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削藩(2/2)

如今朱天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也是时候为大明切除这个毒瘤了,做这件事对于朱天启来说可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毕竟他虽然也姓朱,但也仅仅是姓朱而已,他跟这些藩王们又不沾亲带故的,哪里用得着顾忌什么宗族之情。

话说得十分客气,就是为了防止这些藩王们多想,不过为了防止有人真敢推脱不来,朱天启在最后也加了一句强制的规定和要求,所有藩王必须在腊月二十五之前抵达京城,若有延误,自己会派锦衣卫亲自去请。

朱天启随后便安排王元宝去给全国各地的藩王送去了旨意,通知这些藩王,今年过年都要入京前来面圣,一来皇上要跟大家共叙宗族亲情,二来皇上也有些要事要与大家商议。

不过事情虽然要做,但是还是不能来硬的,直接下狠手削藩的结果就是激发激烈的反抗,虽然如今他手握枪杆子,不怕这些藩王,但是皇室爆发叛乱,手足相残,在外人看来也实在是不好,搞不好有些人趁乱搞事情,局面失去了控制,大好的局面就崩盘了。

所以最后朱天启打算先召开以个家族内部会议,把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跟这些藩王们解释清楚了,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的多了。

但是所谓藩王,就是皇上的兄弟,也就是亲王,亲王虽然不多,但是亲王会生孩子啊,亲王们就藩之后被限制在封地,什么也不能做就只能生孩子了,而且朝廷给的供给是按人头算的,也就是说,孩子越多,朝廷给的钱粮也就越多,他们自然得拼命生了。

事实上,时至今日,大明的藩王并不多,而且自有明以来,历代皇帝总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人,追封二十位,加在一起也就八十八个藩王,除去其中五个做了皇帝,还有因事被废和无嗣除封的二十九个,到如今也就只有三十三个了,其中还有六个年龄尚小,没有就藩。

对此,他之前已经在科举改革的时候,给皇室宗族们开放了科举大门,允许藩王及藩王子弟参加科考,入仕为官,然而虽然此事卓有成效,但是却只是对于极少数有志之士,大多数人混吃等死惯了,早就没有了为前程拼搏的志气,所以整体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

此次“家族会议”,有资格参会的只有那些当家做主的人,而不是所有的皇室宗亲都可参加,紫禁城里也容不下这么多人,符合标准的总共也就几百个人而已。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腊月底,各地藩王、郡王都已经抵达了京师,而后,朱天启便在皇极殿内设宴,把这些皇室宗亲们都给召入了宫内赴宴,朱天启打算跟他们边吃边聊,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设定好的方案向所有皇室宗亲们宣布一下。

虽然不见得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方案表示支持,但是也正好可以通过此次会议,来看看到底哪些人是听话的,哪些人是刺头,如此一来,自己也好提前对那些刺头,提前有个防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