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单挑(2/2)
对于朝廷中的矛盾,左右神武两军的兵将不是不知道,可那是太子李重九和燕王的矛盾,他们完全可以看热闹,可现在这个姓杜的将军说他们要抢太原的粮食,这他们就没法看热闹了,这明显是太原方面不愿意支援粮草啊!
不少太原兵手里拿着弓箭,竖着耳朵倾听,所幸付丙荣和杜大下巴说话的声音都很大,他们都能听清楚,可听得越清楚,他们越觉得今晚的事情匪夷所思,他们是小兵不假,读的书少不假,当然十个人里面有九个是连书都没摸过的,剩下的一个也只是摸摸书而已,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无知好骗啊!
大军出征,要是没有粮食,别说大军和突觉开战了,就算是想活着走到边境,那都是不可能的呀!
付丙荣和杜大下巴,还有那些大侠和先锋军里的渤海勇士,这些人都是知道怎么回事儿的,不就是胡说八道么,可别的人不知道啊,就象是木桩后面站着的那些太原兵,这里的人说话,他们同样也是能听到的。
付丙荣叫道:“都点上火把,一人点两根,好好亮堂亮堂,让太原兵们看看!”
付丙荣笑道:“本将在燕王军中效力,姓付名丙荣,这次是带着先锋军出兵突觉,路过太原,想要补充一下粮草,还要征集些民夫,为我军所用。好了,本将说完自己的了,你说说你的吧,你是谁啊?”
太原兵们全都默不作声,他们都知道杜大下巴这伙人是太子身边的侍卫,听说是太子殿下的亲军,这些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们也没有必要得罪,可太原兵的心里却也都打定主意了,以后再干活儿。可不会象今天这么卖力气了,累得一身臭汗不说,还要被骂,谁以后再出力气,谁是傻蛋!
杜大下巴又扯脖子接着喊了起来,他喊道:“我乃太子殿下驾前,金乌将军杜有井,你们是想要抢我太原的粮草是吧?不行,只要有本将军在,你们休想抢走一颗粮食。”
大侠们骂骂咧咧地走完了木桩阵,到了付丙荣的马前,杜大下巴冲着付丙荣一笑,有心思打个招呼,可见付丙荣身边的兵将,大多数都是不认识的,他就把打招呼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果然,没过多一会儿,就听远处传来马蹄声,城里有军队出来了。一名擅长伏地听声的士兵跳下马,趴在地上听了一会儿,抬头道:“付将军,城里出来的马队大概有一百来人,方向就是冲着咱们来的。”
付丙荣却大声道:“依本将看,只有这面城墙外才有此巨阵,那本将下令,绕道,绕到西边去!”
付丙荣并没和杜大下巴打招呼,毕竟杜大下巴,还有整支金乌军的身份,还是要保密的,先锋军里的人可并不都是杨泽的心腹手下。
先锋军的兵将听了,一起鼓噪起来,都叫道:“敢不敢,你们敢不敢应战,咱们一场定输赢!”
太原兵虽然战斗力不行,只能干干体力活,可就算是泥人还有三份土性儿呢,他们辛苦干了一整天的活儿。结果还要被骂,骂的话不是因为他们干活不出力,而是因为太出力了,妨碍别人不能骑马了。这话听着可有多气人。
“你们到底是谁,要来这里干什么?”杜大下巴扯脖子大喊,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估计就连城墙上都能听到他的喊声。
付丙荣听了斥候的报告,冲着手下的兵将笑道:“木桩这东西根本就没用,也就能阻碍一下骑兵的冲锋,可却也代表着李重九他们只能守城了,而无法出城野战。不过,我们也没有要攻城啊,他们紧张些什么!”
至于木桩阵后那些拿着弓箭的太原兵,其实也就是个摆设,想想看,如果太原兵能把箭射到这里来,那同样先锋兵的箭也能射过去啊,危险是双方面的,并非单方面的射杀。
副将说道:“付将军。木桩虽然不是什么好的防御工事,可却也会给咱们造成麻烦。末将虽然不知为什么太原这边会对咱们有敌意,但都是一国之人,要是有误会。还是尽快说清楚吧,免得情况再恶化了,万一动起手来,咱们人少也不见得能占到上风。”
不但这个副将如此,那些左神武军的将领也都点头,左右神武两军虽然是禁卫军,可和太原兵一样,都是大方帝国的军队,又没有发生内战,干嘛要敌对呢,这没道理啊,还是把事情先弄清楚,再说打不打的话吧!
可对方那个先锋将军却更是搞笑,简直是莫名其妙,本来挺有理的事儿,竟然想用比武来解决,谁赢听谁的,这是要干嘛啊?摆个擂台,然后比武招亲吗?
那木桩阵应该离着城墙再近些才行,那样才能阻挡骑兵,而且步兵攻城也要费事,总不能扛着云梯去绕木桩吧,只能把木桩先拔出来,攻城时速度一慢,那士兵岂不是成了箭靶子,可太原城外的木桩阵未免离城也太远了,这就啥用没有了啊!
先锋军齐声答应,人人点起了两根火把,有的士兵还挺喜欢闹腾的,不但点起了火把,还弄了几根大树杈,把大树杈子给点着了,火光更加明亮,相信就算是太原的城头上,都能看到这里的火光了。
可太原兵越听越糊涂,他们却谁也不会提出质疑的,毕竟他们说了又不算,只能由一个领头的太原将领,派了一个太原兵回去报信,把这里发生的事情,说给太子李重九听听。
太原兵怎么想,先锋军却是不在乎的,金乌军更不在乎。此时,就见杜大下巴把外衣一脱,光着膀子晃了晃,又把腰带紧了紧,大步上前,叫道:“我们这边,就由本将军亲自上阵,你们派谁出来啊,付将军,你也亲自下场如何?”
杜大下巴身上尽是刺青,在火把的照耀下,身上的刺青象是要活过来一样,尤其是两条胳膊上的刺青,一左一右两行字,更是让人看了,无不惊讶,惊讶之余,不少兵将都大声哄笑起来!
原来,那两行字分别是: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惧阎罗王!
一看这两行字,就知道杜将军以前,肯定是长安街面上混的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