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財政难(1/2)

第310章 財政难

春天已经到了,天气也暖和了不少,皇帝刘胜和皇后寇淑一起在濯龙园观赏桃,粉白色的桃明媚的张扬在枝头,如同人不老的容顏。一阵风起瓣纷纷掉落,似飞舞的蝶,又似纷飞的雪,美丽缠绵·—

寇淑指看一棵桃树,笑看说道,“陛下,这课桃树嫁接了否树枝,现在已经活了,若无意外,再过一些时日,吾等就能吃到新鲜的水果,也不知道是桃子,

还是杏子?”

刘胜听完,喷喷称奇,他询问道,“这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是每一种果树都能嫁接,还是只能桃树可以嫁接杏树?”

“臣妾也不知晓,需要不断尝试,等夏天结出果实,臣妾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发表出来,到时候民间自然会尝试,若是因此发现了高產物体,对我大汉自然大有神益!”

刘胜点点头,“確实如此!”

寇淑躬身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大汉需成立皇家农学院,將格物学堂农业系扩编,从大汉各地招募擅长种地的农人和感兴趣的土人,专门收集新物种,研究动植物杂交、嫁接等法,等建成之后,可以在各州设立分院,以推广农学————”

“皇后此议甚好,只是名曰皇家农学院,也就是说是朕出这个钱?”

“只是名字而已,少府出一些土地即可,也可以接受民间捐赠,而皇家农学院所製成的良种也可以对外销售,这並不难!”

刘胜自从当家之后,就发现不管是朝廷,还是少府的钱都不多,所以相当抠门,听说只是出一些土地,也就点头同意了。

不过听寇淑说起土地,他就有些心烦,等到回到南宫前殿,他就和皇后说起自己的烦心事,“没有亲政前,朕天天想著亲政,可这一亲政才发现,这皇帝实在太难做了,幸亏有天后辅佐,要不然朕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陛下,臣妾可没这般本事!”寇淑掩嘴笑道,“若是没有恆老师等人的协助,臣妾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天后设置南书房真是神来之笔!”

“这些天爭议可不少,陛下还是难得安寧,幸亏任命了黄香,要不然只会吵闹的更凶!”

“出现爭议的都是大汉的麻烦所在,朕就算不得安寧,也必须过问!”

看到小皇帝微微有些消瘦的脸庞,寇淑劝说道,“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军国大事,也不必太在意,有些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麻烦,陛下能有所缓解,已经对得起老祖宗了!”

“有些事,確实不能著急,可有些事不著急不行呀!”

“陛下是不是又担心財政吗?”

“不瞒天后,朕现在巴不得新野君——”

寇淑立刻摇摇头,打断,“可不能这般说!”

虽然这只是汉代,但各种事物能够把人忙死,所以即便有票擬,减轻了很多麻烦,但仅仅了十几天之后,不仅皇帝扛不住,寇淑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她就向皇帝建议,在南宫前殿找一个房间,负责各项工作的处理。

大汉帝国的侍中、黄门侍郎要么是勛贵,要么是皇帝老师这一类角色的人担任,而中常侍已经是宦官,所以寇淑考虑一番后,挑选了侍中恆焉(皇帝老师),大长秋蔡伦为重,在这个被命名的南书房的房间办公。

他文加上四个副手,马融(勛贵代表、黄门侍郎)、小黄门郑程(品行不错,得寇淑提拔),张衡(格物学派、太史令,加黄门侍郎)、法雄(能文能武的县令出身,曾经协助寇镇压叛乱,得到寇推荐,提拔为光禄勛丞,被寇淑选中后,加黄门侍郎)。

这六个人的责任是覆核那些对一般事务的票擬(重大事务必须报告帝后),

若是五票以上赞同,马融批红,由蔡伦代表皇帝盖章,直接通过,不需要帝后过目;若是有两人或以上不赞同,先交给寇淑过目,然后再交给皇帝这么一番处理之后,帝后的工作压力立刻轻鬆了很多很多,而且也相对平衡,尚书台票擬组都是重臣,比较制度化,谁参与,谁不参与很明確,这些行录尚书事的官员就是大汉的真丞相。

但皇帝身边的批红组同样地位很高,票擬能不能通过,每个在南书房办公的人都有话语权,有些事情大臣们也並不希望帝后都参与,所以就与他们协调。

他们也被公认是內相,不过与票擬组不同,批红组是帝后直接挑选的,皇帝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也不需要向大臣们通报,甚至於这个所谓的“南书房”也不属於汉家制度,所以非常灵活,完全取决於皇帝心思。

更有意思的是,尚书台偏重於士人,而且是关东士人,而批红组就不同了,

各路人马都有,而且偏重关西出身,所以这同样也是平衡·

在这一套新建的中枢模式下,东汉帝国的平衡逐渐建立起来,不过平衡重建的同时,各种矛盾也迅速滋生,大汉的儒生和文法吏矛盾、士寒矛盾,还有根深蒂固的关东关西矛盾立刻就爆发出来。

邓氏出身於南阳,又长期待在洛阳,与关东土人关係默契,用得人大多事关东,尤其湖是南阳、豫州的土人人,其他地方的人也用了一些,但相对较少。

由於帝后採取的是缓步调整的战略,一开始台上的重臣大多与邓氏有关係,

自然也基本延续了邓氏的用人政策,所以围绕著人事调整,票擬组和批红组矛盾重重,动不动就有奏章搞到帝后面前。

除了人事任命上一大堆爭议以外,皇帝还发现在军国大事上也存在著明显的矛盾,比如对付西羌的军队调度,票擬组还是希望按照传统办法从关东徵募兵土,而批红组的意见就是从关西就地募兵,以骑兵为主。

偏偏这两家各有各的理由,票擬组千方百计的告诉皇帝西人不可信,羌乱迟迟不平与地方势力有很大的关係,而朝廷的基本盘是关东,现在又有火器,让关东將士西征也能获得胜利,顺便还可以压制关西。

所以从关东调兵,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哪怕费巨大,但你不让关东人赚到钱,你这个皇帝做不稳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