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抢亲第二人(1/2)
第82章 抢亲第二人
很有可能会夺得比试状元?
张一凡听到这个说法,顿时有点诧异,便连忙问道:“谁啊?”
如果说,世人现在不了解他,轻视他,那至少还有一个韩国公世子摆在那里。不管怎么样,人家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长子,就算虎父犬子,也不会特别差。
可这个人却被人看好,说他能夺得比试状元,岂不是说连那个李琪也比不过他?
说真的,张一凡有点好奇了,这会是什么人,竟然横插一杠,成为抢亲第二人?
“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字伯殷,归德下邑人。和你,还有大公主是同岁,有神童之称!”
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
张一凡听着这个名字有点耳熟,略微想了下,终于被他想起来了。这个梅殷在历史上也是朱元璋的女婿,还是二女婿,也是马皇后的嫡女婿。据记载,朱元璋赐诏赞美梅殷精通经史,世人皆为之而荣。
不过这人的下场不怎么好,可惜了不是江南人,要不然会水的话,说不定不会淹死!不过也难说,对朱棣当皇帝有意见,那不是淹死,回头烧死也是可能的。
张一凡想着这些,也是有点纳闷,这人好端端地,不等着他自己的媳妇,跑来和自己抢媳妇是干什么?
虽然这人在历史上的赞誉很高,但是张一凡也没有怕他。再怎么样,多他七百多年的知识不是!
不过这人的出现,最该头疼的,应该是李家那位才是!
………………
“今天朝堂上出了大事!”
他儿子要想胜过这个梅殷,难!
本来的话,就算有才华的人想要和他儿子竞争,他其实也不怕,利用他的影响力,完全可以排除这些人。可是,梅殷的来头也不小,他叔是汝南侯,还是世袭的,就不是他能随便拿捏的了。
张一凡听得有点好奇,便问道:“什么大事?”
不过如今的情况,这个梅殷也加入到了当大驸马的行列,说实话,他有些纠结了。
和功臣联姻,稳固皇权统治;爱才之心;女儿的感受等等,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李善长的小心思,梅殷也算是功臣联姻,还有张一凡确实也有一定的才华,这些因素混杂着,最终,朱元璋做出了决定。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举动,都由安插在韩国公府的检校密探,把消息传递到了御前。
从叫子、和尚起家,一步步从元末争斗出来,最终当上开国皇帝的。如果他容易极端,不知道变通的话,他能当上开国皇帝?
所以说,张一凡看来,朱元璋绝对不是一个歇斯底里的人。这个空印案的背后,绝对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沉默了片刻,李善长缓缓地说道:“你的长处,在于经历丰富,比他们更善于治国理政之策。那公主不是喊着说要嫁给最能帮到陛下的人么?那就散布消息出去,营造局势,逼着世人认为,如果殿试的时候,不考治国安邦之策,就不算是有才华,不配当陛下的大驸马!”
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能人,李琪跟随着他,就算耳濡目染,他也相信,绝对要比那两个还都是十六岁的小子要强的!
那个梅殷,就算再有神童之名,这治国安邦之道,也是要历练才行的,并且他叔父还只是一个领兵打仗的,能教他什么?
“大哥的这个主意好!”李存义听了,连忙点头说道,“如此,便能保证胜出,还能让人说不出闲话来!”
说到底,这其实也算是相权和皇权争斗的一种,只是这第一次,是地方官遭殃。等再过几年,朱元璋直接掀桌子,把宰相这个职位都干掉了。
稍微一想之后,张一凡便想起来了,确实是熟人。听动静,好像遇到了天大的难事。
和朱棣打交道久了,张一凡是明白他为人,绝对是说到做到的主!
这不,就在殿试前一日,张一凡甚至都住到了城里的客栈。毕竟柳家村离南京城有点远,三十里路。
后世有车的时代,一脚油门就到了,但是在这个时代,他的代步工具,还只是村里的一头驴,怕耽搁事情。
对于这个事情,在后世其实有不少讨论,他刚好也关注过。
张一凡还真没猜错,在他得到消息的时候,韩国公府这边,同样得到了消息,顿时就头疼了。
如今他知道了李家搞得事情,说实话,他是不高兴的。因为李善长把他的能耐,拿来左右他,也算是对付他的一种了。
在他看来,这个空印案为什么发生在洪武九年?这其实是个问题!
另外,朱镜静的因素,他多少也是有一些考虑的。因此,他心中的天平,稍微平衡了一点,对于朱镜静的婚事,不再那么偏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