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或是死路一条(1/2)
第866章 或是死路一条
将士们纷纷上前检查,把几个死状比较有特点的尸首给刨了出来,摆到了王守仁和朱晖面前。
朱晖指着尸首道:“王兄弟你看,确实都是火器打死的,但子弹的威力比起咱们装备的……更加可怖,有的胸口直接凿出个血洞,有的竟前胸贯穿到后背,活活被……打穿了!”
王守仁上前仔细辨认。
朱晖看王守仁那副认真的模样,扁扁嘴,心下腹诽不已:“这是个书生?还是疯子?不过是个胎毛都没褪光的少年郎,却能做到对奇形怪状的死尸如此泰然处之?这要换作一般人,恐怕早就吐个昏天黑地了……”
“难怪鞑靼人畏我军如虎,感情是被打怕了!面对这种火器,再厚的铠甲保护都没用,正面对上,只能等死。”
王守仁站起来,由衷地发出感慨。
没人附和。
王守仁有些诧异,侧目看了过去,只见麾下将士都用怪异的目光打量自己。
王守仁皱眉问道:“怎么了?”
朱晖道:“王兄弟,你可真是个务实且较真之人……不过,骤然看到这么多死尸,难道你不忌惮吗?”
王守仁不以为然地耸耸肩:“你都说了,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还怕这个?”
朱晖笑道:“冲锋陷阵时,有的人说你是架子,但现在谁都知道,你狠起来就算是做那夺城的先登也不在话下……就是这块头……”
言外之意,你身子骨还是太过孱弱了些,跟那些五大三粗的士兵终归还是有所不同。
“这些事,无关紧要。”
王守仁态度有些耐烦,意思是你说话要抓重点,别跟我扯那些有的没的。
朱晖道:“王兄弟是拿笔的,干不得粗活,有什么事吩咐下面的人做就好……来,你们几个,把尸体翻过来,好好检查下,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得令。”
马上有人上前翻尸体。
闻到一股尸臭传来,王守仁往后退了两步,冷着脸道:“这大概就是大同镇敢于出兵的缘由……光是看这火器,威力就强得吓人,却不知其射程如何,射速又如何?”
朱晖好奇地道:“射速再快,不也是火器?不还是得装填弹药?不还是得靠人堆才能形成战力?”
王守仁没有心思跟朱晖探讨太多细节,抬头看着北方的天空,若有所思道:“看这情况,战斗应该发生在几天前,大明的军队应该就在周边百里内……但到底在何方呢?”
“还百里内呢?”
朱晖不满地抗议,“咱可是说好了,今天日落之前见不到人,咱就要撤退。说好的事,你可不能变卦。”
“嗯。”
王守仁颔首,“那就收拾心思,让将士们赶紧起行。”
“报……”
就在此时,又有传令兵骑马飞驰而来,近前后屁滚尿流般跳下马背,高声道:“鞑子在前方不到十里处,另外四周都可见鞑子眼线。”
“备战。”
王守仁马上下达命令。
正愁找不到机会把手下将士给拴住,眼前发生之事,很合他心意。
不怕鞑子你来,就怕你们远远避开,让我手下这群没啥追求的孬兵急着回去等候朝廷封赏!
但危险要是真来了,这些老兵油子为了杀出一条血路回家,肯定会全力以赴……论玩命,你们鞑靼人都得靠边站!
……
……
王守仁所部整装待发,已做好跟鞑靼人正面打上一场硬仗的准备。
但令王守仁失望的是,对面鞑靼人在发现他们后,比他手下那群孬兵还怯战,直接带着人逃跑了。
“转眼就逃得不见踪影。”
朱晖带着一队夜不收前出转了圈回来,脸上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明明他们人马过万,一副兵强马壮的样子,换作以前早就冲上来了……但现在却胆小如鼠,见到我们就立即逃避,不管怎么追都追不上……相比之下我们的马还是太弱了。”
王守仁听了面现焦虑之色。
朱晖道:“现在鞑子怎么越打仗胆子越小了呢?上万兵马遇到我们千数人,明知我们后方连援军都没有,居然刚照面就逃跑?他们不是自诩为苍狼和白鹿的子孙吗?怎么一点儿骨气都没有……难道他们不用跟上面交差?”
王守仁毅然道:“不管了,咱衔尾追击,直至日暮。”
朱晖叹息道:“天黑前都听你的。不过等到日落,你就得收敛一下急脾气。如果鞑子就是想当缩头乌龟,我们回去后也能跟朝廷有交差。毕竟我们不是虚报……事实就是如此。哈哈,就怕朝中那些人不信,觉得咱是在胡扯呢……嘿,真是稀奇,啥时候咱也能让鞑子望风而逃了?”
……
……
王守仁带兵追击。
可惜他现在这边已是人困马乏,再加上所带辎重仍旧不老少,且将士们不舍得把草原上掠夺来的财货丢掉,以至于越追,距离鞑靼大部队越远。
“别勉强了。”
眼见太阳已经西斜,要不了多久就要日落,朱晖开始劝王守仁,“鞑靼人再也不复从前,咱的火器太厉害了,对他们形成了绝对的压制……等回去后制造个几万杆枪,再回来找他们算账。”
王守仁道:“既然他们态度那么坚决,怎么都不与我们交战,那为何又要与另外一路明军交锋呢?”
“什么?”
朱晖皱眉问道。
王守仁侧过脑袋看向朱晖,问道:“你就没想过,那些被掩埋的鞑靼人尸体,谁干的?还有……那一战的经过又如何?”
朱晖咋舌不已,道:“啧啧,说来也是,他们有什么道理,遇到咱就逃跑,而遇到大同方面派来的人马就硬上呢?会不会,本来就是他们内部相争?火器也是他们造出来的?
“再或者……咱的威名在外,而大同来的那路人马实力不够,对鞑靼人形成不了威慑,导致连番恶战?”
“那坑里共埋了多少尸首?”
王守仁问道。
“三个坑,至少……有三千鞑子的尸体。”
朱晖道,“如此惨烈,大明到底自大同出了多少兵?”
王守仁道:“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那路人马的进兵速度丝毫不会因负重和火器受阻,进兵速度甚至比鞑靼人还要快,遇敌休整的时间更短,导致鞑靼人即便想避战也躲不掉,只能正面应战。”
朱晖道:“这……这不可能吧?”
“怎么说?”
王守仁很较真儿。
朱晖皱眉道:“火器在马背上发射,本就很迟缓,连续射击,没有准头,威力或许还不如弓弩呢……咱的人早就验证过这一点。”
王守仁道:“但王中丞提过,那位小国舅正在制造更为先进的火器……或许能在马背上连射且又稳又准的火铳早已经有了呢?”
“小国舅这两年的名头是挺响,但不会真有人觉得,光凭他个人之力,就能把鞑子给彻底平定吧?区区一少年郎,何来这般大的本事?”
朱晖听到这里就火冒三丈。
我之前一直被年纪轻轻的王守仁牵着鼻子走,现在却告诉我还有个更为牛逼的少年郎正带兵跟鞑子打机动战?
还节节胜利?
你们读书人牛逼,而我们武夫只能是草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