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免得夜长梦多(1/2)

杨泽皱起了眉头,道:“皇上,臣不是太清楚,独孤氏的人怕是没有什么能人,应该是一群宵小,打着独孤氏的名义,然后想扯旗造反,皇上刚刚登基,长安里还好,可京畿地区尚不能算稳定,至于外地的情况,就更不好说了。”

他这话说得很含糊,实际上一点儿有用的信息没有,不过,根据他对李晏的了解,早就预料到李晏会怎么问了,必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问题。

果然,李晏有些着急了,问道:“不知道是哪个独孤氏的人?嗯,你说的很对,独孤氏没什么厉害的人物了,本来就没有,可什么样的宵小,会拥立独孤氏的人呢,这不是胡闹嘛!”

他对于有人跟他争皇位的事,非常敏感,不管是多么捕风捉影的事,也不管是多么不靠谱儿的事,只要让他知道,他就非要刨根问底不可,一副绝对不能姑息的态度。

杨泽道:“不错,就是胡闹。臣估计着,应该是有些人想利用独孤氏,随便找一个独孤氏的人,甚至有可能都没有找过,随便找了个人来冒充,然后就以此为借口造反,这倒没有什么,但问题的关键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不说,装出一脸我正在思考的表情。

可李晏却着急了,他急道:“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可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快快说给朕听,不管多可怕的事……只要有杨爱卿你在,都是可以解决的!”

听了这话,沈得印偷偷看了眼杨泽,心中大大地钦佩,这和杨泽事先估计的一样啊,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沈得印便有所担忧,万一李晏派别人去“平乱”。那该怎么办,那他们不是白忙乎了么,可杨泽当时就是态度坚决地说,李晏一定会把事情交给他办的,现在看起来,杨泽猜测得半点儿没错。

杨泽忙道:“皇上对臣如此的信任,臣敢不赴汤蹈火!臣以为,这问题的关键就是,如果有人想出了这个法子,那么随便找个人冒充独孤氏的人。然后就可以造反了,那万一真的成了一点点的小气候,那么会不会有人跟着学啊!”

“造反也有人跟着学?”李晏气得一拍桌子,道:“世风日下,现在刁民越来越多了,必须要镇压下去,不能让事态再恶化下去了!”

沈得印见杨泽这么容易地就取得了尚方宝剑,他心中无比的欢喜,杨泽这次不但有了便宜行事的旨意,而且还有了尚方宝剑,那他到了地方,还不是看哪个官不顺眼,就杀哪个官么,要是想对付朝中哪个大臣,那就对付,只要让被抓的官员胡乱攀咬,那想收拾谁都是很轻松的啊!

杨泽微微一笑,道:“干嘛要都安排上咱们自己的人啊,那些官不是当得挺好的么,京里发生了这么多的事,也没见京畿乱起来,连物价都没有飞涨,这说明那些地方官还算不错,至少大多数都是不错的。”

他转过身,从墙上摘下一把宝剑,交给杨泽,道:“拿着这把宝剑,这是朕赐给你的尚方宝剑,要是有人勾结了反贼,想要害朕,那这种人你都要替朕给除了。如遇抵抗,那就先斩后奏,另外如果抓住了活的,那就要好好地审问,让他们供出是哪个独孤氏想造反,在京里是不是有后台,后台是谁,这些,都要查清楚!”

杨泽和沈得印离了御书房,一起往宫外走,半路上,沈得印见四下无人,便小声道:“太尉,这次离京可是要将京畿地区的官员一扫而空?如果要是都换上咱们的人,怕是来不及啊,能让咱们信任的人,怕是填不满这么多的空位子。”

沈得印感觉今天发生的事情,就象是事先写在纸上似的,一切都在按着杨泽预料的流程走,连一丁点的误差都没有出现,按着事先商量好的计划,这时候是该他说话了。

杨泽把事情想得很透彻,长安里的事情,他可以摆平,毕竟他就住在长安城里,可外地李家藩王的事情却是不好摆平的,如果他一旦再扶着菜菜登基,那时候恐怕就会有不服他的人跳出来造反了!

沈得印哦了声,听杨泽这么一说,算是明白了些,原来,杨泽出京,就是为了干掉朝中反对他的大臣啊,要真是如此,那这算是一场统一朝堂的行动,就算是费些力气,那也没什么了,完全是值得的。

要让李晏着急,那是没问题的,李晏会非常的着急,甚至他还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要让他说怎么去“平乱”,那他就会更着急的,因为他什么办法也想不出。

李晏能原谅相王,虽然相王也当过皇帝,虽然对他也曾经造成过威胁,他甚至会原谅长公主,但他一定不会原谅独孤氏的人,反正想要激怒他,只要说独孤氏的人想抢他的皇位,那他就一定会暴跳如雷了。

对于今天的计划,他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当然梁大忠并没有参与计划,杨泽只是告诉他,御书房里没点儿装饰品不太好,如果能在墙上挂一把宝剑,那会显得皇上很英武的。至少可以让进御书房的大臣们有种感觉,那就是皇上在镇西没白待,也能算得上是一个马上皇帝了。

虽然对抢他皇位的人特别的痛恨,但李晏毕竟是个心软之人,更加不是滥杀无辜的那种暴君,他又被充道:“但不可伤害无辜百姓,是不是反贼一定要审问清楚才行,是反贼的不可放过,但不是反贼的,也不要误伤一人!”

万一造反的人拥立了个李家藩王登基,建立个小朝廷,那么战争恐怕就要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就算不打个一年,哪怕只有半年,可兵乱之地,还想有人烟么,就算杨泽最后打赢了,怕也是要承受臣大损失的,万一象隋朝末年那样,造反的人无数,那岂不是更加糟糕。

杨泽躬身道:“臣失察了,这是臣的过错,臣愿意立即去补救,只是如何补救,还请皇上示下。”

杨泽的计划,并没有向沈得印明说,这次离京,他可不是真的为了安插自己的人在京畿地区当官,京畿地区的官员还算是比较老实的,当然一定会有不听话的,那倒霉的就是不听话的,至于把不听话的官员抓起来,让他们进行攀咬,也绝对不是攀咬那些和他作对的大臣,比如说吴有仁这样的。

杨泽笑着拍了拍沈得印的肩膀,道:“难得你为我想得周全,不过,我的计划却正是要让那些人跳出来,否则,谁是跟咱们一伙的,谁又是在忍耐着,想要到关键时刻给咱们一刀的人,咱们可不是也分辨不出来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