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明倭开战(2/2)
虽然想要战胜大明,德川家光是没有信心的,毕竟两国之国力相差过于悬殊,但是击溃目前大明派来的这支水师,德川家光认为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但是虾夷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让他感觉这虾夷岛还是算得上一块儿宝地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虾夷岛上有丰富的林木资源和煤矿资源,煤矿资源更是占到倭国全国的一半儿。
因为明军中有郑芝龙部作为前锋,郑芝龙对倭国的地理情况和各令制国的兵力情况都很清楚,所以明军完全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哪怕是身处异国,也不至于是摸着黑打仗。
好在之前为了对付建奴,把戚家军所用的,适用于山林野战的虎蹲炮进行了改进,并大量制造作为迫击炮和轻型野战火炮给明军配发,所以现在明军携带着这些新型虎蹲炮,在倭国作战那是相当顺手。
倭国军队虽然也有火炮和火铳,但是火炮主要还是较为落后的铜炮、铁炮,火铳也主要是鸟铳,还是火绳枪,面对全面配备燧发枪的明军,根本就没有还击之力。
甚至有明人想要留下他与某个倭国女人所生的孩子,但是并不打算将倭国女人带回大明,也是可以的,这个孩子得到明人的认领之后,自然也就不必再按照《处置方案》的政策进行处置,而是随父亲获得明人身份。
而现在,明军真的打了过来,不再仅仅是攻打外面的小岛,而是开始向倭国的本土上面进军,幕府这才意识到,不拿出全力来与明军作战,则可能面临亡国的危机。
而且德川家光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倭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大明耗费兵马钱粮攻打倭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大明之所以派兵前来攻伐,并非为了抢占领土,掠夺资源,而是为了争一口气。
如果只是为了争一口气的话,倭国既然已经认怂了,那么这仗再继续打下去就更没有任何意义了,说不定只是大明皇帝一时冲动的决定罢了,大明未必会把这场仗一直打下去,尤其是如果明军遭受挫败,蒙受损失的情况下。
在倭国人眼里,虾夷人是不折不扣的蛮夷,自认为是高贵民族的倭国人自然是看不起虾夷人的,所以随着倭国人在虾夷岛上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张,倭国人与虾夷土著直接的冲突也日益激烈起来。
如今明军兵分三路,分别攻打对马藩、壹歧藩和肥前藩。
济州岛上的李邦华很快便接到了朝廷发来的军令,命其率领大明水师继续进攻倭国,首先北上攻占对马岛和壹歧岛,随后进攻佐贺和福冈,目前占领长崎的明军继续向倭国内陆进军,攻占熊本。
首先是接管当地城池、府邸、仓库,清点物资,而后是建立战俘营,集中处置当地官员军民。
然而对于大明的此项举措,倭国幕府至今都还全然不知,他们现在正在一门心思谋划着如何组织大军,击败明军之事。
因为每到一地,必有很多的善后工作要做,所以明军的进军速度可以说是相当缓慢的,加之倭国主要都是山地和高原,不利于大规模作战,因而明军现在也都是小股部队野战进军。
战俘营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借用当地的大型建筑,如农场、牧场之类的场所,进行改建而成,或者直接用栅栏围起一个村落,来作为战俘安置地。
所以对于朱天启来说,从苦兀岛南下攻占虾夷岛,不仅仅是战略上的需要,也是资源上的需要。
朝廷派来的大船足有上百艘,每艘都能运载数百人,一趟就可运走数万人,可以说一旦被明军占领的地方,很快该地就会变得一个倭国男人都看不到了,如此一来,即便是倭国能够从明军手中将这些地盘夺回来,也不能在这些地盘上补充兵员,招募青壮劳力。
出于这样的想法和考虑,德川家光决定,首先要收缩战线,集结兵力,给予明军主力迎头痛击,只要挫败了明军的锐气,大明朝廷方面的态度,定然会有所改观。
虾夷岛本是倭国人印象中的苦寒之地,冬季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但是通过在岛上探索后发现,这是一座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岛屿,而且面积还很大,所以自然吸引了很多倭国人前来抢占地盘。
凡此种种吧,总之不论是什么情况,都要以维护明人的权益为首,而这些倭国女人以后的地位可以参照大明的教坊司。
毕竟倭国全国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有几十万,若是全民皆兵,把全国的青壮都召集起来,凑出百万大军来也是可以的,而大明此次派出的水师总数也不足十万,从人数上来看是完全处于劣势的。
此时的虾夷岛还没有完全被倭国占领,岛上还生活着很多土著(阿伊奴人),这些土著完全是未开化的蛮夷人,不事农耕,靠渔猎为生,对于最先来到北海道拓殖的松前藩,也偶尔前来劫掠一番。
对马藩既是对马岛,岛上只有一座府中城,兵马很少,明军靠着坚船利炮没有费多少功夫便将其攻陷。
而此时在肥前藩作战的明军,在攻陷了平户、唐津、大村、岛原和佐贺五座城池,以及小城、莲池和鹿岛三处阵屋之后,在肥前藩的东北角聚集,准备与筑前藩的一路明军汇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肥前藩和筑前藩已经完全被明军占领。
而肥前藩则相对要更大一些,包含五岛列岛和十数个郡,更有平户、大村、唐津、佐贺、岛原五座城池,聚集的兵马也比较多,明军进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明军来势汹汹,肥前藩和筑前藩的失守更是令倭国各令制国的首领都大为惊慌,因此面对幕府的召集,他们都十分积极地响应,纷纷召集兵马,赶赴江户,加入幕府的大军。
很快倭国便集结了近二十万兵马,德川家光亲自率军出征,准备在丰前藩企救郡的小仓城与明军展开一次决战,以求一击击溃明军。
肥前藩和筑前藩相邻,而筑后藩正好处于两藩的夹角,估计失守也是迟早的事情,带兵前往筑后藩明显是不明智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