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凉山赛马》上拍卖(2/2)

奔腾的骏马,飞扬的尘土,坠马少年懊恼却不屈的眼神,以及背景燃烧的火把即便在拍卖行的冷光下,那股野性的生命力也几乎破画而出。

这是罗秉文早期的作品,在技法和线条上,可能和最近的作品比起来有点稍差,但在情绪感受上,这幅画不输给罗秉文的其他人物作品。

拍卖师说道:“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罗秉文先生的另外一幅作品《蒙古草原天气晴》,但通过罗秉文先生的画册,可以看到在他歷史的作品当中,有一幅和《蒙古草原天气晴》相当相似的作品。”

“就是这幅,同样以华夏少数民族的少年为题材,都有人和马,都有呼之欲出的不屈服,以及那种野性。”

“起拍价,一千万美元。”

瞬间,竞价牌如同雨后春笋般举起。

“一千一百万。”

“一千三!”

“电话委託,一千五百万。”

“一千六!”

价格升的速度让现场泛起一阵低低的骚动。跳价不再是五十万、一百万,而是直接两百万、三百万地往上加。

这是罗秉文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

一个威尼斯双年展,一个港岛圣马可画廊开业展,让罗秉文仿佛飞升似的,直接来到了油画家金字塔最顶尖的位置。

而这两个地方,谁去问负责人,都只会得到一个答案。

非卖品!

有耐心的,比如各大博物馆们,他们还是给圣马可画廊预约,等个几年,或者十年,罗秉文的作品总会到他们手上的。

但有很多没耐心的,以及不缺钱,不想等待的富豪们。

他们都在盼著罗秉文的作品什么时候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如今这不就来了吗?第一幅流露到拍卖会上的作品。

《凉山赛马》。

这幅画,在圣马可画廊出版的画册上,列出了最有名气的几个画评家,以及画家给出的评论,他们都认为这幅画被低估了。

现场。

竞爭主要集中在前排一位华裔收藏家、一位电话委託席和后方一位代表中东王室的艺术顾问之间。

“两千万。”华裔收藏家面不改色。

“两千两百万。”

电话委託紧跟。

“两千五。”中东代表第一次开口,声音平静。

场內安静了一瞬。

这个价格已经进入罗秉文作品的顶级区间。

很多收藏家预估的,正在港岛圣马可画廊中展示的那几幅新作,也就这个价格——但这只是一幅早期的作品。

那时候罗秉文的技术还没现在这样成熟。

拍卖师声音高亢:“两千五百万!还有没有?”

华裔收藏家皱了皱眉,再次举牌。

“两千七。”

电话委託似乎犹豫了。

中东代表却几乎没有任何间隔。

“三千万。”

这个提价一出,现场现场彻底沸腾了。

“什么?都到三千万了?”

“果然还得是他们,钱真是不当钱在用了。”

记者们的闪光灯疯狂闪烁,记录著这一刻。

三千万美元!这不仅是今晚的最高价,也彻底奠定了罗秉文在国际艺术市场的顶级地位,几乎是在世画家中,价格最高的几个。

拍卖师几乎是在嘶吼:

“三千万!第一次!三千万!第二次!最后一次———””

槌声重重落下!

“sold!三千万美元!恭喜您,先生!”

掌声雷动。

消息几乎同时通过手机传遍全球。

佛罗伦斯,圣马可画廊总部。

贝克尔一直在关注这场拍卖会。

这是罗秉文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拍卖会,对罗秉文以后的作品定价极为关键。

尤其是罗秉文最近的作品都不售卖的情况下。

这时候,手机震动,他看了一眼,猛地一拳砸在掌心,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对旁边的秘书低吼道:

“三千万!三千万!”

全世界超过作品超过三千万美金拍卖价的人极少,所有人贝克尔都能数得过来,如今,多出了一个二十八岁的罗秉文。

还是自己画廊的签约画家。

老板英明!

贝克尔第无数次称讚老板决定签约下罗秉文,並且用三千万欧元投资宣传的决定,现在看来,罗秉文对画廊的影响,可能用不到明年就能超出这三千万。

港岛画廊。

负责人陈永明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晴也亮得惊人。

罗秉文已经回到蓉城两天了。

在自己工作室的办公室里偷懒,玩著新出的游戏,这时候林泽海几乎是衝进来的,声音发颤:“秉文!!!有结果了,拍了—三千万!美元!”

罗秉文一不留神,电视上的游戏角色被杂兵一刀砍死。

这什么鬼魂游!

玩不了一点!

“知道了。”

林泽海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住:“不是—三千万!美元啊哥!你就这反应?!”

“画都卖出去了,钱又不到我帐上。”罗秉文弯腰捡起手柄,重新开始战斗,“再说了,又不是最后一件。”

他对自己的作品比其他人要更有信心。

林泽海摇摇头。

得,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掏出手机,屏幕已经被各种恭喜和打探消息的推送塞爆了,他国內国外认识很多艺术界的人,很多都知道他当了罗秉文的艺术经纪人。

自己当初的决定果然没选错。

工作室外,隱约能听到员工区传来压抑的欢呼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