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小舅子(2/2)

仇都尉冷冷的坐在椅子上,并没有劝忠顺王。

思前想后,为了辽东局势,我没有顺从忠顺王的意思,一定会得罪此人。

王丰肃去了镇江,因此秦可卿不放心那些孤儿,趁着下雪前,亲自领着家眷们,去看望了那些金州的孤儿们。

想了想,招来了一个人。

不光朝堂上吵翻了天,陈德言收到大哥的书信,也是万万没有想到,忠顺王竟然派了人去镇江联系大哥。

仇都尉没有继续多言。

贾环想了想,他不想受委屈,有了委屈就想报复,不愿意自己憋屈的忍受。

只是我不看好北静郡王,同时也不看好太上皇废立之意。

“桂勇,过来坐。”

陈德言认为这是大哥的智慧。

平湖岛军械所工科主事蔡文,回来了金州,听闻刘承敏的忧虑,一脸的笑意。

“将军年龄虽轻,爱子极切,左右不过是家事罢了。”

将军不在,秦可卿和金州家眷们,派人送了三千斤羊肉,三千斤猪肉,一千斤鸡鸭鹅肉,三百斤兔肉等物资到了旅顺学,军学堂,金州学,军学堂,王丰肃的孤儿所。

这不是普通的孩子有胆量做的事,也不是普通孩子有的心智。

得知三爷召他,就赶来三爷的落脚处,进门就是一颗大柳树。

前番你的信中写了京城的杂事,其中有冯紫英打伤了仇都尉的儿子。

金州城里,守将刘承敏得知金州家眷们的动静,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又想到大哥为长子取的名字。

“不过你这般报复不但没用,反而让更多的人反感你。”

“三爷。”

海清河晏,朗朗乾坤。

忠顺王也很愤怒,但是君父为重,此事可以先不追究。

要是问些自己具体的问题,他也不知道,知道的话也不会找桂勇了,勇于任事之人。

到底是大哥的亲小舅子,竟然在荣国府名声被传的这么差,他可不愿意。

冯紫英做的这件事后果很严重,他不应该听他父亲的,不定未来惹来灭门之祸。

陈德言看了贾环一眼。

这里空旷,虽然风大了些,也冷了些,却适合谈话,不怕被人听而不晓得。

想了想身边得力的人,最后想到了你。”

他小时候都说他手脚不干净,大哥不也是无所谓么。

陈德言点点头,看着桂勇的背影,极其满意此人的果断。

“太上皇老了。”

陈德言招了招手。

秦可卿隔着帘子,看到金州的孤儿们,冬日里还穿着单薄,回去后又连忙调了几百套衣送来。

例如都晓得贾府在金陵势力大,但是有多大,京城朝堂上很多人并不清楚,但是放在金陵,当地连童谣都出来了。

桂勇起身。

“山西有帮商人,悄悄和蛮族做生意,你听过没?”陈德言见此人还有些军中的习性,但是山西九边军户也多,到不足为奇。

“我回去收拾下就发出。”

石桌旁有个炉子,炉子里的炭火,烧得铜壶里的水“呼呼”响,陈德言提起铜壶,亲自为他倒上一杯热茶。

如果不听,则不要再理他。

一地的碎片,忠顺王气的胡子颤抖。

你让他不要逗留京中,赶快来金州任职,算是报了他托他先生救我夫人的恩情。

忠顺王府。

宁国府,荣国府,陈德言跑的勤便,府里的爷们他都认识,接触了不少。

狠。

王熙凤,贾宝玉这两个红主儿,眼前的小子,身为一个庶子,竟然敢对他们悄悄使坏。

我想你去一趟山西,去他们的老家摸摸底,最好能打听清楚,他们背后都是哪家的。”

唐晏乾。

忠顺王咬牙切齿。

“持名帖到仇都尉府上,我三日后登门拜访。”

太上皇顺应形势,认可了政变的合法性,赐敕书封李倧为朝鲜国主,派了使者入朝。

不都说宝玉聪慧吗,他想到的就是暗中读书,最后把宝玉比下去,让所有人没有话说。

仇都尉点点头。

“听说那无君无父之人,派了人去你府上。”

至于都传这荣国府的庶子心性不好,陈德言不以为意。

没料到在京城里竟然打听不出来,极其的严密,可见对手比想象中的更难对付。

“三爷有令,尽管吩咐。”

“左右不过那些个透着卖好的意思罢了。”

“来人。”

“一个金州总兵倒是好对付,左右不过一封调令的事情,只不过此人的跟脚是贾府,贾府可不好应对,不解决此人的跟脚,很难动此人。”

内阁派往镇江的急件,终于等来了唐清安的回复。

送了贾环回去,陈德言开始悄悄打听,山西那帮人的背后的主子都是谁家。

“无君无父之人!”

“哼,他以为他在金州立了些功劳,仗着这些功劳,就敢如此的张狂,如此的倨傲,这等小人!”

我这番得罪了忠顺王,已然惹得皇上不快,不要继续加深我和皇上之间的裂痕。

他的老小皆陷落在辽阳,至今想到自己的幼子,都会极为的心痛,因此反而并不以为意。

“鸟铳,平湖岛已经可以制造了,弗朗机也可以,但是红夷大炮,却还需要些时日。”

刘承敏探究的看过去。

“锻造有些难度,不过多费些时间摸索,应该无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