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西军再挑战(1/2)
在刘羡军高声欢呼、西军哑然无言的时候,司马颙坐在高台上,可谓是忿怒至极。
马瞻在征西军司中号称骁将,威望一直极高。在洛阳之役中虽受张方重用,但在根子上,也是司马颙入关后提拔起来的,河间王将其视为嫡系,不意如今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先为人侮辱,再为其斩首,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
就在众将士正在讨论郭默武力的时候,司马颙已经握紧了拳头,似在自言自语,却又抬高了声音说道:“如果不杀此贼,关陇将士颜面何存?可惜张方现在不在,由他出手,必出阵杀之!”同时又说:“说起来,我和文鸯还有故交,当年文鸯号称万人敌,岂是此辈可比?可悲啊,文鸯一死,世间再无这般英雄了!”
这其实就是激将计,司马颙希望以此办法,激起身边诸将的勇武,再出兵雪耻。此话果然奏效,身边的征西军司诸将听了,无不愤然欲出战。
最先请战的乃是冯翊太守张辅,司马颙爱惜他的治才,也不认为他能击败郭默,便用手压住他的手,不令他出。然后是牙门将陈安翻身下马,试图请战。司马颙原本就属意于他,也欣赏他的勇武,当即就准备同意,不意这时候,一旁的阎鼎突然拉住了他,低声道:
“殿下,我有更好的人选。”
更好的人选?司马颙有些不明所以,但他知道阎鼎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于是就挥手噤声等他解释。
阎鼎眼神微瞥左右,分析道:“陈牙门是勇将,但其名不扬,应该先藏一藏,在大战时用做奇兵,以立奇功,取奇效。不然,今日过早挑战,反叫刘羡做了提防。”
他又压低了声音说:“况且,陈牙门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若是又败了,士气便算完了。以属下看来,应该选个不拘一格的人选,赢则三军振奋,败亦不损士气。”
“有这样的人选?”司马颙颇感诧异,听阎鼎的描述,他有些无法想象,阎鼎想要推荐什么样的人。但对于将陈安用作奇兵的想法,他也觉得有理,点头道:“既然是台臣所言,我自当从善如流。”
言下之意,是交给阎鼎安排了。阎鼎一笑,当即对陈安道:“陈牙门,你且稍安勿躁,此后自有功劳与你。”
陈安本以为马上就要立功,不料竟又被拦下了,可谓是愤懑至极。但他不好得罪阎鼎,只好悻悻然退回行列中。而此时此刻,包括陈安在内的大部分西军将领,心中都极为好奇,阎鼎到底打算推举谁来上阵。
阎鼎很快公布了答案,他转首向边缘一人问道:“中郎将,可愿助我军一臂之力?”
众人将目光望去,不免有些愕然,原来阎鼎看向的不是别人,竟是赤沙中郎将刘聪。作为为河间王征辟的匈奴人,刘聪是去年才来到长安的,虽然他平日慷慨好施,喜结人缘,在西军中颇得人喜欢,但论勇力武艺,并不算得顶尖啊?让他去与郭默挑战,不是自寻死路吗?
刘聪也道自己是边缘人,在这次军议里就是来走走过场,不料忽然间峰回路转,竟牵扯到自己。他先是一愣,随后连忙推辞道:
“承蒙阎君错爱,我不是爱惜这身性命,只是唯恐辜负殿下厚望……”
不等刘聪说完,阎鼎就打断他道:“我不是请中郎将出马,我是请令公子出马。我在长安,久闻中郎将的公子的武名,据说力敌熊虎,今日可否让我们一开眼界啊?”
此言一出,刘聪哑然,众人则更感匪夷所思了。刘聪今年不到四十,儿子应该也就十几岁,少年年纪,能够战场立功吗?
就连司马颙也觉得阎鼎有些过分了,他征辟刘聪,是想拉拢五部匈奴,若是无故害得匈奴人离心离德,那就得不偿失了。故而他也开口道:“若刘卿不愿,那我另选他人也可。”
结果话音刚落,一人从刘聪身后走出,当众朗声道:“殿下,我愿意去!”
众人望过去,但见一人身长八尺,面皮黝黑,高额宽颌,宛若铁塔挺立。其身躯雄健,虽如常人般身着戎装,但依旧遮不住肌肉的轮廓,加上他有一双如野兽般饥渴的双眼,哪怕站在原地,都好像随时会暴起伤人。
光看此人的气质,几乎与陈安一般无法无天,但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陈安还是懂一些人情世故的,对待士卒们也极为友善,所以只是一种单纯的傲。而看这人的神情姿态,却有几分刘聪式的玩世不恭,这让他稍显轻佻。
司马颙初见时吓了一跳,还真不知道帐下有这等人,但仔细一看,能从这人眉眼间看出几分刘聪的影子,面容也很干净,显然年岁不长,这才反应过来,问道:“小子,你就是刘卿之子?”
那少年应允道:“小子名粲,字士光,今年十六,殿下叫我士光便可。”
这是十六该有的体型?旁人又是一阵讶异,而后又听刘粲放言道:“殿下,我听您说,今日得胜了,就能去凉州当刺史。我不想去凉州当刺史,您给我封一个并州的太守就行了,对面的那个什么郭默,我一定手到擒来。”
不过在说完这句话后,诸将却传出一阵哄笑之声。毕竟老人总是容易轻视年轻人,初时大家还对他有些畏惧,但如今听他声音稚嫩,又得知他才十六,居然还想当太守,转眼就想笑他不自量力。
刘粲听到笑声,脸上顿生恼怒,可刘聪却不动声色,他低头躬身说:“殿下,犬子不懂礼教,上场恐怕有失殿下体面,还是另择他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