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雅丹魔鬼城(1/2)

第293章 雅丹魔鬼城

博物馆內光线偏暗,空气里瀰漫著一种古老尘埃与岁月凝固的特殊气息。

以罗秉文看来,古董这方面,埃及文物可能真的有先天优势。

国內的,华夏的古董们,別说近千年的瓷器,就说四千年前的三星堆,其中的东西拿出来一看,依旧令人觉得离现代不远。

典雅,美。

而埃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有一种古,旧,神秘的气质。

仔细想想,估计还是和文化隔阂有关。

华夏文物,无论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还是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其艺术母主题无非是权力、祭祀、生活、信仰。

这些东西与后来的文化照样有千丝万缕的关係。

后人可以解读,甚至可以共鸣。

罗秉文一幅飞天,放在任何一个华夏的博物馆都不需要解说或者解读,即使是从来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但只要是在华夏生活了许多年的人。

都能发现其中的美。

而埃及,则是是一套完全自洽但与华夏人认知彻底割裂的神只系统与宇宙观。

他造就了一道时间的隔阂。

但不可否认,在那个古老的时期,四大文明诞生的时期,埃及文明是不输给华夏文明的,一颗地球上的璀璨明珠。

穆罕默德还在尽职地介绍著一具彩绘的木棺:“看这些守护神只的描绘,他们的姿態、眼神,都充满了仪式感——”

罗秉文微微点头。

巨大的石像沉默矗立,玻璃展柜內的黄金饰品歷经数千年依旧闪烁著诱人的光泽。但罗秉文的目光,却越来越多地被那些刻在石板、棺槨、壁画上的线条所吸引。

起初,这些古埃及的线条给他的感觉是“硬”和“直”。

人物的轮廓、神只的权杖、象形文字的笔画,大多由明確、肯定、甚至有些粗糲的直线或弧度固定的曲线构成。

这与他从小学习到的那些素描基本功线条不同,也与吴道子那种飘逸灵动、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大相逕庭。

吴道子的线条是活的,是流动的气,是生命本身的节奏。

而古埃及的线条,乍看之下,是死的,是凝固的规仪,是跨越时空也要维持不变的秩序。

但看著看著,罗秉文渐渐品出了一些其他的味道。

尤其是在那些描绘神只和法老的浮雕与壁画上。

“穆罕默德。”罗秉文忽然打断了他,指著身后,之前参观过的拉美西斯二世向神献祭的石灰岩浮雕。

“你刚才说,他嘴的线条显示傲慢和自信?”

“是的,学者们都这么认为。这是一种神性的自信,法老自认为是神在人间的化身。”穆罕默德肯定道。

罗秉文自己却品出了和学者们不太相同的意味。

至少,不全是自信。

或者说,不仅仅是世俗的自信。

他看了这个博物馆里面大量的埃及壁画,雕刻,雕塑,发现埃及的线条是没有任何犹豫或者修改的余地的。

这可能和创作的工具有关。

埃及的线条不是为了描绘一个表情,而是为了定义一种状態。

不过,他没和穆罕默德商量这个,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专业导游,或许以前是留学的高材生,看的书多,但多半对美术是没什么研究的。

他只是把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脑海里,回去再慢慢回味。

两人在这个博物馆里面逛到了五六点,在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这个时间已经闭馆了,而埃及博物馆此刻的人流量还是很多。

不过该看的也看完了。

离开博物馆以后,穆罕默德还想带罗秉文吃两顿饭,然后带他去逛夜市.不对,不能说是夜市,只能说夜幕降临的时候,才是埃及人正常出门閒逛的时间。

很多埃及餐厅都是营业到凌晨四五点钟的。

这样看来十二点左右,在罗秉文看来已经是夜宵的时间,还真可能是埃及人正常情况下的晚饭时间。

不过罗秉文没去。

早早的回到了酒店里,自己的房间。

他这酒店位於埃及的闹市区,楼下是很热闹的,从早到晚,到凌晨,人群川流不息,但现在一点都不能打扰到罗秉文了。

他找出素描纸,用炭笔在上面描绘著线条。

正常素描的,油画常用的线条,然后是吴道子的,敦煌的—.

然后是今天看到的,属於埃及作品的线条。

画完以后,他看著这几幅表现风流动的线条。

思考著念道:

“西方的线条追求模仿自然,再现真实,东方的线条追求抒发心性,传递气韵。而古埃及的线条——它们似乎是在构建和约束?”

构建神性,约束灵魂。

罗秉文喃喃自语,眼中闪烁著光芒。

“这些线条的目的,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让描绘的对象,比如神,法老,或者亡灵,以其最本质、最理想化的形態,永恆地存在下去。所以它们必须如此肯定,如此不容置疑,如此——硬。”

他想起了金字塔那巨大、简洁、稳固的三角形线条。何尝不是同一种思维?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永恆的存在。

这种线条背后,是一种对“永恆”近乎偏执的追求。

这一刻,他脑中仿佛有电光闪过。

他最强的能力是线条,融合了西方的结构精准与东方的意境灵动,尤其擅长绘製各种神性的题材,尤其是自己在藏地的那段时间。

如果说他以前的作品都是带著个人感情的,温和的作品。

而古埃及的这种线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端的方向,那就是绝对的、冰冷的、不朽的一种表达。

他不想用这种线条画人物。

这不符合他的创作习惯,这种硬的线条创作出来的人物有什么好看的?真的会有人觉得埃及的壁画比华夏的古画好吗?

但是,罗秉文觉得这种硬的线条,似乎在创作极端风景画上面有奇效。

会让作品有一种史诗感。

试试?

试试就试试!

罗秉文第二天又和穆罕默德出去了一天,但第三天的计划是走出开罗,进入撒哈拉大沙漠的,但他推迟了这段旅程。

让穆罕默德帮自己在开罗租了一间专业的画室。

至於创作的题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