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个大大的石碑(2/2)
过不多时,众人又到了太极殿,这个时候,长安城里的大臣们又跑来好多。而且武将这时候也到来了不少,大臣们的人数差不多算是齐了。
皇后美滋滋地换上了独孤女皇的凤袍,是独孤女皇以前当皇后时穿的衣服,都是梁大忠给找出来的,也不是很合身,皇后一边换衣服,一边想以后一定要做很多件新凤袍,每个场合都有能穿的,在镇西时,黑袄穿得她都快要吐了,想想就恶心,往事不堪回首。
皇后却道:“杨爱卿,你有什么主意,且说来听听。”
李晏还好些,尤其是皇后,皇后更是心想:“这次当皇帝,应该是真的了吧,不会再有什么反复了吧,好日子等了那么些年,也该到了!”想着,皇后还回头瞧了眼躺在灵床上的独孤女皇。
皇后把眼眉一立。喝道:“说话的人是谁?报上名来!”
他说完这句,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立太子的事情,似乎不能说成是小事,而且他着急要去办大事,是不是会让人误会,他着急想当皇帝啊?可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却是不能了。
杨泽道:“承乾公主登基时,是在院子里面告天,然后祭祀的独孤氏祖先,臣以为这个方法很不错,皇上可用来参考,只不过,不能如此的简单,需当为后世的帝王做出个榜样,定下个规矩。”
李晏更加欢喜,登基大典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还能给以后的皇帝立个榜样,那这是什么方法,如果真能立出个榜样,形成规矩,那自己的这次登基大典,也就不会是个笑话了,至少不会象十几年前,第一次登基那样,被天下百姓和大臣们笑话,皇位没坐几天呢,就被赶到镇西去了。
众人跟在李晏和皇后的身后,出了寝宫,向太极殿走去,又要再举行一次登基大典,而且是连着禅让大典一起举行的,应该还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典礼。
李晏道:“那便去问问杨泽,让他给拿个主意吧!”
就象菜菜登基时遇到的困难一样,祭天也就罢了,可祭祀祖先却是很难,菜菜可以祭祀独孤女皇的祖先,以示她是从独孤氏的手里,接过的皇位,可李晏呢,他是不想祭祀独孤氏的祖先,因为他李家的祖先就是皇帝,他就算是要祭祀祖先,也只能是李家的祖先,而不能是独孤氏的。
大臣们在殿里忙乎,各自拼命地表现着存在感,而杨泽站在殿上默不作声。非常的安静,别人过来和他说话,他也只是微笑,一点都不嚣张。没有丝毫我是权臣,你们现在过来给我行礼,我也要顺势拉拢你们一下的表现。很谦虚,就象是个邻家少年似的,完全无害,一点看不出来,他刚刚用暴烈的手段,帮着菜菜夺取了皇位,而现在又要扶李晏登上皇位。
而李重九刚换了李晏的旧衣服,是李晏当太子时穿的,他可不感谢梁大忠,反而不时地瞪老太监一眼,表示对梁大忠的不满,等以后的,看不收拾死梁大忠这个老阉货,嗯,老阉货的前面,要加一个死字!
李重九道:“你这不是废话么……”
李重九听着心中有气,可他却想不出什么办法了,也只能任由李晏派人去找杨泽了,毕竟要是杨泽想出办法来了,他才可以顺利地当上太子,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沈得印嘴一咧,心想:“儿子窝囊。可这当娘的真彪悍啊,我自己抽不抽自己呢?”
皇后点头道:“正是,如果他也想不出主意来,那也只能去郊外了。”
到了后殿,杨泽见李晏一家把衣服都换好了,他便道:“皇上,娘娘,太子,关于告天和祭祀祖先之事,臣以为不可马虎,还需郑重对待,而且皇上也不适合祭祀独孤氏的祖先。”
沈得印正好这时候也看向了李重九,他心里则想:“等着看吧,就算你能当上太子,又能如何,自古被废掉的太子,个个都不得好死,你就是下一个!”
梁大忠亲自小跑着去了前殿,把杨泽叫进了后面,把事情和杨泽一说,杨泽便心里有数了。
“还能成为榜样,立出规矩?”皇后又惊又喜,其实对于这次登基仪式,她是很不满意的,可却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认命,谁让他们着急呢,要是有好办法,她当然愿意接受了。
杨泽立即就为他解决了这个烦恼,李晏说错了话不要紧,只要能圆了个场儿,那不就什么都行了。他道:“天下苍生正翘首期盼皇上登基,我大方帝国怎可皇位虚待如此之久,还请皇上以天下苍生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啊!”
李重九连忙答应一声,心想:“我能当上太子吗?看母亲的样子,我应该能当上吧!哼,等我当上了太子,这个叫沈得印的王八蛋,看我怎么收拾他,一定要把他凌迟处死,不割够三千刀,绝不让他死!”
“重九,怎么和杨爱卿说话呢!”李晏一皱眉头,越来越感到自己这个儿子不懂事,没有杨泽,你怎么能当太子,以前杨泽做的事,你不感激也就算了,现在杨泽要为咱们一家排忧解难,你还是不感激,这怎么能成?看来以后真的得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了。
李晏眼睛一亮,只要有办法就成,还是杨泽好啊,脑筋转的快,一下子就能想出主意来。
那就是李晏和皇后就在宫外祭天,等祭天之后,命人在广场上竖立起一座石碑,这座石碑一定要高大,一定要威严,要成为整个长安城里最高的建筑,让万国来朝时,一看这座石碑,就能想象李晏登基时的盛况。
在石碑的周围,用浮雕的形式,把李氏祖先是怎么艰苦奋斗,与敌人厮杀,最终得到帝国的事迹,一幅一幅的雕刻出来,展现给全天下的人看,并由李晏亲自提词,撰写一篇碑文,刻在石碑上。
这座石碑建立好后,每逢重要的日子,李晏就带着群臣,在石碑前焚香祈祷,全城百姓也可以来此瞻仰石碑上的浮雕,这样又能体现出石碑的庄严,又能让百姓们了解李氏皇族争得天下的艰辛,让百姓们更加拥戴李家的皇帝。
这样,石碑就成了专门告天,还有祭祀李家祖先的重要地方,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为规矩,而史书也会给记载下来,以后李家的皇帝都这么个登基法,那李晏不但不会成为笑话,还可以成为制定登基规矩的始祖,他这辈子也算是有了杰出贡献了。
李晏听罢,大喜过望,拍手道:“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好了,以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杨爱卿,你真是朕的好帮手啊,这样绝妙的方法都能想得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