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有客来访(1/2)

第249章 有客来访

更令徐庶遍体生寒的是,曹丕对此计显然早已心动。

甚至暗中开始布局。

陈群刚刚故作强硬姿态,司马懿方才侃侃而谈。

分明对此策细节了然于胸。

连步度根使者都听闻过“肃侯提议”,可见这计划在胡人高层中已非绝密。

倒是自己这个新近得宠、看似参与机要的司隶校尉,直到今日经受了曹丕的“考验”,方才有机会旁听。

如钟繇等三公重臣,只怕至今仍蒙在鼓里。

徐庶的目光扫过主座上志得意满的曹丕。

又掠过陈群那张刻板方正的脸。

最后定格在司马懿那看似谦和、实则深不见底的笑容上。

一股巨大的寒意和无力感攫住了他。

其实,贾诩是不是真的献过如此毒计,当下已经无从考证了。

也没必要去考证了。

死人不就是用来背锅的吗?

重要的是,当局势走到眼下这一步。

曹丕及他身边的这群心腹谋臣,为了挽救他的基业,不得不兵行险着,驱虎吞狼。

哪怕将来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不然呢?

等着汉军裹挟大势来灭他满门?

总要有些垂死挣扎的手段吧!

事已至此,徐庶自知已经无法阻止曹魏实施“连胡制汉”的计策了。

说不定鲜卑各部早就厉兵秣马,只等曹丕一声令下,便直奔关中秦川而去。

自己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尽快往南报信而已。

司隶校尉虽有“校尉”之称,其实早就跟军事毫无关联。

职权甚至都比不上如今一个外州刺史,无所统领。

毕竟当下外任刺史者,往往还能持节督一方军事,有节制地方军将的职权。

司隶校尉再清贵,也只是一个监察官。

思忖间,曹丕的目光终于转回他身上,含笑道:

“徐卿近来为朕清理朝堂,不惜得罪洛中权贵,忠心可嘉。”

“朕非鸟尽弓藏的刻薄之主。”

“正好眼下朕需要一个忠直可靠之人替朕监督南下的胡骑,卿可借此离开洛阳,稍稍避一避风头……可愿意?”

闻得此言,徐庶心头更是一沉。

曹丕说得好听,但自己与洛阳权贵正斗得水深火热之际,突然调离,不就等于投投子认负了吗?

说是让自己外出避风头,怕不是曹丕自己承受不住压力,通过调开自己,来缓和与洛中公卿贵胄的关系?

徐庶心中冷笑不已。

但面上早已感激涕零:

“陛下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啊!”

……

转眼间,秋收进入尾声。

今年荆州再无水旱灾害,荆州难得有了好收成。

不过相比于承平日久的益州,这点收成只能算维持温饱。

据说蜀中今年单是官方收粮就达到了五百万斛。

连上过去数年积累,扣去其间消耗,各处官仓积蓄了足足两千万斛粮食。

足够十万军民吃上三年有余。

更别说期间来自西域和南中的盐、铁、铜、马、牛、羊等等商利,源源不绝。

刘备的中军骑兵数量在年中就经突破了五千之数。

其余各部外军拥有的骑士数量也都有两千上下。

河西的黄权、吴懿所部,更是据称有万骑的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