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攀钢,稀土(下)(1/2)

第354章 攀钢,稀土(下)

“陈总,你可别开玩笑,最近中国钢铁协会才刚开了一场会,让我们国内钢企配合整体谈判策略,要把国际铁矿石价格压下来,把涨幅控制在3%以内,甚至降价,我们四大央企钢厂,包括首钢和包钢,都一致同意,今年的铁矿石价,不可能有大涨。”

余自甦知道铁矿石要涨,因为2000年时中国进口铁矿石仅7000万吨,2005年已经涨到2.75亿吨,进口量逐年递增。

一个大国的需求扩张了三倍,涨也正常,过去几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就涨了一倍之多。

但今年,钢协已经无法容忍,出手带头压价,一些国际矿场也表示了妥协,大家都认为涨不起来了,顶多也就是微小涨幅。

陈学兵对此,只能报以一丝微笑。

“钢协说降,成本就降咱们真有那个影响力吗?国际厂商对我们的态度,不一直都是宰吗?啥时候做过善人?”

余自甦猛地转头,发现陈学兵嘴角的一丝哂意,脑子忽然清醒过来。

他刚才还不断回想着钢协召开行业会时,大家同仇敌忾的情绪,觉得铁矿石降价的大势已来。

此刻再想

对啊。

咱们缺的东西,什么不是高价买来的?

“陈总,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陈学兵的背景,太神秘了。

瀚龙一触即退,股市连连获利,还能牵头组织成渝交通这种超级大项目。

要说陈学兵有什么内幕,他是完全信的。

但陈学兵并未解释什么,只是找副驾驶的任颖要来了一份佳丰实业刚签的合同,递给了余自甦。

“看看吧,佳丰应该很快会来找你们下订单。”

余自甦接过,细细翻看几页,很快看出了端倪。

“锁定价格?”

“嗯,消息方面,我不便透露太多,但只要听我的,今年达成30亿盈利,问题不大。”

30亿,这个让余自甦震惊不已的数字,陈学兵随口道来。

“陈总真是.”余自甦苦笑:“我知道你手段多,但国营厂,可没有你们民企这么灵活。”

陈学兵笑意轻松:“对,我考虑到了,所以我说三十亿,攀钢要是我的厂,那就是一百亿了。”

余自甦没话了。

三十亿可都是他们过去四年的盈利收入总和了。

国营钢铁厂,之所以体量大,那是国家不得不投入的必要支持,钢铁行业盈利虽低,可这是战略行业,它的存在,支持着几乎所有行业的飞速发展。

陈学兵不想详细解释今年钢价为何会上涨,这是太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有铁矿价,国际运价的上涨,也有国内需求的大幅攀升,真讲起来,要暴露的东西就太多了。

有时候神秘点未尝不好。

他想了想,只是悠悠道:“我说的三十亿,只是经营内盈利,你们只要在一季度和二季度通过国际谈判拿到全年所需的进口铁矿石即可,而付款要尽量延迟,因为人民币的汇率在上升,05年的汇改势头今年应该不会停下来,按照趋势,全年人民币的套利差至少有5个点,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一和第二个机会。”

“而经营外的盈利,是你们的股价。”

此时余自甦想说什么,但陈学兵摆手打断了他。

“我知道,央企坚持要受国资委政策约束,要符合市值管理要求,但今年的股市行情过于疯狂,会带来大幅度的估值高企,对攀钢正好是个机会,你们现在持有主体上市公司攀钢钢钒65%的股权,已经远远超过国有占比51%的硬性要求,完全可以向国资委提出申请,在股价过高时出售一部分来维护正常价值内的市值,我们长征可以给你们当顾问,保证你们在二级市场的股权出售获得充足盈利并且维稳股价,不会带来大幅度波动。”

“这个国资委申请,要越早越好,否则股市大牛来了,你们的申请排不上队。”

“两种盈利带来的资金,可以保证你们下一步顺利完成对攀钢钛业和长城股份的完全合并,并且完成新的投资,以获得新的业务转向。”

余自甦听得有些心动:“额陈总,其实我们合并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只需要有人帮我们做「现金选择权」担保就好了,我们想的是找宝钢.”

攀钢对两家收购来的上市公司攀钢钛业和长城股份的控制权皆超过51%,但市场上还有很多小股东,要让他们把手里的股权换到攀钢的上市主体公司攀钢钢钒来,完成三家上市公司彻底合为一家。

现金选择权,就是那些小股东们如果不愿意换股到攀钢钢钒,觉得这样会导致他们的股票贬值,便可以由一个担保人出面,承诺一个时间和一个公允价格,到了时间,如果合并导致你们转股的股权跌价了,好,那你的股权按照承诺价卖给我。

这样便可完成全体转股。

这个担保人势必要担风险,万一到时间攀钢钢钒跌了,那些转股股东肯定要把钢钒股票塞给担保人接手的。

好在攀钢上头是国资委,国资委可以下命令或协商,让其他央企来出头担保。

当然,要担保,也只能找业务熟悉的钢企出面。

三选一。

攀钢的想法,自然是让宝钢这个最有实力的老大哥出面。

这也是种策略。

如果四家钢企硬要融成两家,宝钢肯定对攀钢这个老四最不感兴趣,融老二和老三的性价比肯定要高一些。

央企合并可是不钱的,叫做无偿划转,宝钢怎么可能又帮攀钢掏钱,又吞一个最小的?

攀钢找宝钢帮忙,暂时绑定在一起,宝钢对他们也没想法,最安全。

相反,找鞍钢和武钢就危险了。

老二老三实力相近,他们肯定想找实力明显次之的老四攀钢合并,确保自身的掌控权。

如果让他们担保,拿到了攀钢主体上市公司的一定股份,就会趁机更进一步,直接吞了攀钢。

可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前世宝钢并不愿意帮忙担保,最后就是鞍钢出的手,也是鞍钢吞了攀钢,而后宝武合并。

“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自己有钱买下攀钢钛业和长城股份的流通股完成合并,不好吗?非要找人帮忙?余总,你可想过三合一的方案一旦递上去,如果宝钢不同意帮忙,国资委非要让武钢或者鞍钢来出手,会是个什么结果?你们即使完成三合一,也回天乏力了。”

陈学兵并非危言耸听,余自甦也叹了口气。

不就是已经回天乏力,才不得不赌一把么。

“余总,我想问问,你们打算完成三合一的时间定在多久?”

“今年.年底吧。”

余自甦刚说出口,陈学兵再次哂笑:

“死路一条。”

余自甦脸色变了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