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目瞪口呆(2/2)
张一凡已经知道在座的是谁,便回答他道:“县衙这边,也就了五万贯左右而已!”
朱标:“……”
“姑姑,好吃的呢?”朱雄英竟然记得她,伸手向她要吃得了。
到了后衙这边,那就凉快多了,朱镜静带着太子妃和朱雄英离开,而张一凡则陪着朱标在后衙大堂内坐了,喝茶解暑,并且说说话。
不过,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质问,张一凡就主动回复道:“以前香山县一穷二白,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可如今,香山县户籍的就有十万余人,常住人口更是达到了二十三万以上。如果我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算我会分身术,多分出几个人来也不够处理的啊!”
实在是对香山县太好奇了,不先逛一逛,看一看,回去也没法好好休息。
“就是五万贯左右吧,具体的数字,镜静那边记着账,回头大哥想看,让镜静拿给你看便是!”
朱标一听,心中默默地回复了一句:你也高看我了,我也做不到父皇那样啊!
不过表面上,他肯定是不会露出这个心思的。而是脑海中立刻闪出了朱雄英伸着手在说要好吃的画面。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去年底末将刚来之时,记得这里该是个五十多户的村子而已,还都是茅草房。”
驸马说不多,那总得有个数吧?
除了朱标夫妇住县衙,毛骧护卫之外,其他人都安排到了县衙外面的客栈。
“不算多!”张一凡听了,笑着回答道,“亏了四哥把俘虏都留给我了,那些官道、河堤等公共地方就都用免费的施工队,省了不少钱。”
可以看到,这个港口有很多个码头,船也有很多停靠着。不过这时候,有几个码头被清空了,显然是这边有准备接驾的。
可眼前所见,又比当初的柳家村不知道要大多少!
“这是到县城了?”朱标诧异地用手一指,问身边的蓝玉道。
“嘿嘿!”张一凡听了,笑了下,朱标对自己人确实仁厚,放肆点也无所谓。
心中这么想着,朱标感觉在父皇那边也有所交代了。不过,公开招聘,也太过招摇了,完全可以上书向父皇先说明情况的。
当然,这样放权的话,就要小心别人弄权了。
朱标听了,又是诧异地说道:“你是说,如今不但茅草房全部改为水泥房,且还和五里外的县城连成片了?”
张一凡说到这里,又对朱标说道:“大哥先等下,我去拿些文书过来你看看。”
……
听到这话,朱标忍不住说道:“当初你来香山县的时候,父皇一共才给了伱一万贯钱,你这香山县又是偏僻的下等县,这才过去了一年左右,县衙哪来的五万贯?”
在座的这些人,全都惊呆了。二十万贯?疯了吧?这怎么可能!
终于,船队往一个港口靠去。
一般来说,都不用上等县,中等县以上,就会有县丞、主簿来分担县令的一部分活了。如今香山县已经远超上等县的规模,还是一凡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
朱标想着刚才来的路上所见到的,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一凡,香山县真得全都是水泥路、水泥房了?”
一行人不再说话,都是静静地看着岸上的情况,眼神中都是震惊。
蓝玉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指着那一片建筑说道:“末将记得原本这里都是荒地,这里修建了这么多的房子,也就是最近这半年的事情吧!”
朱标也想知道答案,便看着张一凡等答案。
结果,张一凡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看他们都惊呆了的样子,他就又继续说道:“保守估计,如果到明年年底结算,应该能到一百万贯左右。说起来,还是香山县太小了,允许香山县的官商到外地去做买卖,我有把握赚更多的钱!”
因为老丈人规定他只能在香山县折腾,因此只能是外地商人来香山县做买卖,好多利润就给了这些二道贩子了。
说到这里,他连忙补充说道:“大哥,别误会,我知道您肯定是可以的,我是指以后!”
朱标听了,微微一笑道:“那确实是,父皇也一直有教导要勤于政事,事关天下百姓,可不能马虎啊!”
因为是走亲戚,属于私事,张一凡这边就没有大张旗鼓地领着全城百姓来迎接,而是自己夫妇俩过来了。
张一凡看向朱标和太子妃说道:“大哥大嫂一路辛苦了,还是赶紧去县衙吧,外面太热了!”
朱标夫妇刚上岸,朱镜静就已经带着笑容冲过去了,喊了一声“大哥大嫂”之后,就去逗她的侄儿了:“小雄英,想姑姑了?”
张一凡听了,点了点头道:“差不多!”
他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用问,朱标想到他儿子的时候,就有点担心了。
蓝玉听了,摇头说道:“没,县城还在下游五里左右。”
蓝玉见了,又对朱标说道:“末将上个月巡视淇澳岛防务经过这里,这边都还没有那么大的。”
朱镜静欢喜地把他抱到了怀里说道:“放心,姑姑做好吃的是最拿手的。”
张一凡听到他这回答,心中暗笑,肯定是不可能啊,这老丈人就是超人来的,以后的守成皇帝,怎么可能和他一样勤于政务,精力充沛地不要钱一样。
宋濂听了,很是好奇,便问道:“驸马,那到底了多少钱才有如今这么多的水泥房子水泥路?”
看完一本,他又去看另外的文书,发现都是类似。
这倒不是说,是规模有多大?毕竟不关哪里,规模再大,能大得过京师的规模?
朱标又不是乡下人!
其他人听了,不由得都有点意外。没想到驸马当初来香山县的时候,皇帝竟然还给了他一万贯,看来是真得重视驸马啊!
与此同时,他们也和朱标一样好奇了,香山县是怎么样变得那么有钱的?
朱标这边,并没有拦阻,只是看着张一凡走出去的身影,脸色倒没有一开始那么严厉了。
朱标:“……”
他早就有锻炼政务,一眼就看出来了,纸条上的内容,就是对文书的处理意见;而红色难看地字,明显就是自己这个妹夫的,别人写不出这么难看的字,官印也是证明。
当然,也有区别的是,有的不是照办两字,而是写了该怎么样,或者遗漏什么,有打回重新写,最后才是照办的签字和官印。
其实也是,在他们的认识中,哪来的官办企业,特别还是很赚钱的官办企业?
因此,该麻就麻,很正常的事情!
至少他一路从港口过来的时候,路上见到的,包括那些小巷子,全都是水泥修筑。
宋濂:“……”
说完之后,不等朱标回话,他就起身出去了。
朱标一听,忍不住问道:“那得要多少钱?”
但是,此时,他其实就如同一个乡下人一样了。
于是,他连忙疑惑地问道:“木桶理论?什么木桶理论?”
这个妹夫,老是会出一些惊人言论,但往往又是有道理的,因此,他在问出话的同时,就有点期待起来了。
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