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单挑(1/2)
李重九望着远处的火光闪动处,心里开始烦躁起来,要是白天还行,他至少能看得清远处发生了什么事,可现在却是晚上,他根本看不清远处到底怎么样了,杜大下巴会不会把事情办成,他相当地担心。
转过头,李重九对吴有仁说道:“要是刚才吴兄跟着杜大下巴他们一起去就好了,如果出了事,至少吴兄可以随机应变,但杜大下巴却是太过古板,遇到了紧急之事,怕是无法及时解决啊!”
吴有仁心想:“我才不去呢,万一燕军领兵的先锋将领看到了我,认为我是太子你的左膀右臂,想要把我给除了,反正天黑着呢,给我来个误杀,或者误射,那我找谁哭去啊,还随机应变呢,万一人家不给我机会呢!”
他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刚才臣同杜将军一起出城就好了,要不然臣现在就下城吧,说不定能赶上他们。嗯,那这里太子殿下一切小心,诸事多和诚亲王,还有靖德郡王他们多商量就成了。”
李重九一听这话,这才想起,要是他的身边少了吴有仁,那恐怕是玩不转的,毕竟吴有仁是他的智囊啊,智囊必须在身边才行,离得远了,那就不叫智囊了。
李重九忙道:“那倒不必,吴兄就留在孤的身边吧,估计就算现在出城,也是赶不上杜大下巴他们了,我们还是在城上静观其变比较好。”
吴有仁心想:“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他现在对李重九已经是相当地了解了,李重九就是一个眼高手低之人,李重九的想法不少,可没一样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李重九根本就离不开他,现在吴有仁对于自己的地位,那是相当地有信心的。
城墙上的人,都在紧张地注视着火光闪动处。等着杜大下巴把消息带回来。
且说燕王的先锋军。
马蹄声在木桩的那边停止了,想必是出城的那支军队也没法穿过木桩,他们也要下马步行的,又过了好一阵子,那支军队才出现在木桩的尽头,借着火光,付丙荣认出是谁来了,可不就是杜大下巴么,身后还跟着一众的大侠。
“我们哪有要抢粮食,简直是胡说八道!”付丙荣身后的兵将们吵嚷起来。
可不成想,这些大侠还真是给力,这才多久的时间,竟然自成一军。还打入到了太子李重九的身边,成为了李重九的心腹兵将,虽然大侠们人数不多,可从作用上来看,比付丙荣现在带着的这支先锋军,作用还要大啊!
杜大下巴带着一众大侠。走得满头大汗,大侠们可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一边走一连骂,他们可不在乎那些木桩都是太原兵辛苦打下去的呢,他们骂的声音还不低,站在木桩后面列队的太原兵听得清清楚楚。
付丙荣把手一扬,示意兵将们不要再吵嚷了,他对杜大下巴道:“我们没有说要抢粮食啊,咱们之间怕是有误会。不过呢,身为将领,咱们都是厮杀汉,都是武人,那么有什么误会,就用拳头解决吧,你们派出一个人来,和我们这边的一个过过招,要是你们的人赢了,那我们一言不发,马上离开这里,可要是我们的人赢了,那你们就拿出一万石的粮食,再派出一千个民夫,还有五百辆大车,跟着我军去突觉吧!”
杜大下巴叫道:“前面何人,到太原来干嘛?你们是想偷袭我们太原吗,白日作梦,可看到这木桩阵了吧,有此阵在,你们别想攻到太原城下!”
先锋军的兵将们听了之后,无不哈哈大笑,有的兵将心想:“这人是脑子有病吧,过来先喊这么一通话!”
做先锋官的人,当然要是杨泽的心腹,领军的将军便是付丙荣,先锋军的兵马并不多,不象是吴有仁猜的是三千人,实际上只有一千人罢了,不过却是一人双骑,每个先锋士兵都带着一匹备用马匹。
想当初,杨泽要收集城中的大侠时,付丙荣还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市井当中的那些鸡鸣狗盗之徒,能有啥本事,都不过是些混饭吃的罢了。在招收大侠的过程当中,付丙荣还故意为难了几个大侠,所以他事情太多,人太忙,所以也没有时间去专门修理大侠们。
杜大下巴咦了声,心想:“对啊,时间仓促,还真就是只有这方面城外有木桩阵。”
一路奔驰,侍到傍晚时分,先锋军便到了城外,虽然天色已黑,可先锋军的兵将还是能看到城外那密密麻麻的木桩,还有木桩后面的黑影,估计是站了不少的太原兵吧,列队在木桩之后,那必是想要阻击先锋军了,太原兵的手里肯定都拿着弓箭呢!
“谁说要打了,只是感到奇怪而已!”付丙荣看了眼说话的副将,又道:“咱们正常速度到达太原就成了,别的不用咱们操心。”
付丙荣嘿了声,心想:“一百来人?听这个数字,不会就是杜大下巴他们吧,他们不是去了李重九那里,建立了一只什么金乌军么,还真是搞笑,金乌那不就是乌鸦么,乌鸦军?”
这个副将是左神武军的。并非是杨泽的心腹手下,要这名副将跟着杨泽干大事,那是没问题的。但要是让这个副将先和太原兵打上一仗,那他是绝对不肯的,箭射出头鸟,随大溜是没问题的,当先锋也是行的,可当急先锋却是万万不行的。
付丙荣并不着急,他知道城里必会派人过来的,所以他自然也就不必对着木桩后面的太原兵喊话,只需要等着就好了,趁这会功夫,好好休息一下。
其实,不少先锋军的兵将都看出来了,太原城的木桩阵没什么用处的,他们可不是光会纸上谈兵的人。
离着太原城还有好几十里时,前面的斥候就把太原城外的情况报告给付丙荣了,说是太原城外正在大面积的打木桩。整个城池的北面,几乎都快被木桩给填满了,太原兵至少打下了三四十万根木桩。
大军出征,粮草如何征集,在哪里征集,这都是朝廷事先规定好的,不可能随便更改的,如果说远征突觉,粮草就应该是在太原征集,并且负责转运,那就必须由太原负担,象杜大下巴那样耍赖什么的,那是不可以的,这种理由行不通,现在这么说也就罢了,等那燕王来了,要是也这么说,那不是给太原招灾呢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