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拆家还是做善事(2/2)
接着便是马车向着城外而去,一路而行的过程之中,苏石也与周全聊着天,了解着汴梁城外那些流民的事情。
“少爷,流民的数量太多了,如果一旦他们堵在城门的话,怕是谁也通过不了,这官府才下了命令,让他们不能在距离城门五里内驻扎,我们想我见到他们,就需要向西多走些路。”
所以宋朝曾有过规定,那就是地方政府有安置流民的义务,但很可惜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流民的数量太多,地方官府倾尽全力也不足以应对问题的时候,他们所做的只剩一件事情,那就是驱赶。
听着这个回答,苏石点了点头。他说怎么来汴梁的时候,没有看到流民聚集呢,感情还有这样的命令呀。
这里可是有近万流民的,就算仅是施粥,按一天两顿算的话,至少也要千贯左右,就这样把钱拿出来无端的掉吗?
“搭粥棚,告诉百姓们,别人不救我来救!”已经从马车中座着轮椅而出的苏石,再一次声音铿锵有力般的说着。
要说汴梁城中,有钱的人的确不少,大富大贵之人更是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像苏石这样,不把钱当钱的。
相比起之前山后王庄的那些人,这些流民的情况比之强不到哪里去。便是苏石目光所及之处,还可以看到正有身穿皂衣的衙役,正抬着尸体向不远处的驴车上送去。
外人看到,当真是和睦非常,但只有苗休知晓,今天这一次相见不过就是在走程序而已。苗家给的不是苏石的面子,而是给官家还有荆王殿下的面子而已。
“哦,那还说什么,走起吧。对了,泥人张和老油条,你们现在就去购买一些粮食来,然后送到南熏门外吧。”苏石似是有些迫不及待的说着。
一旦茶砖和烧刀子开始大卖的话,可想而知每天需要多少的信仰点。仅是山后王庄的那四百余点怎么能够,苏石需要更多,或是说越多越好,他也很想看看,系统中那些未点亮的兑换页面里面到底还有什么好东西。
就算是百姓收入有着差异,但至少不会饿死人吧。
当然,大事苏石不会去做,像是施粥这样的善事他却不介意做一些。这不仅能打响自已的名气,更重要的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仰点,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所致。
出得了苗府之后,苏石又去了一趟之前钱宝的宅子,昨天晚上的茶砖都被拿走了,他需要继续的补货。而且今天与苗家谈成了烧刀子的生意,想必很快对方知道了这酒的好处,就会大量进货,同样也需要准备不少出来。
汴梁城外,天子脚下,都有百姓被活活饿死,可想而知,其它地方的流民百姓的生命安全又有谁可以保障了。
“还是要想办法提升兑换点呀。去,把周全叫过来。”苏石想了想,想到了周全这个汴梁通。
“对,找你有事,你和我说说,这京城之地,哪里的贫苦百姓最多,如果少爷我想施粥的话,选在哪里更为合适?”
他现在充分怀疑自已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而兑换这些东西都需要不少的兑换点,苏石明显感觉到有些捉襟见肘。若非是山后王庄四百余人的支持,怕是现在他真是什么都做不了了。
见到苏石的底气如此十足,周全想想之后道:“其实京城之中贫苦的百姓还是有很多的,但要说最最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城外的那些个流民,他们因为人数太多,根本入不了汴梁城,他们就只能苦守在外面,等候着好心人的救助。”
当然,不止是宋朝,便是唐和明也是一样。只是相比而言,宋朝的天灾似乎更多了一些。
得知是白衣少爷找自已之后,周全二话不说就赶到了蔡水河旁。
至少百姓是有人权的吧。
不用说,这都是救灾不及时,而被饿死的流民了。
“呵呵,钱不是问题,你就说说,京城之中哪里需要救助的人最多吧。”苏石哈哈的笑笑,他知晓周全是什么意思。说起来人家也是为自已着想,但他并不了解自已的情况。
如果说,之前见到山后王庄的四百余百姓时,苏石是深有感触,被惊到的话。那现在,入目之处的流民人数已然近万,这种视觉冲击更是让苏石内心震撼不已,也更让他感受到后世社会主·义的好处来。
“对,就是做善事。”苏石呵呵笑笑,这便是他刚才想到的办法。
马车中的岳思灵,马车外的楼阳和龙虎兄弟等人连即便忙碌了起来。但只有周全在那里傻愣愣的站着。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想要被救助的目标呢。
“把马车也给拆了,先多搭几个粥棚再说。”苏石看了一眼身后的马车,毫不犹豫般的说着。
楼阳他们执行的很彻底,对这个命令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是。可一切看在周全的眼中,更是让他头脑一片的空白。
“干什么?连马车都要拆掉吗?”
“这是做善事,还是要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