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免得夜长梦多(2/2)
杨泽说李晏能算得上是一个马上皇帝,那纯粹是胡说八道。但梁大忠是听得懂的,杨泽这是想让他在御书房里挂一把宝剑,梁大忠一点儿都不会怀疑,这把宝剑是干什么用的。他绝对相信,杨泽不会利用这把宝剑,去威胁李晏的生命。所以他便亲自找来一把最好的宝剑,亲手挂到了御书房的墙上,结果,就被李晏赐给杨泽,当成是尚方宝剑了。
李晏又交待了杨泽几句,他又怕杨泽出了长安城后,那些京畿地区的地方官不配合他“剿匪”,便又亲自写了一份圣旨,盖上大印后让杨泽随身携带。
没办法,谁让李晏有那么一段痛苦的经历呢,如果没有在镇西十几年的折磨,那么他也许会以平常心对待独孤氏造反的,可现在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忍受的,不但他如此,皇后其实也一样。
杨泽接过宝剑,心想:“还是梁大忠给力啊。让他在墙上挂把剑,他就真挂了,这可不是用上了么!”
杨泽却是非常了解李晏的,要是他说别的事情,那李晏十有七八不会着急,甚至会假装没听见,就算听见了也是过耳就忘,但唯独和皇位有关的,尤其是和独孤氏有关的,那他就会迅速地焦急起来的。
他顺着李晏的话茬儿,接下去道:“皇上圣明,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确实到了应该整治的地步了。就象是杨太尉说的那样,万一有些刁民恶棍有样学样,那造反这种事,岂不是会象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了么,最后势必会酿成大祸啊!”
沈得印不解地道:“太尉,如果不是要安排咱们自己人在京畿为官,那太尉你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亲自出京呢,虽然去的地方并不远,可到底也不能日日上朝,属下怕那些本来就对咱们不满的人跳出来闹事,对太尉你不利啊!”
两人在宫门口分开,杨泽仍然去了兵部,他决定今天就离开京城,做为皇帝的头号心腹,皇帝着急的事,他就必须得更着急,绝对不能马虎,得了圣旨就要马上出京,把姿态做好,让李晏知道,他杨泽是最忠心,并且办事最给力的人,值得信任。
沈得印心想:“事态再恶化下去?事态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就怎么恶化,还再恶化?这位当今天子。还真是听风就是雨啊!”
杨泽道:“那臣这就离京,在京畿地区转上一圈,只要见到了有要造反的人,就地格杀,绝不能留下后患。”
沈得印大感诧异,心想:“皇上不是有什么疾病吧,我们只是说了个情况,而且还是含糊不清地说,他怎么就急成这个样子?”
李晏这才点头,让李晏和沈得印离开了,不过,他却没有想起来吴有仁,可能是因为得知了有反贼的事,一着急,就把吴有仁给忘了,打发走了杨泽,他便急匆匆地回了后宫,去找皇后了,得赶紧把这件大事告诉给皇后才行。
这还不算,李晏还嘱咐道:“杨爱卿,独孤氏的人很危险,尤其是爪牙必定无数,你这次出京,多带兵将,万万不可让反贼逃走,一定要永绝后患。”
李晏连连点头,杨泽的态度很让他满意,这才对嘛,身为本朝第一宠臣,遇到事情了,他不为自己这个皇帝奔走辛苦,那谁还能如此,至少也得做出个榜样来嘛!
对于不听他话的大臣,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个不是着急的事,他要的是攀咬李氏皇族,尤其是在外地的那些藩王,虽然那些藩王被独孤女皇打击得够呛,但存在着,就是隐患。
“朕,担心的便是这个事啊!”李晏更加的焦急。他站起身来,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边走还边说道:“为何事态已经严重到了如此的地步,你们才来和朕说,这是你们的失职,你们要想办法去补救!”
沈得印问道:“皇上,如果京畿的地方官员里面,也有勾结了反贼的人,那该怎么办,他们肯定不会承认的,而且杨太尉又不能对他们用刑,而且说不定他们在京城里是有靠山的,现在朝中大臣们人心未附,杨太尉离京,万一出了点儿什么意外,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啊!”
李晏嗯了声,道:“不错,京畿地区的官员,都是前朝的官员,朕这些日子太忙,没有来得及对他们一一进行甄别,说不定他们还真是心向独孤氏,想要造朕的反呢!”
李晏一甩袖子,道:“诸般事宜,都交给你去办了,只要是和造反有关的事,你都可以便宜处置。”
“皇上慈悲,臣必会竭尽全力捕捉反贼,绝不扰民,绝不伤害无辜。”杨泽大声答应。
所以杨泽决定不和以往的权臣那样,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的话,他就在内,还用得着怎么安,他决定先干掉外面的李家藩王,让李重九这个呆傻的二货太子明白,当太子没有外援时,就别想当上皇帝,那时干掉李重九,就容易得太多了。
当然,李晏和皇后是不能干掉的,只需要再弄出一场禅让仪式来,让李晏去当太上皇就可以了。
一年,杨泽打算用一年时间就把事情搞定,免得夜长梦多,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氏藩王是不会造反的,都是些胆小鬼罢了,那些想干掉杨泽的人,也不会这么快就跳出来的,都会隐忍,所以,杨泽就得推他们一把。
想造反就快点造吧,然后好被我杀!这就是杨泽的想法。
进了兵部,杨泽大声道:“升堂,点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