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貌美如花(1/2)

第167章 貌美如

这个旨意,在张一凡的意料之中,但是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结论显而易见,在这次和驸马的争斗中,包括永嘉侯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败涂地。

这份旨意,向世人宣告,皇帝绝对支持驸马在香山县内搞新政,不会因为有什么人反对而动摇。

永嘉侯父子两人,被押解前往京师,三司会审。

其他被抓获的各地乡绅,那是勾结海盗的罪名,由燕王处置。

朱棣就很像朱元璋,对于外人,能硬的时候绝对会硬,把这些人都在广州给砍了!

海盗中的匪首,如果马如江等人,则是交给香山县明正典刑,同样是死刑起步。

蓝玉代替永嘉侯镇守广东,这也算是皇亲国戚一党,给予张一凡支持,不会再出现永嘉侯拖后腿的事情。

朱暹没有被波及,但是他上书皇帝,要求为国征战,前往西北效力。

如此种种,让所有人都看好了香山县这边。哪怕还有人抵触香山县的新政,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埋在心底。

这么一来,香山县几乎成了整个广东的热门。

对此,张一凡也不反驳,反正结果很快就能揭晓,且看着好了。

随即,广场上的气氛就更热烈了。连杀猪的媳妇都能赢得四文钱,其他人的信心就更足了。

说到这里,他一指台下的人群,又对朱棣说道:“你看他们,一个个都想着取名一二三四的,就是为了书写简单。所以我觉得,要想让更多的百姓都识字,把更多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都学会,这个文字的门槛就必须降低。也就是说,文字要简化易记,你觉得呢?”

一千贯钱,理论上来说,要有一千个识得全部千字文的人,才能拿走。一个下等县而已,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识字的。

“好用么?”朱棣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地问道。

“谁说不是呢,这个字简单啊,估计谁都认识,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朱棣见了,并没有立刻附和,叫过一个书吏,让他用算盘算了下,和张一凡的答案比较了之后,才开始认真打量这些奇怪的数字字符。

底下有一排专门用于传话的军卒,听到驸马县令的话之后,原封不动的吼了出去。

“以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这上去了能识得几个字?”

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看着,原本“嗡嗡嗡”的声音,不知觉间都已消失。

也不知道是因为要即将识字了呢,还是因为如此近距离看到驸马县令的原因,才让她不安。

阿拉伯数字,其实早已传入华夏,只是一直没有被华夏接受,要到清末时候数学得到广泛应用,才会被华夏接纳。

张一凡听了,走回看台上,然后问朱棣道:“你要统领一支军队,已知道千户有两百三十六人,他们皆都领兵一千一百二十三人,请问你的军队一共多少兵力?”

张一凡听了,便问他道:“那你觉得,我们人类发明了文字,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帮助记忆?”

朱棣听了,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错!”

特别是朱棣,看到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姑娘也排着队伍,便过去看了一眼:王一女。

“……”

张一凡要兑现他的承诺,便以坊都为单位,在县衙这边的广场举办识字大赛。

张一凡事先把千字文中的字进行分类,按照容易不容易念的级别,分了几堆。

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那当然是为了帮助记忆!”朱棣听了,想也不想回答了一句,然后顿了顿之后又道,“也要好看!”

张一凡打开一看,便念了出来:“编号,甲-1342,上台识字!”

一听这喊声,其他人便纷纷跟着催促起来。

张一凡在这会的时候,又取出了一个字,展开。

他这个想法,目前和要好的朱棣聊聊,先影响他,然后再慢慢影响别人,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影响更多的人,从而让文化普及这块能更容易一些,也能为推广科学学识做铺垫。

“呵呵,你先别吹,看结果再说。”朱棣听了,也是笑着说道,“伱这一千贯钱,不见得都能出去!”

“你这招还真是……不错啊!”朱棣看着底下的人群,笑着摇头道,“看那边,那两个小娃娃也参赛啊,还有那边……”

香山县原本是广东最为偏僻的县,因为原典史马如海的称王称霸,更是让香山县民生凋敝,账面上的人口,也才五万人左右。

不过,一到看台上,面对驸马县令的时候,那股杀猪卖肉的气势,顿时荡然无存,有些不安起来了。

没办法,这个时候没有喇叭,就算卷纸成桶,也传不了多远。因此,只能通过人工传话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前往香山县寻找机会。各种商品,也都流向香山县,谁让香山县那边有钱呢,连读书识字都能赚钱!

一共十排队伍,不分男女,皆是排着长队,在书写自己的名字,并且领取编号。

“甲队,我们家都是,快看看,多少编号来的?”

“哪是什么字?”朱棣见了,有点好奇,低声悄悄问道。

朱棣:“……”

每个坊都都是一天时间,准备地说,就是一个下午,一个半时辰。要是这么墨迹的,还不知道最终能抽到多少人。

张一凡:“……”

张一凡知道,要想打破传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因此,推广简体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阿拉伯数字却可以先用来试试水。

不过很显然,有人不乐意了,大声喊道:“不要磨蹭了,浪费时间知道不,赶紧了!”

张一凡也不说话,走到另外一个木箱面前,从中抽出一张纸,展开之后面对钱王一,同时问道:“这是什么字?”

这个比试,又不是科举,最多是引导百姓读书识字,与民同乐的那种。

忽然,有一个中年妇女兴奋地举着一张纸,大声喊了起来:“是我,是我,就是我……”

“所以,我准备在香山县内推广一些简单易记的,不求什么美感不美感的,只想能多一些有用的人可以用。”

张一凡听得不想理他,好一会之后,才再问他道:“文字是帮助记忆的工具,同时也是用来传承的工具,这是它的主要功能。如果基于这个目的,那么越简单的文字,就越容易记忆,也就越容易帮助传承。但是我看如今的文字,一个个写得都太复杂了。”

水师军卒隔离出了一条条通道,分割区域,有参赛区,以及观众区两部分。

听到这话,朱棣转头看看底下的人群,然后转回头看向张一凡,认真地说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道理。”

这么稀罕的事情,朱棣自然也是参加了。

后来,张一凡革新户籍,重新登记造册之后,整个香山县一共有七万多人。

然后,他把这个字重新折叠,先放到一边,再去木箱里又取字去了。

看到这个情况,张一凡便走到台前,大声喊道:“钱,有的是;有才的,就能领走。本官宣布,比试开始!”

这个钱王一,就在众人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地上到了看台上。

自己就不爱这个,比啥比?

张一凡没有出息他,因为桌子上没有羽毛笔,他的毛笔字太差,这时候出息了朱棣,回头能被他打脸,因为朱棣的字比他写得要稍微好那么一点。

说完之后,他便伸手,去他面前的一个大箱子里抽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然后打开。

钱王一或许是刚才第一个字就认识,此时有了信心,明显放开了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