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手遮天张六郎(1/2)
第173章 一手遮天张六郎
张说等人退朝回家后,家人们又少不了聚餐一通,闹哄哄的一直忙碌到了深夜时分,张岱才终于找到机会跟他爷爷聊一聊。
“早朝结束后,圣人确于内殿召见,言及门下儿女事宜,似有联谊之意。”
张说今天难得放松心情多喝了几杯酒,讲到这一点的时候,脸上颇有几分欣欣自得的醉意。
这也难怪,讲到天下最为显赫的门第,自然莫过于皇家。若能联姻于皇室,无论是对张说个人与皇帝之间的群臣情义、还是对整个张家而言,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圣人门下虽然子女众多,但大多数都还没有长大成人,至今唯有两女出嫁。长女永穆公主嫁于中宗驸马王同皎之子、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繇。次女常芬公主,则嫁于皇帝的姨母邓国夫人之子、即圣人的表弟张去奢。
这两桩婚姻都是直接与皇家老亲继续联姻,并没有发展出新的联姻关系。而如今圣人门下又有女息长大成人,逐渐要到了婚配的年纪,所以在今天早朝之后,圣人便将张说父子召入内殿,讲起子女的婚姻问题。
张说本人宦途虽然历经沉浮,但与当今圣人之间君臣情义无疑是非常深厚的。
虽然张说并非追随圣人发动唐隆政变、剪除韦氏的唐元功臣,但在之后便担任东宫侍读,力劝睿宗以皇太子监国并促成禅让,又为定计铲除太平公主势力,对于开元局面的出现无疑是居功至伟。
进入开元时期后,张说宦途固然历经沉浮,但历任内外都有功绩可夸,并且辅佐圣人完成封禅伟业。
如果双方这一层君臣情义再发展为儿女亲家,无疑又是一段佳话,而张家也能一跃成为新的皇亲国戚,哪怕日后张说仍然不在了,仍然可以凭着这一层关系而继续活跃在大唐政局当中。
“那这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听阿叔的意思,似乎是觉得我将要夺其宠眷?”
张岱又连忙发问道,他不只被张垍搞得有点莫名其妙,心里还有点害怕,担心自己这段时间用力过猛,搞得皇帝想要招他当女婿。
张说闻言后也面露些许尴尬,旋即便叹息道:“圣人确有叔侄并秀、不知择谁之语,但只是戏言罢了,无非赞我家教。你叔他庸人自扰,有此忧虑倒成了真正的‘不知腐鼠成滋味’了。”
讲到这里,他又乜斜张岱一眼,转再问道:“我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大父还是溺爱自己的儿子,心中自是子孙有别,不肯抬举你尚主求贵?”
张岱闻言后连忙摇头,开什么玩笑,我给圣人当女婿?
他倒不是瞧不上公主,关键是瞧不上这个老丈人,但凡换了一个别的皇帝,如果他有这样的机会,半推半就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可是唐玄宗这个家伙防亲如防贼,如果给他做了女婿,那么基本上就要和一些珍贵的政治资源说拜拜了,就算比他的儿子自由度高上一点,但也休想染指真正的权力!
别的不说,就他那个大女婿和大女儿,到了天宝时期,因聚敛而得宠的王鉷之子王准以斗鸡侍帝左右,过公主宅,驸马王繇望尘趋拜,王准挟弹命中王繇巾冠而折其玉簪,王繇不敢动怒,还要设筵使公主为之具食。
这说明什么?说明娶玄宗的女儿,还特么不如学斗鸡,这货越老越昏,跟他做亲戚那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更何况,张岱也不是没有分寸。他今年以来虽然事迹颇多,但至今也不过只是一个白身子弟而已,指望这些便想尚公主,那也是做梦。
即便不说张垍所提的嫡庶之别,人家皇帝要在张家选女婿,那是因为感怀张说多年以来的辅佐之功和君臣情义,他老子张均在皇帝那里又有啥脸、能跟皇帝做儿女亲家?
张说见张岱脸上的确是没有什么忿怨和不甘之态,这才又叹息说道:“唉,近来居家日久,才知我家教确是有亏,户下诸子、俱非卓异之才。
你耶人事昏昏、好谋无计,你叔矫饰造作、举止轻浮,另有少息放养国学、仍未成器,但也远不及自强成材的佳孙。若非我孙,怕是免不了要自叹一身种血污秽难传……”
张岱闻言后便也附和着点点头,他虽然不想做驸马,但心里对张垍也是深感不满,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一言难尽,张说满肚子的阴谋诡计真就是传下来的不多。
张说瞧他这模样,忍不住瞪眼羞恼起来,但片刻后又是一叹:“张说之子若落拓不举,难免要为世人讥笑德衰泽浅。幸今有圣人垂顾关照,肯舍女垂幸,自是幸甚幸甚。
你禀赋出众、少俊可观,无仰此途亦不患出头,若是求此捷途幸路,反而会辜负此身。你耶你叔能守住门庭不坠,已经需要极尽其才、并仰亲友帮衬了。
能将我家事更为宏益者,唯有仰仗贤孙!此事如今虽然言之犹早,但也已经端倪可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