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可瞧明白了?(1/2)

第102章 可瞧明白了?

愿受天罚。

指的自然不是天子刘恭、吕太后的惩罚,而是天雷之谴。

只是刘泽说的再怎么大义凛然,一旁的天子刘恭,都仍只是冷笑连连。

真就应了那句:坏种绞尽脑汁万般,不如蠢货灵机一动。

“敢问营陵侯。”

“官居何职、身负何责?”

听到最后,刘泽甚至都开始『向天发誓”了,刘恭终是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冷声开口一问。

刘泽下意识侧过头,循声望向刘恭。

见刘恭一脸阴沉,语气不善,又望向御榻上的吕太后。

待吕太后深吸一口气,双手往身后一撑,一副『你俩聊”的架势,刘泽才不得不硬著头皮,將身形转向刘恭。

“稟陛下。”

“臣,官拜大將军。”

“身负孝惠皇帝晏驾、陛下即立前后,掌禁军以镇国之责。”

短短两句话,刘泽是越说声音越低,最后更是低的微不可闻,宛若蚊吟。

刘恭却仍不愿放过刘泽,漠然再问:“在大將军看来,这掌兵、镇国之责,是为了避免什么样的状况发生?”

“在什么样的变故发生时,需要大將军掌兵镇国,以安宗庙、社稷?”

这一问,答案呼之欲出。

刘泽却是深深垂下头,怎都开不了口了。

政权交接时,掌兵镇国是为了防什么?

显而易见。

防的就是类似这种『谁谁谁比太子更合適,咱们托一把,让谁谁谁坐皇位吧”的变故。

结果可倒好。

拜你刘泽为大將军,掌兵镇国,防止这种意外发生,结果你別说是防止意外一一甚至还差点参与进去,一手促成意外!

“营陵侯,当真是好大一个『忠臣”吶~”

“却是不知,营陵侯这个忠臣,所效之君者何?”

“—代王乎?”

“或赵王、梁王乎?”

刘恭每发出一问,刘泽的脑袋便会再低一份。

到最后这一问发出,刘泽原本还悬於半空的额头,已是一点一点往下挪,直到落在地板上。

隨著刘泽『叩首』在地,端坐御榻之上看戏的吕太后,也终於回到群聊。

“方才,营陵侯问朕:究竟何事触怒於朕。”

“现下,还需朕明说与营陵侯吗?”

“还需朕,明言营陵侯之罪否?”

刘泽不语,只再次调转方向,改朝吕太后叩首在地。

便见吕太后悠然一声长嘆,再度从御榻上起身。

却並未再居高临下,脾向跪在身前的营陵侯刘泽。

而是步走出,顾自来到殿中央,悠悠开口道:“营陵侯,当然可以,也应该忠於宗庙、社稷。”

“孝惠皇帝弥留之际,朕,之所以將掌兵镇国之重担,託付於营陵侯之手,也正是因为此故。”

“_因为朕相信营陵侯,无论如何,都不会损害太祖高皇帝,路蓝缕所开创的宗庙、社稷。”

“但营陵侯千不该、万不该一一万万不该染指废立神圣之事。”

“即便仅是动了心思,不曾付诸心动,也同样不该。”

说著,吕太后不忘侧过身,对刘恭温笑一点头,权当是安抚,亦或是让刘恭消消气。

待刘恭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面上怒容,吕太后才再道:“营陵侯,是宗亲刘氏没错。

“但並非身为宗亲刘氏,便可以在宗庙生疑之时,掌兵镇国。”

“营陵侯,確实是元勛功侯,功勋卓著没错。”

“但我汉家,也同样有元勛功侯,足一百四十七家。”

“便是轮,也轮不到由营陵侯,来做这掌兵镇国之人。”

“营陵侯或许认为,自己是刘氏宗亲,就该为宗庙、社稷考量。”

“或许认为,自己是元勛功臣,就该考虑其他功侯的意见。”

1

营陵侯,唯独忘记了自己,是朕亲封的大將军。”

“朕封营陵侯为大將军,並非是想就『与立何人』一事,让营陵侯替我拿主意。”

“这个主意,该先帝拿、该朕拿。”

“宗亲刘泽可以说,功侯刘泽可以想。”

“但大將军刘泽,却是万万不该动这个心思的”

如是一番话,可谓是深入浅出,层层剖析。

就算此刻,吕太后真定了刘泽的死罪,刘泽也已是无话可说。

一一其中的道理,已经被吕太后开、揉碎,硬塞进刘泽嘴里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若刘泽还嘴硬说自己没错,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臣,知罪—.—”

也果然不出吕太后所料:刘泽,终还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只是不知为何一一即便刘泽已经低头认错,甚至一副甘愿认罚,连保全家人都不敢奢求的架势,吕太后,却依旧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侧过身,对刘恭古怪一笑。

“至於与立代王,究竟为何不可为,朕,也可以说与营陵侯。”

“一一与朕无关。”

“与朕,是否还能镇压朝堂、安定社稷无关。”

说著,吕太后便转过身,来到了刘恭面前。

而后侧头望向刘泽:“皇帝年幼与否,不重要。”

“朕是否健在、国家是否有东宫太后坐镇,也同样不重要。”

“一一重要的是:皇帝,乃我汉家敕以册、宝,朕与大行孝惠皇帝所钦定的储君,孝惠皇帝的嫡长子。”

“立之,天下人无有不服。”

“可若是代王得立呢?”

“眼下,孝惠皇帝驾崩,营陵侯能弃储君、嫡长於不顾,与立代王。”

“那日后,是否会有张泽、李泽,在每当天子宫车晏驾时,都拥立自认为更合適的旁系宗藩?”

“—一每当皇帝晏驾,则宗亲藩王无不爭做『长者”,以图谋社稷的场景,难道不会成为常態吗?”

“最终,我汉家的皇位传承,又会变成什么样?”

如是几问,惹得刘泽呆愣原地,吕太后便不由摇摇头。

悠然一声长嘆,旋即道:“此番,若果真是代王得立,那从今往后,我汉家,就不再会有活著的宗亲藩王了。”

“一一为免再有人,仿效营陵侯今日故事,未来的储君太子,必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在皇父宫车晏驾之前,將宗亲藩王悉数诛灭。”

“宗亲藩王,也同样不会引颈就。”

“为免遭储君毒手,未来的宗亲藩王,轻则弹劾、中伤储君,使宗庙、社稷不得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