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家族温情(1/2)

陈家產业的扩张如同巨轮破浪,声势浩大,但巨轮內部的船舱里,也並非总是风平浪静。

与瑞霖在外为家族基业奔波、平安在明面运筹帷幄、以及父亲陈返在静室深处衝击那玄奥莫测的神霄境界不同,家族內部的“风波”,则充满了生活的琐碎与成长的烦恼,在相对平静的宅邸中悄然上演。

天澜城金缕阁顶层,琼琚(陈弘琚)正对著新设计的一套以“星辉草”为灵感的头面首饰图纸凝神思索,纤细的手指握著炭笔,在纸上勾勒出流畅而充满灵性的线条。

阳光透过琉璃窗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清冷而沉静,颇有几分她那“小姨娘”洛清漪专注於大道时的神韵。

楼下厅,隱约传来苏婉、苏晴与几位交好世家夫人的谈笑声。

话题不知怎的,又绕到了各家適龄儿女的婚事上。

“…说起来,琼琚丫头也快及笄了吧?这般品貌才情,不知將来要便宜哪家儿郎?我看郡守家的二公子就…”

一位夫人笑著打趣。

苏婉笑容温和,亲手为客人续上碧心玉露酿,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这孩子啊,心思都在她的金缕阁和设计上,一提这个,就…”

她想起上次试探时女儿的反应,有些无奈。

“可不是嘛,”

苏晴快人快语地接话,带著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跟她那小姨娘一个性子!清漪仙子是求长生大道,她倒好,求的是那些金珠玉翠!整日里画啊画啊,连门都不爱出,这终身大事可怎么办哟!”

她们的对话並未刻意压低声音,楼上的琼琚显然听到了。

她放下炭笔,莲步轻移,走到楼梯口並未下楼,清冷的声音清晰地传了下来:

“母亲,姨娘,几位夫人安好。方才所言,琼琚听到了。”

她顿了顿,目光平静地扫过楼下眾人,虽然隔著楼梯,但那清冷的气场让几位夫人莫名安静下来,声音清越而坚定:

“琼琚此生,志不在此。金缕阁便是我的道场,一笔一划、一珠一翠,皆是修行,女儿家,並非只有嫁人生子一条路。

琼琚愿以手中之笔,刻刀,为家族开此『商道』『艺道』,此心此志,天地可鑑。还望母亲、姨娘,莫要再为此事烦忧。”

一番话,掷地有声,带著不容置疑的决心。

楼下几位夫人面面相覷,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苏婉和苏晴对视一眼,皆是无奈苦笑,这话她们已听琼琚说过不止一次了。

苏婉嘆了口气,语气带著宠溺也带著一丝回忆:

“你这孩子…性子是越来越像你爹了,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也罢,你爹当年就说过…”

她的声音柔和下来,仿佛在复述一段温暖的记忆。

那是一个宽厚的身影,岁月似乎从未在其脸上留下一丝痕跡,但却能看出其为人父后的沉稳老练。

只见其伸出宽厚的手掌抚著面前可爱女娃的头说道:

“我陈返的女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说女儿长大就非得嫁人?谁说非得相夫教子才算圆满?

琼琚喜欢她的『商道』『艺道』,那就让她去闯!做出一番天地来,让世人看看,我陈家的女儿,不靠夫家,照样能光芒万丈!”

苏婉眼中带著追忆的光彩,继续道:

“他还说啊,『你们啊,就別瞎操心了。我陈返的女儿,就算一辈子不嫁,我养她一辈子又如何?別说一辈子,就是七老八十了,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照样能让她锦衣玉食,做她想做的事!她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番话,虽是从苏婉口中转述,但那份源自陈返的霸道护短和无条件的支持宠溺,仿佛还縈绕在厅之中。

琼琚站在楼梯上,清冷的脸上终於露出一丝暖意和孺慕,仿佛感受到父亲虽在闭关,那庇护的意志却从未远离。

苏晴也笑了,摇摇头:

“家主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说什么?隨她去吧,只要她高兴就好。”

几位夫人见状,更是识趣地不再多言,纷纷笑著岔开话题,夸讚起琼琚的设计才华和金缕阁的兴盛。

自此之后,家族中再无人敢在琼琚面前提婚嫁之事。

琼琚彻底成了陈家乃至南禹州內新一代“事业型不婚主义”的標杆,心无旁騖地扎进了她的艺术与商业王国。

如果说琼琚的烦恼是“甜蜜的坚持”,那么家族第三代成员以及柳承宗夫妇的老来子柳振业(业哥儿)的烦恼,就是纯粹的“成长的阵痛”了。

陈府西厢,专门开闢的“蒙学斋”和与之相邻的“演武小院”,成了这些小豆丁们每天固定的“哀嚎”与“雀跃”之地。

清晨,蒙学斋门口:

“哇——我不要去学堂!先生讲的好难懂!我要找娘亲!”

一个五岁的小娃娃(附属家族王家成员)被奶娘半抱半拖著往斋里送,哭得小脸通红,涕泪横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