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1/2)

第113章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二堂主,这是尸格。”

李无刑接过六扇门老仵作验的尸体。

与他之前的验尸判断相比,老仵作又提供了新的线索。

孙涛死前曾有过被束缚的痕迹。

他被人点了穴道,由于气血不畅,死后的血荫分布就与正常尸体有所不同。

这种特征连李无刑都无法分辨,唯有六扇门内这种见多了身怀武功的江湖高手厮杀,一辈辈总结经验下来,才有如此惊人的手艺。

李无刑看完后,心里有了计较,表面上只是摇了摇头:“这说明不了什么,凶手既然能插花杀人,武功势必比孙涛高很多,点穴束缚亦是常态。”

罗世钧在旁边颔首:“是啊!是啊!”

展昭旁观,确定了那股萦绕的威胁感消失,六扇门暂时不会有危险,开口道:“案情重大,贫僧当先归大相国寺,禀报四院定尘遇害之事,告辞了。”

“大师请便。”

李无刑不以为意,人家是大相国寺的高僧,本来就不可能一直待在杀人现场,离开理所应当。

“大师慢行,一定要珍重啊!”

罗世钧反倒依依不舍。

相比起可恨的六扇门神捕,咄咄逼人,总是查这个查那个。

这位佛门高僧就亲切多了,虽然也就定尘之死询问案情,可问不出个所以然就放弃了,想来后面就是不了了之。

如果都是如此,该有多好。

展昭出了天香楼,罗府的下人还特意牵来马车,一路又快又稳地将他送回了内城的大相国寺。

入了寺院,他回到僧舍,就见顾临佩剑走出。

“师兄!我正要去寻你!”

顾临颇为关切:“听说庞府出事了?”

展昭颔首:“江湖凶险,又有人遇害了,这次还是与负业僧联络的云板僧定尘……”

他简略地将事情说明了一下,最后总结道:“我现在怀疑,孙涛之死是此案的关键,趁着罗世钧和六扇门都把注意力放在天香楼那边,我想直接去孙涛的五湖门一探,查明线索!”

顾临立刻道:“我随师兄一起!”

“走!”

展昭也不推辞。

目标——

五湖门总部!

说是总部,其实就是一座船坞,五湖门号称“五湖船聚,四海客集”,若是它真的坐拥汴河码头,那确实名副其实。

毕竟宋之所以选开封定都,不选长安或洛阳,也是因为关中被前唐过度开发,已经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而洛阳位于黄河上游,河道淤积严重,需投入巨资整治,开封则依托运河,可直接从江南运输粮食,成本更低。

所以开封的水运是极其发达的,如今又有两个码头最为热闹。

一是虹桥码头,于汴河与五丈河交汇处,可泊两百石以上漕船百余艘。

一是州桥夜市码头,昼夜卸货,形成水上街市。

据说单单是这两个码头,每年漕运量就达数百万石,每日往来船只最高超五百艘。

五湖门的总部船坞就坐落在虹桥码头,待得两人抵达,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闹场景。

到处可见扛着麻包的力夫,能说会道的牙人出没,还有拎着食盒的脚店伙计在跳板间穿梭。

而五湖门背靠罗府,不敢说垄断这里的民间货运,但也有偌大的威势。

毋须额外打听,只从称呼和服侍,他们很快锁定了船坞的位置。

可真正接近,里面却非井然有序,而是争吵成一团。

“货都压舱两天了!再不出手,六扇门的狗鼻子就该嗅过来了!”

“我也急,可现在门主遇了害,罗爷又不发话,我们怎么发货?”

两位副门主正在舱中拍案。

一个叫“铁桨”赵三,粗布短打,沾满鱼腥,显然是底层船夫出身;

另一个叫“算盘蛇”钱静川,慢条斯理,老神在在。

他们两个对立,下面七八个管事也吵作一团。

有人指着对方鼻子骂娘,有人脱下外衫露出陈年刀疤,有的干脆收拾起了细软。

展昭与顾临对视一眼。

这算是什么江湖门派?

分明是群乌合之众,困在一艘将沉的破船上。

但其实很正常。

五湖门是孙涛自己开创的门派,别说历代传承了,就是这几年才发展壮大起来的。

规制潦草,全凭威望,实打实的草台班子。

左右两位副门主,再下面就是管事一档,大多都是漕运里面起来的人物,各自带着一帮弟兄,服气于孙涛的能耐与人脉,听从号令。

现在孙涛一死,这群人自然就想着两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