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钢铁铸成道路(1/2)

信中,莱尔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工厂的建设进度。

“焦炭炉已完成主体结构,预计两周內可进行首次试验性点火。熔炉的耐火砖正在按照我的规格烧制中,质量比预期的要好。”

“如果一切顺利,十月底,我们就能完成第一批钢材的浇铸。”

林恩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座炼钢厂对普鲁士的意义远不止是一座工业设施,它代表著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蒸汽机刚刚起步的年代,钢铁就是力量的象徵,是工业革命的基石。

“少校,您看起来心情不错。”克劳塞维茨走进办公室,手里拿著几份文件。

“確实有好消息。”林恩將信件递给他,“莱尔德的炼钢厂即將竣工。”

“克劳塞维茨,你是个聪明人。告诉我,为什么英国能在欧洲大陆的战爭中屹立不倒?”

“海军力量和岛国地理位置。”克劳塞维茨不假思索地回答。

“还有呢?”

克劳塞维茨思索片刻:“经济实力。英国的工业和贸易网络让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战爭提供资金。”

“没错。”林恩点点头,“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是钢铁。英国人用焦炭代替木炭炼铁,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

“他们的钢铁產量已经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

“所以您认为……”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我认为。”林恩打断道,“如果普鲁士想要在未来的欧洲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业基础。而这座炼钢厂,就是第一步。”

“事实上,这是我们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农业改革释放劳动力,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工业改革创造就业和財富。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

“您的眼光確实长远。”克劳塞维茨由衷地讚嘆道。

林恩摇摇头:“这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一些罢了。”

西里西亚,莱尔德的炼钢厂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烟囱耸立。

林恩站在炼钢厂的主入口处,身旁是一脸兴奋的莱尔德。

这位苏格兰工程师的脸上满是黑灰,但那双蓝眼睛中闪烁著无法掩饰的喜悦。

“林恩中校,一切都准备就绪。”莱尔德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焦炭已经装入炉中,我们隨时可以开始点火。”

林恩点点头,目光扫过身后的车队。

国王、王后以及一眾贵族和官员正从马车上下来,他们的脸上带著好奇与怀疑。

这些人大多从未见过焦炭炼钢厂,对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心存疑虑。

“希望这次能给他们一个惊喜。”林恩低声说道。

莱尔德咧嘴一笑:“相信我,少校,他们会大吃一惊的。”

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走在最前面,他穿著简朴的军装,脸上带著谨慎的表情。

王后路易丝紧隨其后,她对这次参观显得格外感兴趣。

“林恩中校,这就是你说的新型焦炭炼钢厂?”国王开门见山地问道。

林恩微微鞠躬:“是的,陛下。”

国王点点头,目光扫过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希望这笔投资值得。”

“陛下,请隨我参观。”林恩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我相信您会看到这笔投资的价值。”

一行人跟隨林恩和莱尔德进入工厂。

莱尔德热情地介绍著各种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但大部分贵族似乎对这些技术细节兴趣不大,他们更关心的是投资回报。

“这些设备从英国运来,费了多少钱?”一位贵族问道。

“单是运输费用就超过了两万塔勒。”莱尔德回答。

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林恩適时插话:“但请各位想想,一旦工厂投產,我们每年可以生產多少吨优质钢材?不再依赖进口,价格至少降低三分之一。”

“少校说得对。”施泰因男爵走上前来,“这不仅是一项工业投资,更是普鲁士未来的基石。”

参观队伍来到了工厂的核心区域——焦炭高炉前。这座巨大的圆锥形建筑物高达十几米,周围是复杂的管道和控制装置。

“现在,”莱尔德站在高炉前宣布,“我们將进行首次点火。”

工人们忙碌起来,按照莱尔德的指令操作各种阀门和开关。隨著一声令下,火把被投入炉中。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贵族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甚至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林恩保持著镇定,他知道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突然,一声低沉的轰鸣从炉內传出,接著是一阵剧烈的震动。

高炉的顶部喷出一股橙红色的火焰,照亮了整个车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