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农事兵事人事(2/2)

“还是豫州的使君!”

杨戏自然明白费祎为何感慨。

毕竟“豫州”对于季汉君臣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富庶的中原大州。

更是承载了上一代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

哪怕麋威当下只是相当于虚领豫州,这当中的传承意味也足够令人遐想。

或许,自己有生之年,能成为一位相府长吏?

想到这,杨戏不由对此行越发期待起来。

……

麋威最近有亿点点忙。

忙着梳理授田屯田,忙着训练义军,忙着抢修城墙,忙着征辟府吏。

甚至还要配合益州搞好本年度的举士制度。

也即他自己去年提出的那套缝合了东汉察举制和曹魏九品官人之法的四不像。

好不容易空下来吃个饭,脑子里还得构思怎么进一步改进连弩和发石车的技术细节,并写信去江陵跟张裔探讨。

忙到这种程度,自然顾不上看家书。

以至于妻子在蜀中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的消息,他都是隔了大半个月,才在主簿诸葛乔提醒下得知的。

然后才匆匆忙忙回信,将早就备好的礼物,以及想好的名字给寄回去。

没办法,真的忙。

虽然豫州刺史的官职基本有名无实,属于待遇多过实职。

但假节都督宛、汝、颍诸军事却是实打实的差遣。

就荆州这一片来说。

除了假节钺董督荆州的州牧关羽,就数麋威的名位最高。

而众所周知,麋威是关羽的女婿。

又众所周知,关羽已经年过六旬,精力不济。

所以抛开各种花里胡哨的职称不看。

单就实权而论

麋威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荆州军政一把手。

不忙才怪了。

不过忙的事情虽多,麋威最看重的还是两件事。

一是对魏防御。

二是确保“二田”新政顺利施行。

前者自不必多提,没有军事上的保障,其他都是空中楼阁

而足食足兵则是确保战争胜利的前提。

更别说“二田”新政是先前对将士们的许诺,所谓“三军军心所系”,轻忽不得。

孔夫子有句话怎么说?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而选士用吏,本质上都是为了将这些事情办好。

随着各项人事落实,麋威部下也都有了新的任命。

军事上的功绩,各将都清清楚楚,没怎么意外就通过了。

其中:

州部外,向宠加偏将军号,从别部司马拔为方城督,专事方城的防御,直接对麋威负责

王平、马忠各加裨将军号。

前者为昆阳令,后者为叶县令。

各自负责屯守一城。

而州部内就更简单了。

将军主簿诸葛乔直接兼任豫州刺史主簿。

反正就是麋威的头号大秘。

姜维转为豫州刺史帐下督,继续统领麋威的亲兵部曲,算是名正言顺。

石城船坞督习宏征辟到州部,特进为都水从事,专司舟船水事。

只不过管辖范围从一条汉水扩大到荆北到豫西的每一条河流。

李鸿则在明面上转为簿曹从事,负责钱粮簿书,也就是管账的。

实际上仍充当麋威与徐庶沟通的暗线。

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唯独对于邓艾的任命,却出现了一些波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