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萌芽要跑路?转战羊城!(2/2)
张硕想到的是,这么做,有利于将萌芽的影响力更好地辐射到羊城。
像腾达、阿狸之类的互联网巨头,在总部之外的城市其实也都有类似的总部,继而形成一个更为合理的地域布局。
“眼下还能挤一挤,预计半年之后,肯定会面临办公区紧张的问题。”
反正以萌芽现在的资源,完全可以在买下大厦之后,又将大厦抵押给银行,前后不了几个钱。
青橙小筑的胜利,在整个萌芽体系中,只能算是一次小惊喜,并不会影响到萌芽正常的发展节奏。
青橙集团迁到羊城,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沟通成本。
裴卫平说出他的理解,“将总部放到羊城,最起码,对于在羊城铺开青橙小筑是极为便利的,等于又是本土作战。”
“办公区够用吗?”张硕问。
“你的意思是,将青橙集团的总部设在羊城?”张硕诧异。
还是不够用。
无形之中。
“倒是个不错的建议。”
倒不如再豪横一点,再买一栋大厦。
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落实张硕之前的决策。
短短几天时间。
青橙集团真要“迁移”总部,那自然是宜早不宜迟,如果等真正做大做强之后再搬去羊城,羊城方面肯定很乐意,滨海城就未必了。
之前也提过,萌芽系注册了一系列的壳公司,随时可以根据需求激活使用,除了青橙集团,还有诸如青鸟集团、青禾集团、青云集团等等。
就是,羊城跟滨海城是背靠背的邻居,交通极为便利,往来羊城跟滨海城,其他跟在滨海城各区之间穿梭,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这里面还有一个优势。
就很nice!
………
裴卫平也是实话实说。
当初张硕为青橙零售选定的商业模式,其实是完全可以走的通的。
这事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
就很恍惚!
在这方面,哪怕是骄傲的杜青青,也是自愧不如的。
会议室内,蒋悦、伍佘元、裴卫平、杜青青四名高管都已经提前到了。
以萌芽现在掌握的资源,激活一家壳公司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与其说,所有的子公司都挤在滨海城,到不如借着这个契机,在羊城建立一个新总部,也有利于充分挖掘羊城的人力资源。”
逻辑也很简单。
可这又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这也是成立青橙集团最直接的好处。
坐下之后,张硕拿目光示意主持会议的蒋悦。
毕竟,随着萌芽集团日趋走向正规,内部人才济济,子公司的员工想要晋升到萌芽集团总部,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何乐而不为?
虽然说在滨海城有二叔支持,但张硕也不愿意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就是一个建议。”
“我说一下。”
好在无论是青橙科技,还是青橙零售,都是萌芽集团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不涉及到其他股东的利益,股权转隶会很简单。
顶天了也就是一两亿的支出。
“那就再购入一栋甲级写字楼,作为青橙集团的总部大楼。”张硕很是豪气,已经是不指望后海总部大楼了。
等到将来时机合适的时候,萌芽也未必不能在魔都、京师建立总部。
蒋悦之后,裴卫平跟着汇报:“青橙集团总部的定位,就是充当下属子公司的连接器,主要承担子公司互相交叉的业务,比如运营、结算、战略规划等业务。计划在集团层面组建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以及战略规划中心,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青橙科技、青橙零售两家核心子公司,将保持相对独立地运作,尤其是在各自的业务层面。青橙单车、青橙充电宝,包括后续可能开展的新零售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类业务,都将由战略规划中心负责孵化。”
极大地减轻了萌芽集团的管理事务,等于是完成一次瘦身。
对青橙零售、青橙科技的员工来说,两家公司这种在集团内部序列的变化,既不会影响工资待遇,也不影响之后的职务晋升。
当然了,所谓不大量增加员工,只是针对目前的现状,之后为了开展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业务,肯定还是要再招人的。
裴卫平就对青橙集团有了一个极为清晰的战略规划。
甚至还多了一条晋升通道。
眼见着。
早晚是要学着放手的。
………
晚上。
郑哲斌做东,请张硕跟大师兄吃饭,庆祝入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