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镇武城!(2/2)
功法在高阶时可能存在的隱患、对寿元的影响、乃至更深层的“道基”问题,仍是未知数。
这柄悬顶之剑,让陈返和庞青阳都保持著高度谨慎。
在仙道光芒渐盛之际,陈返这位大禹百年来率先突破神霄的武者也並未忘却武道的根本。
他与萧震天频繁交流,將各自对神霄境的感悟、力量的运用、规则的触摸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印证、碰撞。
他们系统梳理神霄境的力量特徵,如引动天地规则雏形、气血精神高度质变、生命力场蜕变等,试图总结出可传授的“神霄武道总纲”。
而基於此总纲,两人联手对陈家的核心武道功法,如《纯阳道基诀》、《纯阳战罡诀》、《磐石阵·镇岳篇》)以及萧家的《紫气东来经·锻体通脉篇》、《萧家破军战阵》等进行深度改良。
相比於之前,新功法更注重挖掘神霄之力的根源,强调气血精神与天地规则的初步共鸣,威力更强,门槛却因理解的深入而略有降低。
“前路断尽?那便由我等再续!”
这是陈返与萧震天的共识。
他们甘做先驱,不断尝试將仙道见识融入武道,探索神霄之后的可能方向。
虽步履维艰,每一次微小的感悟都弥足珍贵。
陈返更是立下宏愿:
“终有一日,我辈武人之路,当不弱仙途,亦可通天彻地!”
而对於这『神霄武道总纲』来说,受益最大的,便是供奉堂及护院堂中以铁山为代表的一批凝罡后期乃至巔峰的顶尖武者了。
他们有幸得到两位神霄大宗师的亲自点拨,甚至作为某些新思路的“验证者”,沉浸在那玄奥的武道真意和改良后的强大功法中。
短短时间,便有数人触摸到了那层玄之又玄的“天门”屏障,气息开始发生蜕变,赫然迈入了半步神霄之境!
虽只是半步,却已让他们看到了超越凡俗武道的曙光,对陈家的忠诚与狂热达到顶点。
而上述也仅仅只是家族內部,不显於形的潜在变化。
对外而言,最显著、最令人震撼的变化,便硬生生的发生在陈家的大本营——清水镇及其周边封地之中。
在陈家庞大財力和影响力的推动下,清水镇早已突破了镇的格局。
高大的城墙拔地而起,规划整齐的街道纵横交错,繁华的商业区、新兴的修士聚居区、庞大的工坊区、以及核心的陈府及附属建筑群,共同构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雄城雏形,隱隱有向“郡城”发展的態势。
这座城,被陈返命名为“镇武城”,取“镇国武尊”与“武道镇世”之意。
相较於城池经济的繁荣而言,『镇武城』更本质的变化在於环境本身。
陈返所创《灵武化仙篇》的核心理念“共生共鸣”,绝非空谈。
隨著他境界日深,家族核心成员修炼《灵武初引》者增多,以及正阳湖秘境纯阳本源的持续滋养和青松道人布设的聚灵阵法引导,整个陈家核心领地(以镇武城为中心,辐射周边数十里)的天地灵气,正发生著惊人的正向循环!
此刻周边范围的灵气浓度远超以往,达到了一些金丹势力所占据『小洞天』『小福地』五分之一水平!
这在灵气相对稀薄的大禹王朝乃至陈家所在的南禹州內堪称奇蹟。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此地修炼引气,不仅不会造成灵气枯竭、环境破坏,反而因“共生共鸣”理念的潜移默化,灵气似乎在被温和引导利用后,能以一种玄妙的方式缓缓再生、沉淀、甚至…略微提升!
虽然速度很慢,但这打破了修仙界“凡俗引气必损天地”的铁律!
在此地,低阶修士进行引气入体甚至小境界突破,竟不再像其他地方那样容易引动“规则反噬”或灵气掠夺造成的破坏!
仿佛这片天地,在陈家气运和独特道韵的浸染下,对“灵气”的规则变得宽容了。
浓郁的灵气滋养万物。
这使得镇武城內草木葱蘢,四季开,连普通作物都带著灵性。
陈府更是被氤氳灵雾繚绕,亭台楼阁若隱若现。
家族气运凝如实质,化作淡淡的金色霞光笼罩上空,时有瑞禽盘旋。
行走其间,呼吸吐纳间灵气充盈,心神寧静,修炼效率倍增。
『仙家福地』,这是所有初到镇武城核心区域修士的共同心声。
他们终於明白,为何陈家能培养出如此多的强者。
因为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孕育成长的洞天福地雏形!
加入陈家,不仅意味著资源和庇护,更意味著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这是多少散修和小门派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缘!
陈府深处,观星台。
陈返与庞青阳再次並肩而立,俯瞰著这座日新月异、灵气盎然的“镇武城”。
“共生共鸣,反哺天地…陈道友,你所践行的道,正在创造奇蹟。”
庞青阳语气中充满感慨和一丝激动。
“此地灵气循环已生,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真正的『地上仙域』!此乃泽被苍生、福延万代之功!”
陈返目光深邃,感受著脚下大地传来的蓬勃生机与那独特的天地韵律:
“道阻且长,这只是开始。灵气正向循环尚微,规则『默许』的范围也有限。
但至少证明,我们的路,没有走错。”
他看向远方,仿佛穿透了空间:
“天下修士视灵气为私有,掠夺成性;那仙门仙族又是高高在上,漠视凡尘。
而我陈家之道,在於与天地共生共荣。
这镇武城,便是吾道之基石,亦是向这方天地、向那些高高在上的仙门,宣告的另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