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殿下,好生斟酌(1/2)
第82章 殿下,好生斟酌
与刘恭见过面,也向刘恭表明过態度,张苍便也没多留。
同王陵又寒暄、閒聊片刻,便告辞离去。
如今的北平侯张苍,终究还是外臣。
此番入朝,也不过是借著长安建成、入朝相贺的机会,回长安述职。
过不了太久,张苍便要回淮南国,继续替学生刘长治理国家。
倒是有一句话,王陵说的没错。
“国相,兼王太傅—“”
“尤其还是在淮南国。”
如是一声低语,刘恭便若有所思的看向王陵:“北平侯再度入朝,便当是御史大夫了吧?”
“等曲逆侯老故,就该是由北平侯,做我汉家的丞相?”
听出刘恭话语中的期待,王陵却是呵笑著摇了摇头。
“还早呢~”
“陈平之后,周勃,大抵也要做几年丞相。“
“除非是太后尚在时,周勃便被罢免太尉一职。
“可若是要免,太后眼下,就不会任命周勃为太尉。”
“故而,太后宫车晏驾时,周勃必然仍为太尉。”
“届时,无论陛下还在不在一一无论是陛下在位,还是殿下临朝,要想稳稳收回周勃手中的兵权,皆只能拜周勃为丞相。”
“至於周勃之后么~”
“唔,多半还有个灌婴。”
“灌婴故了,才轮得到北平侯张苍。”
说著,王陵还不忘頜首垂眸,捏著手指关节一通掐算。
一副像是在算命的架势,最终却是悠悠道:“至少十年。”
“北平侯,至少还要在淮南国相的位置上,再待十年。”
“而后入朝,为亚相;再等陈平、周勃、灌婴皆故,方可入主相府。”
一一北平侯,並不比我年幼多少啊~”
“也不知北平侯,能否熬到入主相府的那一天。”
闻言,刘恭面上作失落状,暗下,却是为张苍的长寿暗暗咋舌。
如果刘恭没记错的话,歷史上的北平侯张苍,足足活了一百零四岁!
现如今,张苍才只六十七岁而已还有三十多,將近四十年寿数一一张苍如今,正是该拼搏的年纪!
至少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张苍总还等得起。
不过,这也意味著北平侯张苍,在未来十来年內,无法在长安朝堂之上,为刘恭提供助力。
但没关係。
能以国相兼王太傅的身份,在淮南国、在淮南王刘长身边施加影响,对於刘恭而言,也同样是一大助力。
毕竟情谊这东西,距离远了,便说不准了。
“於北平侯,殿下莫抱太大的希望。”
“只有在必要时,北平侯才会在淮南国,於殿下遥做声援。”
“再有,便是在淮南王左右不时提起殿下,以免淮南王淡忘今日之情谊。”
如是一语,算是提醒刘恭短期內,不要对张苍抱太大的希望,便见王陵眼角一眯,语调也隨之一沉。
“倒是代王,殿下或可一试。”
“代地虽苦寒、代国虽贫弱,但也终归是宗藩。
“日后即便帮不上忙,也总好过站在殿下的敌对面。”
一一眼下,殿下能爭取到的人,尤其是宗室,极少。”
“但凡有可能,殿下便该竭力把握住每一位一一每一位愿意拥护殿下,至少,也是不敌视殿下的宗室。”
“其中,又尤以宗亲藩王为重。”
王陵此言一出,刘恭当即便明白了王陵的意图。
正所谓,枪桿子里出政权。
眼下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这种大逆不道的说法,但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手里没兵,和有兵不用,是两码事。
而今汉室,除了长安的南、北两支禁军,尽为当朝吕太后所掌控,便只有关东的诸侯国兵,各为宗亲藩王所掌。
当然,眼下诸王年幼,国中兵权多半由中尉代掌。
至於王陵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
爭取宗亲藩王的支持、拥护,以间接掌控,至少是稳住他们手里的兵马如此一来,即使將来发生变故,军队稳的住,就出不了大乱子,局势便终將可控。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至少在刘恭看来,代王刘恆,可不是那么好拉拢、亲近的“代王叔,生性谨慎,母子二人更深谱明哲保身之道。”
一一学生这摊浑水,代王叔,只怕不会轻易来。”
“除非是到了学生必胜,再不帮学生,便要招致杀身之祸的关头,否则代王叔,便多半会置身事外。”
刘恭如是一语,却也引得王陵满是无奈的点点头,又悠然发出一声长嘆。
“殿下所言极是啊~”
“高皇帝诸子,就属代王最谨慎、细致。”
“唉~”
“若是再有三、五个淮南王就好了——·
王陵淡然一语,刘长风评受害,刘恭只一阵忍俊不禁。
师生二人彼此一对视,又齐齐一失笑。
良久,王陵才摇头晞嘘著,对刘恭微微点下头。
“既如此,殿下,便与吕氏多多走动吧。”
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心,也不是三五日便能热的。”
“早些与吕氏往来,早些建立起情谊,也总好过虚度时日,去头疼这些想不出解决办法的事。”
刘恭自点头应是。
正事儿聊完,刘恭终究还是没能按捺住好奇心,询问起有关北平侯张苍的往事。
“矣,老师。”
“北平侯,当真是荀子门徒?”
一一曾在齐稷下学宫,当面受教那种?”
“还有当年,北平侯触犯军法,老师出手相救一事。”
“学生怎听说,是老师瞧见北平侯的后股,身子颇为白净,这才向高皇帝求了情?”
“当真没有別的缘故?”
听刘恭问起这些往事,儼然一副要閒聊的架势,王陵也终是维持不住坐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