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既战沙场,又战庙堂(2/2)

其二是麋威在官渡集结了约三四万大军,却并未直接北上东郡增援关平。

而是沿着渠水向东,攻打陈留国(郡)的俊仪、小黄二县。

目前皆已得手。

曹洪闻言轻笑道:

“汉军短时之内四面出击,分明是担心我北上增援而不可敌,于是尽快抢占城池和要地。”

“由此观之,那所谓季汉卫将军,未战先怯,不足惧也!”

此言一出,左右皆轰然响应,士气昂然。

除了前来报信的辛毗。

曹洪对这位的敬佩不下于贾逵,自是不以为忤。

反而将他带到一边,私下请教:

“辛公想说什么?”

辛毗急声道:

“我知道将军方才是在激励士气,并非真正轻视麋威。”

“但常言道骄兵必败,而麋威此人用兵又素来稳中多变,正中出奇。”

“与这种人对上,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的。”

曹洪点点头,算是接受了对方的建议。

但辛毗犹嫌不够,又道:

“就在我南下之际,斥候探得敌将寇封、王平正率领骑士沿着蒗荡渠和颍水南下抄掠城池粮仓。”

“将军可知其目的何在?”

曹洪笑道:

“如何不知?”

“俊仪、小黄二县城,包括陈留国都城,都在兖州东部诸水道的交汇之处,兵家必争。”

“今夏水丰,漕运畅通。”

“扼此三城,于汉军内部而言,自然是便于运粮运兵。对外,则可以反过来阻遏我的兵粮救援东郡。”

“其后二将沿着水、渠往南抄掠,都是这一目标的延伸。”

“正是此理!”辛毗迫不及待接话道。

“自寿春到许昌,颍水乃漕运主干,我军粮草多分置在沿河郡县,以便于大军就食。”

“今敌军抄掠两岸,一则如将军所言,迟滞我北上救援兖州。”

“二则……将军并非愚钝之人,何必明知故问!”

辛毗说到这里,眼神陡然凌厉。

以至于显得有些狰狞:

“汉军目的昭然若揭,你知我知,天下聪明人皆知。”

“此时将军不全力反扑,速速北上救援兖州,难不成内心真有悖逆之念,故意迁延时日?!”

说到最后,辛毗近乎声嘶力竭。

引得左右部将纷纷侧目看来。

曹洪顿时无措。

这种话是能当众大声说出来的吗?

顿时恼声道:

“辛公,辛佐治!”

“我敬你是君子,是智者,方才屡屡请教,你何故要陷我于不义!”

又再次压低声道:

“况且你,我还有贾梁道,不是早有默契的吗,你此时这般作态又是作甚?”

“又且,方才不是你提醒我对上麋威,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的吗?那我此刻稳妥搭桥,稳妥布置后路,岂不正应了你之言?何故怒叱于我耶?”

辛毗边听边冷笑连连。

笑得曹洪面色青红交加,方才继续道:

“若将军不曾来淮上,继续围攻皖城,我与你是一种默契。”

“今你既来淮上,自又是另一种默契。”

“倒是将军你,攻城不久攻,渡河又不速渡,做事瞻前顾后……到底是谁没有默契?”

曹洪彻底无声。

辛毗毕竟不是专门来吵架的,见对方面有愧色,语气随之一缓,

“这一战,麋威看似亮刃于沙场,其实更着力于庙堂。”

“将军不能只在前者谨慎,而对后者视而不见。”

“昔年孙膑围魏救赵,庞涓被迫回救,难道是在意大梁一城一地的得失吗?”

“他在意的是魏惠王对他的信任啊!”

“没有这份信任,庞涓将一无所有!”

曹洪听到这里,只觉得这段时日来,心底的困惑与积郁迅速消解,豁然开朗。

于是郑重拜谢辛毗,请他再次担任自己的军师,一同北救。

辛毗欣然答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