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民朝打了一个喷嚏,南中就得重感(1/2)

第514章 ,民朝打了一个喷嚏,南中就得重感冒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9月25日,京城,富临戏院

富临戏院最好的包厢内,丝绒帷幕低垂,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大同社军方的一众高层难得齐聚一堂,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上摆放着时令鲜果、精致点心,江南黄酒。

众人的目光都被舞台上的戏曲吸引,台上演的是《夺宝奇兵二》。

剧情跌宕起伏,主角深入新大陆的雨林秘境,躲过各种惊险的机关,和贪婪的西班牙殖民者斗智斗勇,最终发现了传说中堆满黄金的古城。

紧张的配乐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引得包厢内这些见惯了沙场风云的将领们也连连低声喝彩。

作为东道主的张献忠感慨道:“社长写的这戏文,真是绝了,尤其是最后那黄金宝藏的那一幕,看得俺老张都心痒痒,恨不得立马带兵去那新大陆瞧瞧,是不是真像戏里演的,遍地都是黄金宝藏,随便踢块石头都能蹦出狗头金来!”

坐在他旁边的王二抿了口酒笑道:“你这厮,想去便去,如今谁还能拦着你这堂堂朝鲜将军不成,正好去给赵胜帮帮手。”

张献忠摆摆手道:“社长日理万机,却亲自动笔写这等吸引人的戏文,为啥?还不是因为中原的百姓,没几个真愿意背井离乡跑去那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啃土?

将心比心,俺要是普通小民,看着这京城一日比一日繁华,各种新奇玩意层出不穷,谁愿意抛下这好日子,去新大陆跟毒虫猛兽、生番土人打交道?开荒?那是拿命在搏前程。”

朱治没好气道:“老张,你今天是诚心来唱反调、给大伙心里添堵的是吧?新大陆在蛮荒那也是实打实的500亩土地,能开拓出来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基业就立下了,这么好的事情,也就是我民朝才有,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些农户怎么就只守家里的几十亩。”

张献忠哈哈一笑,压低了声音:“哪能啊!我老张是来给诸位,给社里排忧解难的!”他环视一圈,见众人都望过来,才慢悠悠道:“这样,我在朝鲜地界上,想想办法,动员百姓,争取给新大陆弄过去一万人,帮着社里开荒拓土,充实边疆。”

众人刚想对张献忠说几句好话,但他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的底色。

“俺老张立下这么大地功劳,社长论功行赏,怎么也得从新发现的那几座大银山里,分俺一个矿坑的开采权?不多要,一个就成!”

贺六闻言指着张献忠笑骂道:“好你个张蛮子,绕了半天在这等着呢!做梦去吧你!社长和元首府早就明示了,这次拍卖银矿,首要目的是为了筹措资金,偿还之战争国债!你有钱,到时候就去拍卖会上堂堂正正地拍一个,白嫖就不要想了。”

这时,一直沉默孙可望开口了。“若是拍卖所得,在偿还国债之后尚有盈余,关中连通西域的铁路,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

他五年前被调任为西域都督,这几年他在西域经营的有声有色,西域都护府的地盘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唯一的麻烦就是哈密没有一条联通关中的铁路,就极大限制了西域的发展。

“西域,乃是我西北屏障,丝路咽喉。如今虽有驿道,但补给艰难,控扼不易。没有铁路贯通,大军机动、物资转运便受制于人,西域之地,终是易得而复失之患。”

王二点头表示赞同:“西域的确是战略要地,西域的产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关中纺织业重要的来源,修一条铁路,不管是经济上,政治上都已经是必须的事。”

孙可望在5年前调为西域都督,他在任上干起了老本行,挖坎儿井,开荒种地,同时大力推广种植业,5年下来区的田地扩张了200多万亩,种的都是优质,关中的纺织工坊,现在两成以上的原料指着西域供应。有力的支持了关中的纺织业发展,

加上王耀文在西域期间,大力推广的葡萄种植与石油加工产业,西域对民朝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军事的战略价值,其经济价值也逐步提升。

朱治盘算道:“西域铁路的预算,大概在四千万元左右。比起李过嚷嚷的、预算三亿元的殷洲跨地峡运河,还有苏伊士那边开口八千万的运河,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只要这次拍卖会成果丰硕,偿还国债后能挪出这笔钱,西域铁路立项应该问题不大。”

田见秀忽然道:“我们西南不要铁路,给我们修修路也好啊,有条沥青马路我们就满足了。”

周晓珊苦笑道:“你这比李过要求还高,西南地区修路,那是整个民朝财政都填不满的坑。”

其他人都深以为然,西南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在那种地方修路,那是一座桥连着一座桥,一座山跨过一座山,成本比修铁路还要高。

贺六摇头道:“西南唯一的出路就是把百姓迁出来,去更富裕的南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

张献忠听得咂舌不已:“俺老张真是老了,跟不上趟了?现在的小辈都这么生猛?开口就是三亿、八千万?

想当年俺老张为朝鲜那边的事,找社里借个五百万元,都琢磨了半年,才敢下笔写报告!果真是后生可畏,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了!”

周晓珊笑道:“你那朝鲜,怎么能跟新大陆比?光是现在已控制的矿区,新大陆一年产出的黄金就价值超过两千万元,白银也超过一千万元!这还只是贵金属,没算上皮毛、木材、本土那些特产。要不是朝廷眼下实在掏不出那么多现钱,我也认为那两条运河该修,尤其是殷洲那条,战略价值无可估量,早修早主动,晚修就被动。”

张献忠听得眼睛发直,连连惊叹。他虽然知道新大陆富,但没想到富到这种地步,每年光金银就值三千万!难怪社长如此重视,又是给地去新大陆的移民分五百亩地,又是开放金矿允许私人开采,甚至不惜写戏文来吸引眼球。这么一块沃土的确值得。

贺六脸上带着一丝苦恼:“关键是,宝山虽好,却缺人看守开发啊。今年靠着金银矿的噱头,还能吸引一批亡命徒和想发财的过去。等过两年,容易挖的金子挖得差不多了,剩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开采的矿藏,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待垦荒地,还能有多少人愿意去?

这也是在场许多军方高层的隐忧。他们本有意趁西班牙人势力衰退,一鼓作气将葡萄牙、荷兰、法兰西等国的势力也一并逐出新大陆,实现民朝对南北殷洲的独占。

但现实是,大同军现有的兵力分散在广袤的疆域上,自己新得的土地尚且填不满,实在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支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跨洋扩张。

王二也皱眉道:“是啊,赵胜从新大陆送来的报告每次都叫苦。说西班牙人留下的庄园、矿场,交给那些被解救的土著打理,效率极其低下,很多好地都荒废了。他看着心疼,连连催促国内多送移民过去。”

周晓珊无奈道:“等过两年应该会好一些,我观察过,这些年农村的农户拼命生娃,两三个算是少的,四五个算是平常的,多的人家生六七个甚至更多的娃都有。”

“中原农户最多有30亩地,江南的农户更少,十几二十亩不到,这点田地勉强够养家,但等下一代长大了,要成家立业,光靠这点土地就不够。”

王二摇头道:“我看够呛,这些年农户都往城里跑,天津卫有上百万人口,长安的人口也突破了百万,扬州城更是有200多万人,这些都是从农村跑到城市来的,农户现在连农村都不愿意待了,想让他们去新大陆只怕更难。”

张献忠嘿嘿笑了起来,用手指蘸了酒水,在光滑的桌面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欧罗巴轮廓道:“各位,我们这里移民难,但可以换个思路嘛,看这里,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荷兰,这些西夷国家,屁大点地方,却一个个心比天高。

据我所知,他们在欧罗巴就斗得不可开交,什么三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百年战争,打起来没完没了。”

他用手指在欧罗巴那几个点上胡乱划拉着,“咱们大同社,稍微用点力气,比如卖点他们急需的军火物资给弱势一方,或者在他们之间散布点谣言,挑拨一下关系,让他们在欧罗巴自家门口继续打,再打个百年战争。

打得越热闹越好!他们国内打得民穷财尽,焦头烂额,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和钱财漂洋过海来跟我们抢新大陆?让他们再互相消耗百年,咱们正好稳稳当当地把新大陆消化干净!”

贺六失笑:“你这家伙,尽出些损人利己的馊主意!不过,听起来倒也有点道理,就是太缺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