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第1123章 春山花开如火(2/2)

互为掎角之势,李-希圣望向比自己早到的两拨人,微笑道:“此物与我妹妹大道牵连,不管是前辈凭借卓绝剑术,强开铁匣也好,还是你们以钦天监袁先生亲手仿制的古瓶装载大日也罢,我都觉得不是特别稳妥,在这之前,恐怕需要先做个切割。”

胡沣摇头道:“我给自己立过一个规矩,蝉蜕里边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往外带。”

谢狗站起身,咧嘴笑道:“我觉得你们还是不太了解情况,才会觉得有选择余地,你们觉得呢?”

因为胡沣担心他泄露行踪,惹来不必要的纠缠,就让吴提京用了个化名,免得正阳山循着消息一路找过来。

双方很小的时候,就很熟了,但一开始算不上朋友。

发现福地,入内得宝,再来此处禺州地脉接引匣内“金乌”,环环相扣,都归功于袁天风的大道推衍和缜密演算。

可就是这么一块灵气稀薄的地盘,这么个勉强可以开辟道场的山头,都被一帮云霄洪氏地师找上门来,扬言此地是一条朝廷封正江河的源头之一,既然在此 开府,按例需要带他们两个一起走趟京城,得在礼部那边录档,写明姓名籍贯、师承,朝廷勘验过身份和资历,才可以正式立派,而且以后每年还要与朝廷缴纳“租金”……总之就是扯了一大堆繁文缛节,听得吴提京差点就要出剑砍人。

在骊珠洞天年轻一辈当中,李-希圣是很不起眼的存在,关于此人,大骊刑部档案只有几个内容很简单的条目,其中两条,曾经在泥瓶巷,与外乡剑修曹峻打过一架。李-希圣还曾在落魄山竹楼之上画符。但是那场架的胜负如何,以及在竹上画符的效果,都无记载。

书上不是有句诗,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不见人嘛。

“清潭福地,韩昼锦。”

宋续率先与李-希圣主动示好,“宋续,见过李先生。”

胡沣摇头道:“他们不敢因为这点小事,就去麻烦大骊朝廷,再者如今宝瓶洲南方诸国,最怕大骊刑部的粘杆郎找上门。”

天气渐暄和。

层层禁制,好像形同虚设,这位文士如入无人之境。

林正诚抬起头,皱紧眉头。

但是那个真实年龄还不到二十岁的吴提京,却是姿容俊美,极有仙师风范,穿一身碧青色法袍,头戴一顶紫玉冠,腰系白玉带。

“何况,命理机缘一事,何其复杂难测,尤其是当我们涉足修行,一条光阴长河,逆流、溯洄、岔流皆无数,昨非今是,今非明是后天再转非,这类事情多了去。”

胡沣点点头,“这帮文人现在都调转口风了,比拼聪明才智,我们老百姓哪里比得上他们这些读过书的。”

谢狗叹了口气,“这就是不听劝的下场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话说得准不准?”

吴提京笑道:“老子是个不世出的练剑奇才,天才中的天才,但老子又没有那种点石成金的本事,兜里没钱说话不响,嗓门再大也没人听,这么点粗浅道理,我又不是个二愣子,怎么会不懂。何况只是合伙做买卖而已,又不算求人。”

林正诚皮笑肉不笑道:“是‘可以’,不是‘务必’?你这个读书人,字斟句酌的,很会遣词造句啊。”

林守一吃瘪不已,伸长手臂捻起一粒生丢入嘴里,开始闷闷喝酒。

此人莫不是刚刚从西方佛国返回?

林守一笑道:“听说爹在京城捷报处的上司傅瑚,如今就在屏南县当县令,可以送他。”

余瑜以心声说道:“要不要搬出陈先生的名头,吓一吓对方?”

林正诚灌了一口酒,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倒酒便是,再将一些老黄历和内幕与林守一说了个大概。

吴提京笑道:“看架势,云霄洪氏都恨不得把你供起来,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咱们要是点个头,就能当皇室供奉?你们大骊身份就这么金贵吗?”

胡沣根本不理会突然间就暴躁起来的吴提京,依旧慢悠悠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咱们门派是怎么个情形,还需要我多说么。”

就在谢狗准备递出第一剑的时候,这处太虚境界内凭空出现了一位儒衫文士。

林守一从袖中摸出几坛长春宫仙酿,放在桌上,说是太上长老宋馀送的,以后爹想要喝这种酒水了,只需要与长春宫打声招呼,就会直接送到采伐院,酒水钱会记在他林守一的账上。

林正诚想了想,也就没有拒绝,傅瑚能够外放为官,担任上县主官,当然是他与兵部武选司和礼部清吏司那两位郎中,打了招呼的缘故,也没直接帮忙讨官,就只是帮着傅瑚说了几句好话,大骊朝廷就闻弦知雅意,顺水推舟给了傅瑚一个实缺,属于平调里边的头等重用了。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李-希圣与众人作揖还礼,微笑道:“龙泉郡李-希圣,是李宝瓶的大哥。”

胡沣倒是可以就此取材,亲手搭建出个有模有样的宅子,问题在于他们两个修道之人,住这个,难道不比住茅屋更滑稽?

林守一奇怪道:“爹,你也不是那种有官瘾的人啊,怎么到了我这边,就这么想要在家里祠堂挂块进士及第的匾额吗?”

胡沣疑惑道:“你不是一直说万事不求人吗?”

林正诚想了想,问道:“你比陈平安大几岁?”

你当自己是十四境吗?

————

何况谢狗还真不觉得他们能够带走铁匣,她方才这番言语,并非完全危言耸听,匣内禁锢的那只新生金乌,属于太古异种,极其罕见的火精之属,自然天生桀骜不驯,一旦被外界打破桎梏,这些修士又无收拾烂摊子的手段,真就会被金乌一口气撞穿宝瓶洲陆地山根,留下个大窟窿的“地缺”,然后消失无踪,遁入天外太虚,再想将其捕获,就难如登天了。

余瑜笑呵呵道:“亲戚,自家人?怎么说,前辈不会是说笑话吧?”

他跟董水井,都是小镇苦出身,只因为家里有长辈可以依靠,所以日子又不算过得太拮据,那会儿他们都喜欢去老瓷山翻翻捡捡,经常碰面。董水井喜欢挑选那些带字的碎瓷片,胡沣喜欢带图画的,最早几年,双方都不说话,后来是董水井率先开口说话,两个孩子,一拍即合,就有了默契,每次日落前,下了瓷山,凑在一起,以物易物,如此一来,两人收获明显更多。

胡沣淡然道:“也就只是这几十年的事情,搁以前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山上仙师和山下文人,最早对卢氏王朝和大隋高氏,十分卑躬屈膝,即便是后来大骊铁骑吞并了卢氏王朝,还是有不少文人雅士,依旧崇拜别国,喜欢捧臭脚,看待国内情况,就百般挑刺,用董水井的话说,就是跪着的人说硬气话,明明可以站着的人,却偏偏喜欢跪着说话。”

要说识人之术,林正诚当然是极有功力的,否则怎么当骊珠洞天的阍者。

葛岭眨了眨眼睛,眼眶布满血丝, 无奈道:“很古怪,就像一轮大日近在咫尺,只是看了一眼就遭不住。”

林守一仔细想了想,“我就算早知道有这么一张赌天赌地的……赌桌,我还是肯定争不过陈平安的,因为我韧性不足,除了自己看书和自己修行,对待任何事情,都太懒散了,没有半点上进心。再说了,早知道这些,除非是我自己猜到的,否则不管是谁与我泄露了天机,就等于直接失去了资格,会自动离开赌桌,所以爹你不用多想,更别因此有什么心结。如今的生活,我觉得就是最好的了。”

大骊京城,刑部侍郎赵繇在菖蒲河,宴请几位旧山崖书院求学的“师兄弟”,如今已经改名为春山书院了。

谢狗开始傻乐啥,扶了扶貂帽,这次是真有点生气了。

林正诚朝门口那边抬了抬下巴,林守一心领神会,父亲这是要准备小酌几杯了,就一挥袖子,房门关上。

胡沣摇摇头,“是爷爷早年帮我求来的。”

看着林守一清澈眼神与那份雍容气度,在儿子这边,林正诚难得有几分柔和脸色,只是很快就收敛起来,问道:“你是怎么跟陈平安说的?”

宋续一行人更觉得震惊,怎么会是骊珠洞天福禄街李氏的那个李-希圣?

一个龙门境,一个金丹境,双方都隐瞒了剑修身份。

于是林正诚主动举起酒杯,“我不得给读书种子敬个酒?以后去参加科举,考个状元回家,我亲自去门口放鞭炮。”

“家里边有余粮,猪都能吃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好学是福。”

其实他们早先得知李-希圣此次受邀参加三教辩论,就足够意外了。

在山脚那边,目送对方离开,吴提京问道:“他们不嫌麻烦吗?直接跟大骊处州那边问一声不就行了,二郎巷那边到底有没有一个叫胡沣的人,一封信就能够确定的小事。”

“暂时无法与袁化境他们联系,陈先生也不在,咋个办?”

所谓典礼,就是放了几串鞭炮,摆了一桌酒菜。

“句容人氏,暂任京师道录,葛岭。”

林守一喝酒壮胆,笑道:“爹,别含糊一句四十多岁啊,到底知不知道我的具体年龄?”

吴提京摆摆手,免了,得了胡沣一块斩龙石,已经让这位天才剑修觉得良心不安了,打趣道:“胡沣,你这算不算穷大方?”

聊着聊着,聊到了门派事务,今天胡沣又跟个碎嘴婆姨差不多,在那边絮絮叨叨,说吴提京离开正阳山的时候,怎么都该带点神仙钱才对,不该那么孑然一身,跟净身出户似的,连个钱袋子都没有。

“崔瀺当国师那会儿,就不管管?多糟心。”

李-希圣以心声道:“刚从歙山火霞寺赶来此地。”

亏得自己来得早,若是再晚一步,被这帮娃儿将匣子收入囊中,那么此物真正的归属,可就是一笔掰扯不清的糊涂账了。

现任观主道号“洞庭”,在道观之外的两国边境,新开辟了一座战场遗址作为道场,传闻这位道教真君,擅祝词,修六甲上道,手执青精玉符,能够敕令阴兵为任凭驱策的力士。

林正诚将自己身边的一碟干笋,朝林守一那边推过去些许,说道:“陆沉在去年末,曾经来过这边找过我一趟,跟我聊了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觉得是我害得你失去了一桩天大机缘,导致许多本该属于你的好处,无形中转嫁到了陈平安身上,陆沉的屁话,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可以听一半吧。”

重新登山,两位剑修边走边聊,胡沣,一年到头都是麻衣草鞋的寒酸装束,身材壮硕,其实已经四十来岁,瞧着却是弱冠之龄的容貌,就是整个人显得没什么灵气,总是脸色木讷,眼神呆呆的。

吴提京双手抱住后脑勺,“洞天里边,遍地都是宝贝,随便翻捡几件拿出去卖了,就啥都有了,哪里需要像现在这样,俩穷光蛋大眼瞪小眼?”

先前在改艳的客栈里边,陈先生为他们每个人“传道”,消除隐患,免得将来修道遇到心魔,只有到了余瑜这边,陈平安给了她三个字,多喝酒。

————

林正诚抿了一口酒水,回味片刻,说道:“是玉璞境了,就等于跨过了一个大门槛,你今年四十多岁,老大不小的年纪,搁在山下市井,结婚早的话,说不定都有孙女了,有些事,也该与你打开天窗说亮话。”

李-希圣点头道:“我会几手符箓,恰好能够派上用场。”

此后,还专门来了一位登门拜访的礼部官员,身边还跟着一位曾经游历过旧龙州地界的年迈修士,找到胡沣闲聊了几句,措辞小心,其实就是验证胡沣的大骊身份,见那胡沣提起家乡风土,皆无误,便不敢多问,很快打道回府,足够与朝廷交差了。

一看到爹这种闷着的表情,林守一就心里边下意识发憷起来,由此可见,林正诚这个当爹的积威深重,林守一想了想,硬着头皮说道:“我在信上跟陈平安说了,可以来这边拜年。我觉得以陈平安的过人才智,这么一句,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胡沣笑了笑,也不道破,其实就是吴提京当了掌律之后,想要稍微有点门派的样子,结果发现没钱是真不行。

吴提京突然说道:“要不要联系一下董水井?”

林守一问道:“爹,能不能详细说一说?”

谢狗对此将信将疑。

一座门派,总不能就只有几间草棚茅屋吧。

一来不愿在浩然天下惹是生非,二来不愿辜负了小陌的信任,谢狗思来想去,只得拗着性子,给出一个不符合她以往作风的折中法子,“就当是以物易物好了,我送给你们一件仙兵品秩的宝贝,不让你们白跑一趟,回去好交差。”

吴提京给惹急了,提高嗓门道:“胡沣,你烦不烦,怎么总提这档子事!”

胡沣摇头说道:“暂时没想好。”

无法确定这个貂帽少女的真实年龄, 境界肯定是上五境起步了, 而且还是一个大骊刑部不曾记录在册的修士,这就很奇怪了, 难道是刚刚潜入宝瓶洲的外乡修士?

小沙弥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佛祖保佑今日无事,即便有惊也无险,大伙儿都平平安安的。回头我就去庙里捐香油钱,可不是买卖, 就是个心意。”

大隋山崖书院,召开了一场议事,除了三位正副山长,还有几位君子贤人,李槐得以跻身其中,比较坐立不安。

桐叶洲燐河畔,于禄恢复本名,联手同窗谢谢,既是立国,又是复国。

郓州严州府境内,多了一座乡野村塾,教书先生是个外乡人,姓陈。

今年春山开如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