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闻声而来(2/2)

语言沟通不在是障碍之后,休息了一晚上的苏家军以及家眷们开始在第二日显出了威力。他们主动与当地的百姓聊天,以交朋友的方式和大家讲叙着加入龙天王队伍中的种种好处。

这就像是后世的一些所谓砖家看不起农民伯伯们一样,竟然大言不惭地说,农民几乎没贡献,说农民不会种地。

提前半年多便开始学习高丽语言的威力也开始展现。

富弼看到这么多人领走了粮食,不由就是一阵的心疼。

苏石又下令拿出了不少的军帐供高丽百姓休息,这种完全把百姓当成亲人的做法,很快就消除了双方不同族的这种隔阂。

说起来,高丽百姓还从未有过被人这般的尊重过。

后世之人,见识如此之广都难免有个别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不要说富弼了,或许他从小所学的就是读圣贤书才是最高贵的,其它的都属于贱业。

如此,一时间苏家军家眷们开始忙着征工,整个黄草镇的高丽百姓也变得沸腾起来,就像是过大年一般,人人都有活做,人人都有粮食可拿,一个个喜笑颜开。

可不管怎么样,这天晚上,所有人都吃了一个大半饱,这在平时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想想真是可笑。

你连一颗种子怕都没种到地里过。

苏石敢这样做,也是仗着他的系统在身。

这个时期,不管是赵宋,还是大辽,亦或是高丽,农税定得都不是很高,像是苏石规定的三成税真的不算少,或者应该算是很高的那一行列。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苏石一声令下,守在黄草镇外围的苏家军便放开了口子,允许高丽百姓自由出入,在然后当天晚上的时候,镇子里就多了更多的附近地区的高丽百姓。

后世有句话,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让你教书育人吧!让你传播知识吧!你传播的知识是在侮辱农民,这样的砖家就是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

没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即便是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只会是一场空。

凭什么农民就要做贡献来养活你们这样只会说三道四的废物?农民们种地本来就赚不到什么钱,还得交农业税、交公粮,就更难了。久而久之,农民就不愿意再种地了。你想啊,反正都是要交税,我还不出去打工呢,虽然都累,但好歹比种地强一些。

“只是这样真的好吗?还有,如此下去,我们的粮食够吗?这些人不过就是高丽最底层的百姓而已,就算是他们都为我们所用,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登记造册、分发田地、每人一斗粮发完之后,天已经黑了下来。

但不要忘记,苏石只是收三成税后便什么都没有了,远没有其它的杂七杂八的税收。而往往这才是要人命的。

那么请问,你发明农具是谁在使用?你改良土壤是谁在地里实践?

而一旦遇到了天灾人祸,那对不起,便是糊口都满足不了,只能逃荒去要饭,成为流民中的一份子。

以前他们就是人形牲口,地主老财把他们当成牛马一般,甚至还不如牛马。至少这些畜牧不吃饱了,没有力气干活,但这些最底层的高丽百姓,却往往都是在饿不死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黄草镇的登记造册开始,所有镇中的百姓都出来登了记,即便是孩童也不例外。

苏石说收三成就收三成,且采取的是随行就市的形势。

苏石给予了大家尊重,农代表们开始给大家分田,消息不断向外传出,越来越多附近的百姓是闻声而来。

仅仅只是三天之后,原本只有三百多户左右的黄草镇,就成功地吸引来了两千人,而这个人数还在以每天数百上千的速度在增长着。

镇子里人口多了,现在大地还没有完全的开化,太多人无所事事,就算是家眷们手中已经无活给这些人干,总不能凭白的拿出粮食来吧,如果这样,堕性就会形成,那才是要坏事。

好在的是,苏石早有准备,第四天一早,苏石便下令,大力兴建黄草镇,大批雇工潮就此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