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末旦评(1/2)
八月三十日,一年一度的末旦评终于到了,因为是三十日和九月一日两天的活动,故此称为末旦评。
此项活动由来已久,乃是当年北宋立国初始,太祖赵光亲自定下的,最初的用意是用来选拔人才,为百废待兴的大宋储备人力资源。
谁曾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的人才全往各个书院集中,而此项盛事也就转而在书院之间来回举办,成为了大宋才子展露锋芒的绝佳途径。
而在湘云的脑海中,这就像是前世的春晚,如果哪个明星没上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腕儿。
有才子就必有佳人相配,这一次的末旦评,不仅四大白富美悉数到场,就连美女卫护会和从各地赶来,自认为稍有才貌的美眉们,也都是精心打扮,卖弄风骚,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以期在其中能钓得个金龟婿,从此锦衣玉食,过上华美的人生。
对于如此露骨而公然的勾搭,众多的牲口们当然是来者不拒,个个都是‘小生这厢有礼了’舔着脸跑去搭讪,博取红颜一笑,然后便很快的热络起来。
诚然,也有美女早就选定了目标,早早就候在一旁,对着其他的竞争者虎视眈眈。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站在孟良左右的西门采薇和东方红了,两人对视间透露出无尽的杀气,若是眼神能杀人的话,中间的那个贱男首怕是早就已经被千刀万剐,剩下一堆骨头渣子了。
惨遭遗弃的南宫梦,此时的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围在姜葵的身边不停的转悠,明显是找到了意中人,心情自然开朗,却不知这段姻缘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
至于北堂秋月,依旧是弯着秋月一般的眼睛偎在湘云的身边,一副脑残粉的样子。
“哎哟,这小子不错,居然还会抢我的台词,孺子可教也,当浮一大白,嗝!”
而除去这些名有主或将要有主的极品妹纸以外,更多的美眉则是围在了柳永、秦观、周邦彦这等才貌双全的俊杰身边,两眼冒着小星星,犯起了痴。
特别是像贺三愁这种长得鬼哭神嚎般的人物,更是无法得到任何妹纸的青睐,周围一圈直接成了雌性生物的绝缘地带。
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火,赵刚大笑着掩饰过去,随即仰头灌了一口烈酒,至于其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若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于是其余之人,不论是外地的,还是书院的,都是憋着一股劲,想要在末旦评上一鸣惊人,名传天下,得到美人的垂青。
“哈哈,左相真是好福气啊!令郎的琴艺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琴声优雅而动人心弦,深得个中意境。”
“好词,好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东坡之才令孤心悦诚服。孤欲邀东坡为府中秘书,不知东坡可愿屈就?”
有人开了头,剩下的才子们自然不会客气,左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右一首‘长烟落日孤城闭’,羞的夕阳都在天空挂不住了,红着脸躲到了山下面。
可惜某腐自己就是个西贝货,根本对于她的勾搭视而不见,反倒是赖在了强哥的旁边,严密监视着其身侧的郡主柴~玲有什么非分的举动。
“哪里哪里,二位先生谬赞了,犬子些微伎俩,岂能入大家之眼,见笑见笑!”
文人之间总少不了丰城之语,尤其是对象还是当朝相国司马光时,那更是要大拍特拍,不仅要拍的稳,还要拍的准,国子监与金陵书院的两位领队,晏殊和张先就深喑其中三味,拍起来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
“三影先生所言不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今天的聚会,岳麓书院方面是安排在傍晚的橘子洲头,夕阳西下,芳草蒹葭,湘江北去,江山如画,正是才子们诗意盎然,大放阙词,哦不,好词的时候。
苏轼听了却是眉头微皱,似有犹疑。而作为青城书院领队的欧阳修,怕其说出什么得罪的话来恼了宁王,瞬间抢过话题,
这首《水调歌头》刚出来第一句,湘云就立马捂脸。她太知道这首词的杀伤力了,流传千古也是丝毫不减人气,其他人的词作在其面前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只有苏轼眉头仍未松开,倒不是宁王的相邀,而是刚才颂词之际,甫一开口,眼角余光便见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捂脸叹息,当下忍不住好奇,抱拳高声问道,
而就在其酒刚下肚时,那边苏东坡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王爷爱才之心人尽皆知,求贤若渴堪称贤王,只是此时乃是末旦评,乃是品诗论词为主,王爷是否太过心急了些?”
哎哟我去,东坡大神啊,你这首词一出,整个末旦评就冷场了啊,你就不能晚点时间再开口吗?
其中尤以周邦彦在碧波池赏莲时的妙语为一时之作,鲜有比肩者。
而天色的渐暗并没有挡住众人的诗情颂意,反而渐渐贱出了内涵,骚出了风格,众多牲口们一时间颇有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的气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