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萩原之战(2/2)
更何况,如今倭国只看到了九州岛上的这些明军,便把全国的兵力都给集结,带到了这边与明军作战,这就导致整个倭国的各个地方都变得兵力空虚,防守薄弱了起来,若是再有一支明军部队从别的地方杀过来,倭国又当如何呢?
李邦华正是因为对整个战争的局面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才表现的如此泰然自若,他笑着告诉郑芝龙:“郑将军不必担心,我大明的援军随后就到!”
然而令郑芝龙感到奇怪的是,一直等到了明军在萩之城前集结,准备与倭国大军开战了,李邦华所说的援军却依然不见影子,郑芝龙顿时心里又没了底儿了,他虽然没混过几年官场,但是对朝廷和官场上的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说好的事情临时变卦那也是常有的。
当那炮弹沾满了倭国士兵的鲜血,缓缓地朝着一个倭国士兵飞来的时候,那倭国士兵见那炮弹即将失去惯性,竟然鬼使神差地抬手想要将其接住,结果他的手刚刚碰到那颗炮弹,便瞬间被炮弹给撞断,随后炮弹继续前进,在他的胸口上撞出一个圆形的孔洞。
郑芝龙虽然不是熟读兵书史籍之人,但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一听此话,马上便回过味儿来了,“军门大人的意思是,我军此时已经直捣黄龙,去偷袭那倭国的后方去了?”
然而,一些眼尖的倭军士兵却是已经看到了上百枚炮弹从明军阵地飞出,朝着这边飞了过来,一瞬间便已经到达了己方阵地的上空,随着炮弹距离他们越来越近,炮弹样子在他们眼中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起来。
下一瞬,炮弹从空中砸落,瞬间把倭国士兵给砸成了两段,随后继续向前弹跳,所到之处,一片残肢断臂,挨着即死,碰着即亡,甚至那炮弹虽然看起来已经快要失去了动力,滚动地十分缓慢,眼看马上就要停下来了,却依然极具杀伤力。
紧接着是第三轮、第四轮……
郑芝龙倒是并非对明军的战斗力没有信心,只不过他与倭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深知倭国的军队战斗力也是很强的,绝非朝鲜、安南之类的小国可比,尤其是倭国的正规军,是不能小瞧他们的。
郑芝龙听了这话就更费解了,心中不禁纳闷,不是赶来此地的,又怎么称得上是援军呢?
李邦华自然知道他的心思,马上便解释道:“郑将军可曾听过‘围魏救赵’之典故?”
“援军?!”郑芝龙一听这话,顿时转忧为喜。
随着倭军开始向明军的阵地发起冲锋,明军的炮击瞬间停止了下来,这让德川家光顿时暗暗松了口气,更认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明军的火炮虽然射程很远,但是一旦倭军快速向前进军,他们的火炮便无法有些瞄准射击了。
倭军终于意识到,明军的炮击不会停止,双方的战斗已经开始了,他们不能再继续杵在原地坐以待毙,必须要马上向明军发起进攻!
德川家光在城上看得是既惊讶又心急,连忙催促毛利秀元快快让大军向明军阵地进攻,毛利秀元只好给倭军下令,全军出击。
所以郑芝龙便给明军的炮兵们下令,调整火炮,瞄准倭军的竹排盾,先把倭军的那些竹排盾给炸毁了,等倭军没有了掩体,明军便可依靠火炮和火铳的优势,将其尽数歼灭。
除了大量倭国的士兵被炮弹砸死之外,倭国的那些竹排盾也有几十个被砸成了碎片,在炮弹面前,这些竹排盾简直是如同纸糊一般,不堪一击。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是个外行人的话,还是会感觉倭军这边更厉害一点儿,不说倭军人多,就看倭军的士兵大多数背上都插着杆小旗子,各色旗帜招展,就显得很有排面了!
倭国的鸟铳又是火绳枪,半天打不了几发子弹,射程又近,威力又小,对于明军来说,简直跟没有也差不多。
倭军士兵们也都心中暗暗庆幸,那恐怕的炮弹终于不再从天上砸落下来了。
李邦华抬手捋了捋胡子,仰头想了想,说道:“估摸着时间,此事应该已经到了。”
明军方面,郑芝龙早就得到了消息,听闻倭国集结了二十二万大军,号称三十万,进军至长门藩的萩之城,准备与明军进行一场决战。
郑芝龙听了此话顿时一脸懵,他忍不住回头朝远处望了望,随后便一脸疑惑地看向了李邦华,“军门大人莫非是在与下官开玩笑?请恕下官愚钝,实在是看不到哪里有半个我大明的援军赶到!”
所以郑芝龙早就因为明军的兵力太少而感到忧虑了,既然朝廷决定要与倭国开战,那么仅靠李邦华带来的这几万水师和自己带来的这万把人,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便是能够在前期讨到些便宜,等战争一旦全面展开,兵力不足的问题就会越发凸显。
拥有新式虎蹲炮和燧发枪的明军不仅可以做到以少胜多,而且可以保证倭国的士兵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倭国的火炮和火铳的射程远远不及明军的,互相对射讨不到任何便宜,他们的武士们虽然擅长近身肉搏,但是在明军密集的炮火下,却无法冲到近前来。
然而只是片刻之后,明军的火炮突然间再次响起,而这一次,炮弹确实没有再次从空中砸落下来,而是在倭军头顶的半空爆炸,炸出无数的弹片、铅丸或铁蒺藜来,遮天蔽日地朝着底下的倭军飞射而来,在密集如雨的弹片、铅丸和铁蒺藜覆盖下,倭军士兵顿时死伤无数。
偶尔还有一些炮弹炸开之后没有散落出弹片、铅丸或铁蒺藜来,而是把其中的几枚小炸弹炸得飞落各处,随后这些小炸弹在倭军的部队中爆炸,密集的倭军部队瞬间便被炸开一个圆形的空地出来。
明军的钢铁巨炮只有一百门,虽然杀伤力很大,但是对于十数万倭军来说,其轰炸效果所造成的伤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阻拦倭军向前冲锋的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