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我听老大的(2/2)
“对,就是他们!”秦宣语气透着肯定。
“你要知道,制作那种大电影跟你们之前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属于工业化模式,工业化就好像是在盖摩天大楼,你们之前也最多手工制作了件艺术品而已。
流程、标准化,有本质区别。”
座山雕给他讲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韩总说的对,工业制作分工极为明确,一人一岗,追求的是视听品质,并不是说你有想法,就能把那样的场面实现,需要专业的人来才行。”于胖子也是道。
其实他们说的是对的,但秦宣却摇了摇头道:“我认为他们可以!”
他当然知道制作小成本电影,跟制作那八千万级别的大电影概念不一样,就像好莱坞和草台作坊的区别,但不代表他们就不行。
这话让申奥、文牧野、王超文等人都不由侧目看向宣总,那感激之情,那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在他们心中迸发。
原来这些个主流影视公司都认为他们不可以,就宣总认为他们可以。
他们以为过审了就万事大吉了,有钱就可以拍了,但接受大公司的钱,接受国营制片的钱,就要接受他们给予的资源和要求。
资源当然包括了幕后制作人员,目前中影养了将近一千名的幕后制作人员,要不要塞给你?
博纳虽然没有那么养,一直用的香江团队,但他公司的制片管理人员,要不要塞给你?
如果这样,秦宣团队就不用搭建了,直接用别人的人才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只要接受他们的条件,换幕后,那必然香江团队也会参与进来。
《建国大业》都有香江团队参与、陈可辛、吴白鸽就参与在其中。
博纳跟香江团队关系那么挺紧密,避免不了的。
“你认为他们可以,你认为你也可以带领他们拿的下来?”座山雕反问。
这话就是说他并不是科班出身,能力上是不足的。
“如果您对我有怀疑的话,何必邀请我来呢?”秦宣摊手。
座山雕紧盯着对方,原本还算和谐的场面变的沉重了下来,有点要谈崩的架势。
申奥等人都不由张了张嘴,想要缓和下,但却哽在喉咙说不出来。
他们能说什么?说自己可以?
本来座山雕就在怀疑他们的能力能不能拍那样一部大片,任何的表决心都是可笑的。
不是你两句话,别人就认可你。
于胖子看了看座山雕,又看了看宣总,眼珠转了转道:“宣总,我们不是想换了你,当然你是可以挂导演,只是想把这部电影拍好,也是为你好。
你也知道,现在市面上不止你一部金陵题材,有《南京南京》、也有《金陵十三钗》都是你的竞争者。”
《南京南京》中影有参与,《金陵十三钗》谁都参与不进去,张伟评独享,人家有老谋子这块招牌,可以谁都不鸟,这也是博纳需要个这类题材电影的原因。
其实秦宣也可以谁都不鸟,但是中影掌握着进口片资源,就很不好搞。
不得不佩服张伟评勇气,不仅敢指着座山雕鼻子骂,份额也不给你,就吃独食。
虽然秦宣跟他在利益上有冲突,但也很佩服他,他个重生者都不敢做的事情,人家张伟评就做了。
不说了,张伟评牛逼!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我刚才就说了,我很感激,但是我有我自己的兄弟,我不能为了我自己,抛弃他们,这部电影他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希望这份努力能在他们身上变现。”秦宣拍了拍坐的最近的申奥肩膀。
这让他很感动,也让其他人很感动,确定自己没跟错人。
如果跟错了人,谁坐在这里面对座山雕都不会坚持,而是选择答应座山雕的条件,毕竟人家给钱给资源。
那他们就只能成为牺牲品,再蹉跎个十年再说,那时候市场变化,互联网资本大举进攻,把他们打散,就有机会了。
“原来宣总还是性情中人!”座山雕语气缓和了些。
“我一直记得我是怎么起来的,也一直记得我来自哪里,所以你们什么要求我都能答应,唯独幕后人员配置,恕难从命。”秦宣话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没必要参与进去了。”座山雕看向于胖子。
于胖子心说:“我听老大的!”
他们是怕对方拍的烂,剧本是故事,只是个蓝图,如果蓝图实现不了,再好的故事也是烂。
大导蓝图再烂,人家也能炒一锅视听盛宴出来,这就是区别。
申奥、文牧野、张麟科等人很失望,没想到就因为他们,中影选择放弃合作,这让他们心里很受伤。
“我我想问下,”
申奥鼓起勇气:“你们为什么认为我们不行?就因为我们年轻吗?”
张麟科、文牧野等人也是看向座山雕,虽然这个问题不该问出来,但他们就是有点不服气。
“因为你们没拍过,也没有参与过这样一部大电影,拿不起来。”
座山雕语气还算温和,但觉得这样有点打击人,以教育的口吻:“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别那么着急,当初你们的师兄宁浩,拍完《疯狂的石头》也没有说一下要拍这样一部电影,还是从小成本,从现实喜剧题材出发。”
他认为他讲的没问题,确实没问题,但申奥他们被秦宣养叼了,就很不服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