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吕后崩,天下分?(1/2)
第116章 吕后崩,天下分?
在长乐宫简单交流过后,母子二人便一同回了未央宫。
刘恭也难得抽出空,在母亲的椒房殿坐坐。
只是才刚坐下身,张嫣忧心的话语声,便传入刘恭耳中。
“恭儿认为,幕后之人是谁?”
“接下来,这幕后之人,又会做些什么?”
听闻此问,刘恭思虑再三,终还是顾自摇了摇头。
刘恭当然知道这次的事,究竟是谁在幕后作梗。
但刘恭却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怀疑到陈平、周勃二人的头上。
截至目前为止,这两只豺狼,都隱藏的非常好。
非但没有显露丝毫异常,甚至还成为了外朝百官公侯、元勛贵戚当中,舔吕氏、舔吕太后最积极的急先锋。
单从表现、嫌疑的角度来看,绝不会有人相信这二人,居然真的包藏祸心。
再者,即便刘恭正面回答张嫣,点破这两个人的成份,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反倒是张嫣,有极大概率会因为知道了这二人的成份,而不小心打草惊蛇。
於是,刘恭终还是摇头嘆息间,含糊其辞道:“幕后之人是谁,不重要。”
“总归是元勛功侯当中,不服皇祖母女身临朝、吕氏一族外戚擅权的几人。”
“而且这几人,也只不过是领头的。”
“余者,除去悼武王吕泽部旧,也多半都有类似的想法。”
“至於接下来,他们会做什么,也同样不重要。”
“无论如何,他们的目的,都已是昭然若揭。”
“—一污衊、抹黑皇祖母,而后等待皇祖母宫车晏驾。”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彼时,皇祖母已不在人世,汉家已无镇国太后,吕氏是忠是奸,甚至天子是否配位,都会由他们一言而决。”
语调诚恳,却也莫名凝重的说著,刘恭的目光,只不著痕跡的扫了扫周围。
待母亲张嫣微微点下头,示意“隔墙无耳』,刘恭才绷著脸道:“孩儿,必须早做准备!”
“一俟皇祖母宫车晏驾,这些人必定会骤然发难。”
“若等他们先发难,而后再被动应对,只怕是为时晚矣。”
“为了应对那场动乱,孩儿需早做准备;可皇祖母尚在一日,孩儿的准备,便皆有可能被皇祖母曲解为『包藏祸心』。”
“这就等於说,孩儿不单要早做准备,而且还要在皇祖母不知情、无察觉的前提下,
做出相当充足的筹谋布局。”
“母后,要帮帮孩儿啊?”
刘恭这话一出,张面色应声一变。
一阵风云变幻过后,张嫣终还是定住了心神。
又思虑良久,方试探著开口道:“张氏?”
“恭儿,想要启动母族外戚?”
却见刘恭当即点下头,又微微一摇头:“暗中启用。”
“吕氏,终归是先帝的母族,又是皇祖母的族亲。”
“真要有事,吕氏首先会站在皇祖母那边,而后,才是孩儿这边。”
“张氏却不同。”
一一张氏,是孩儿的母族外戚,是母后的族亲。”
“要想不为皇祖母所察觉,孩儿的筹谋布局,便只能仰赖张氏。”
“及吕氏,拉拢、掌控自可,但终归是无法全然信重的。”
如是一番话,说的张嫣愈发心惊肉跳,平日里那谨小慎微,动不动『大惊失色”的神情,却也是愈发沉重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
久到刘恭暗下都有些焦急起来,才终见张嫣深吸一口气,志芯不安的抬头望向刘恭。
“恭儿说说,要母亲怎么帮?”
“张氏,又可做何用?”
轻声发出两问,不等刘恭作答,张嫣便又抢先道:“鲁元太后尚在之时,曾嘱咐恭儿:若太后要分封张偃为王,恭儿务当竭力劝阻。”
“即便劝阻不成,也要保全张偃性命。”
“如此说来,阿偃,恭儿多半是用不上的。”
“父亲自赵王之位废为宣平侯,也宛若惊弓之鸟,更帮不上恭儿的忙。”
“阿寿、阿侈,又不比恭儿年长多少——”
张嫣如是一番话,也说的刘恭一阵无奈苦嘆。
如今的宣平侯家族,早已是今非昔比。
太祖高皇帝年间,宣平侯家族,还不是『宣平侯家族”,而是张氏赵王一脉。
赵王张敖,王后刘乐;王太子张偃,翁主张嫣,公子张寿、张侈。
这一时期,赵王一脉本就举足轻重,王后刘乐『鲁元公主”的身份,顶多只能算作是锦上添的平安符。
后来,赵相贯高案发,赵王张敖受到牵连,被贬为宣平侯。
宣平侯一门的成员,便成了宣平侯张敖,侯夫人刘乐,侯世子张偃,侯女兼皇后张,以及侯子张寿、张侈。
这一时期的宣平侯家族,本身已经大不如前,几乎全靠侯夫人:鲁元长公主刘乐撑场面,外加一个皇后张嫣保障未来。
而现在,宣平侯家族的处境,又有了新的变化。
张敖仍为宣平侯,侯夫人刘乐却已辞世,
宣平侯家族最大的靠山、最靠谱的护身符,已经隨高皇帝而去。
照理来说,刘乐病故,宣平侯家族本该自此淡出朝堂,逐渐泯然眾人。
但在刘乐离世后,宣平侯世子张偃,却是被吕太后封了鲁王。
皇后张嫣,也已经升格为太后张嫣,仅仅只是还差一道官方手续,实际上却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帝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