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谁赞成谁反对(2/2)
要不然就要慢慢的积累资金,那个时间就长了,几年十年都有可能。
“可以,我们同意宣总的方案。”浪哥包括陈默网络、博思智奇、华盟新媒等均表示同意。
期权送他们,股权用钱买,可以说宣总对他们已经很好了,并没有占他们便宜。
“很好,那就预祝我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秦宣端起酒杯起身。
在场的人全部站起身,端起酒杯,十几个酒杯碰到一起,发出“叮叮..”的不规律声。
秦王朝将作为“集团”主体,对这些水军实行收编,而这个收编小组的领导就刘小丽来,当然不是跑去香江。
而是会在魔都、京城弄两家分支机构,作为三云融合技术平台开发,来实现秦宣三纵三横架构架设。
公司都喜欢放大城市,那是因为这里管理人才多,技术人员也多,香江有个鸡毛人才。
秦宣把自己的整合方案发给了刘小丽,整合过程时间跨度180天。
花30天时间盘点各公司技术、人才、客户、媒体资源,分析他们的优势和短板,实行互补,每个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另外就是技术,他们没什么技术,这个需要另外搞团队,来打通各业务。
60天构建核心系统,就是搞个api平台,实现系统互联互通,api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另外就是制定统一的服务流程,报价体系等。
90天就是市场验证和优化,看效果,形成规模化运营。
这个只是初期,整个执行方案1亿预算,技术平台占30%,人才整合培训占20%;内容生产能力工具化占25%,市场推广占20%。
另外5%就是风控了,这个可以不用管,这个时代并没有那么多的官司要打,周期长的很,耗时耗力,一般的人都是不理,花钱免灾了事。
只要有律师顾问应付下就行了。
这比之前秦宣设想的几千万,要花的钱多的多,但周期是拉长了的,这笔钱90%投入到了自己,并没有投入到水军那些公司。
水军那些公司并不贵,就十几几十万搞定,总共花费大几百万就搞定了,又不是完全收购,当初预想的是收购,让那些水军头子为他们打工。
如果那样的话,费用就要翻几倍,效果没秦宣这个好。
别看水军搞的恐怖,其实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就一些策划人员,以及一些群主之类,并没有重资产,六位数够了。
虽然这个时间周期拉长了,但前期还是要花个上千万,还是持续不断的投入。
这个挺麻烦的,目前秦宣没钱,那个《南京照相馆》片酬暂时拿不出来。
这电影前期置景需要花很多钱,投资商也是分批给,不是一次性给,只能先用刘小丽的钱先垫着。
刘小丽也是头疼,心里也是忐忑,秦宣没钱就敢干收编的事,预算投资还过了亿,万一钱不到位,拖欠了那些水军头子的股权款,不都要找他们麻烦。
雷曼做空要等到六月份才有眉目。
不过她只有相信,毕竟都是为了女儿,不是为了女儿,她才不会做这些。
而秦宣已经找到了新经典文化出版社陈李平,想要提出一部分版税。
“宣总你这个不合规矩,才几个月就要提版税了。”陈李平有些为难。
“就说你还要不要第二部!”秦宣也不跟他废话。
《饥饿游戏》已经三个月了,首周就印刷了5万册,增至20万册被销售一空,前一个月就占据了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目前这本小说正在朝全球30多个国家扩散。
还登上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报道,可谓火爆,只是秦宣用的笔名,并没有用真名,低调发展。
“好吧好吧,你要多少?”陈李平一时没话说,他当然想要第二部了。
“我也不要多,300万刀,你分三周给我,可以吧!”秦宣给他们转圜时间。
“太多了吧,两个月你的版税也就两百万刀左右。”陈李平没有细算,但大概是这个数。
两个月累计销售了70多万册,另外还有电子书这些,也是有版税的。
“海外出版两个多月了吧,这小说销售情况这么好,后面钱只会越来越多,我只是提前拿出来用下,我尽快写出第二部。”秦宣说着,故意加了最后一句,第二部他一个字没动。
《饥饿游戏》是3月份翻译好在海外销售的。
“好吧好吧!”陈李平只能帮他调集资金,想拒绝都拒绝不来。
人家动不动拿第二部说事,为了让他尽快出第二部,只能勉为其难的提前结算一部分。
和他谈妥,秦宣让对方把初期的一百万打到秦王朝公司账户上,顺便跟刘小丽通知了声,并说了后续还有两百万。
刘小丽听到不由很是惊讶,她以为秦宣没钱,不由问道:“你哪来的钱?”
“这个您就不用管了,反正您先拿着弄。”秦宣也不说小说的事。
“小宣,你隐藏的很深呐!”
刘小丽以为自己足够了解他财务状况,却没想到对方还能弄来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