规矩,城內元婴期以下的修士都需要时刻佩戴身份指环,本岛身份指环总共分三种,分別是金色的永久指环,银色的长期指环和青色临时指环。“

“金色指环需要五百灵石一枚,可以取得摘星岛永久居住权限。”

“银色指环,要便宜不少,只需一百灵石即可,但只能在城內待一年时间,到期之后,指环上面的灵光就会自熄灭,届时就需要另购买或者直接出城了。”

“至於身份指环,灵即可购买,但只能在城內临时待天。”

“不知沈道友需要哪一种?”

黄衫老者微笑著说道。

“给我枚银色指环吧。”

丁言眨了眨眼睛后,很快取出一块中品灵石丟给了黄衫老者。

他没有在这摘星城待太久的想法,银色指环完全够用了。

“道友收好,入城之后还请务必时刻隨身佩戴。“

黄衫老者收到灵石后,就屈指一弹,其手中那枚银色指环就径直飞射到了丁言面前。

“谢了!”

丁言伸手接过指环,將其直接戴到了自己右手大拇指上,然后冲黄衫老者拱了拱手,就大步上前的朝城內走去。

然而才走了几步,他忽然神色一动,似是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转头回望了过来。

“听说岛上有两座传送阵,分別通往雷渊海域和天目海域,敢问道友是否开放了,我等散修现在可以通过传送阵前往这两大海域吗?“

丁言目光一闪的开口问道。

“此事道友就別想了,除了前来支援的这两大海域修士以及得到上面特许的修士之外,非常时期,其他人是一律不得通过传送阵前往內海的。“

“沈道友若是想前往內海,只能自行驾驭遁光过去。”

“这在以前或许还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现在青驪海域內到处都是妖族盘踞,其中凶险不言而喻,哪怕是我等结丹期修士稍有不慎或者运气差一点,都有陨落的风险。”

“这一点,道友一路过来想必应该是深有体会。”

“甚至听说最近还有一些四阶大妖专门在必经之路上伏击独自驾驭遁光前往內海的修土。”

“依在下看,与其冒著莫大风险穿越百万里茫茫海域,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摘星岛內,最起码岛上有十余名元婴期前辈坐镇,並且还有数座厉害的四阶大阵守护,妖族想要攻破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先后击退十余次妖族的进攻了。”

“当然,具体如何选择,那是道友的自由,没有人会於涉的。”

黄衫老者一番话说完,丁言顿时明白想通过传送阵前往另外两大海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脸上倒也没有露出多少意外之色。

此事也算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如今人妖两族还在大战之中,若是对传送阵没有任何管控和限制的话,恐怕岛上大部分修士早就通过传送阵前往內海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会留在这里是死守?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恐怕整个青驪海域都会迅速沦陷,彻底沦为妖族的地盘。

这肯定不是青驪海域各大元婴势力,乃至另外两大海域內各大势力想要的结果。

“在下明白了。”

工言点了点头,接著转身就朝城內走去。

摘星城和丁言此前在南海或者中州待过的一些修仙城池大差不差,唯一的区別就是,城內一马平川,別说是山峰了,就是坡地都没有。

有的只是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密密麻麻的各种石屋,阁楼,大殿,宝塔等建筑。

城內虽然修士人口足有十几万,但大街上却是冷冷清清,所有人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刚刚经歷过一场大战还是什么缘故。

丁言了大半天时间,挑了城內比较繁华的街道走马观的逛了一圈,然后迈步走进了一家看著规模不小,名叫百宝斋的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