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永结同心(1/2)

第253章 永结同心

宦官林忠的呵斥,刘兴祚没有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就没有把朝鲜放在眼里。

面不改色的直接看向朝鲜国主李倧。

李倧犹豫了一番,并没有怪罪刘兴祚。

“刘将为何如此鲁莽,我与贵镇节度使平辽侯关系匪浅,双方一直合作愉快。

平辽侯常与我书信,我与平辽侯约定互为支应,情谊永存。

刘将新入朝鲜,不懂我们双方的关系,不知者不怪,盼你守礼克已,勿要自误。”

李倧用即客气,又严厉的语气,告诫了刘兴祚。

听到朝鲜国主的警示,下方的刘兴祚却并没有改变态度,仍然一脸的冷然。

他和大周将领不同。

朝鲜是大周的藩国,边将不敢轻启事端,反而引起国内怪罪。

最后让日本失去耐心,直接强硬的呵斥,立马就变成了乖乖儿。

李倧怔怔的看向刘兴祚,没有因为恼怒而失去理智。

他从小在蛮族长大。

可以说朝鲜也是看着东江镇从小变大,乃至如今的局面。

正如东江镇对朝鲜了如指掌,这些年来,朝鲜也如何不对东江镇有所了解。

金江镇崛起后。

朝鲜往赫图阿拉城的奉送,每年都不计其数,且不敢拒绝。

惊动了宫殿侍卫,纷纷探头来瞧,见主上殿下没有表态,有人想要进来,有人面色犹豫。

每年从朝鲜获得大量的物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补给,加上节度使和朝鲜国主的关系。

刘兴祚懒得探究是故作不知,还是其余的想法,他不再给朝鲜留下遮羞布。

刘兴祚蛮狠的话语,不光是林忠,乃至李倧都惊呆了。

殿下却无视双方的恩情,岂不是因小失大。”

视金江镇为大周军镇。

听到朝鲜国主突然而来的一句,刘兴祚先是愣了愣,随后又无所谓,反而极为支持。

“外将刚才失礼,委实因为殿下不辩真理而心急如焚,才有此贸然之举。

可是后果呢。

三方合计兵丁高达两万余。

“金江镇需要粮食以缓解今年的民困,所以需要朝鲜的供应,此事不容拒绝。

刘兴祚虽然是汉人,却成长与赫图阿拉,并成为蛮族的上层,因此对朝鲜极为的熟悉。

只要他一声令下,宫殿侍卫就能把此人制服。

换做是蛮族,朝鲜敢拒绝吗。

一百万结的田亩,其中将近一半的科田,要供应卫所军乃至两班贵族。

那清末皇帝当国贼,投靠日本,成为日本的傀儡。

此人虽然贵为王族,可因为朝鲜前王的猜忌和打压,身边丁点势力也无。

区别就是。

“永结同心。”

李倧虽然看到了,却无力应对。

想要开展大改革,就需要对付庞大的两班勋臣贵族,乃至卫所军,方方面面都要对付。

李倧安静了下来。

做东江镇的傀儡,李倧还是朝鲜说一不二的王,而如果成为两班贵族的傀儡,李倧就啥都不是。

他知道。

李氏朝鲜国土面积不比辽左小,人口有三百余万,全国田亩百万结。按道理来说,至少能拉出十余万精兵。

驻朝鲜金江军有五千军。

可是实力却远不如金江镇。

就算节度使不松口,以刘兴祚的想法,朝鲜一年供应六十万石粮料,别说会犹豫,至少得要感恩戴德。

国家的政权,至今仍然还在两班贵族手中,他虽然能站稳汉城,也不过靠的是金江镇罢了。

朝鲜的虚弱,早就被数百年间双方明争暗斗的蛮族,窥视的一清二楚。

“我主平辽候,数百人出海,几年间就治下军民数百万,威势震天,就连蛮族也不敢试其锋芒。

如此这般情形下,朝鲜敢违背金江镇,刘兴祚就真敢拉李倧下马。

刘兴祚诚恳的看向李倧,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别说一年只定下三十万石的岁额,今年虽然多索要三十万石的粮草。

如今金江镇接壤朝鲜。

驻镇江朝鲜军有五千军。

“岁额?如何称之为岁额?这是我和平辽侯约定,双方共同出力,一起对抗蛮族所供应。”

这百万亩结的土地,是足够让这三百余万朝鲜百姓丰衣足食的。

逐渐发展为奴儿干司各部袭扰朝鲜,乃至老奴统一蛮族后,在赫图阿拉城时。

原来的金江镇将领,乃至陶杰,他们因为自身环境的熏陶,因此对朝鲜国主数年来的尊敬,让他有些忘乎所以。

都不敢在朝鲜国主面前失礼,不论商谈何事,皆谨守礼仪,以示恭敬。

三十万石粮食,如今朝鲜各部就要开始征集,必须如期供应金江镇,剩余三十万石粮,则秋收后供应。

见压服了李倧,刘兴祚又突然改变了态度,语气温和起来。

十年后,谁是真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