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1/2)

第3章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二天早上,听到外面院子里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也或许是前世养成的中老年作息习惯作祟,余坤安就醒了,他睡眼惺忪地望向身旁仍在酣睡的妻儿,竟看得入了神。直到正房那边传来开门声,他估摸著时间约莫早晨六点,料想是余奶起身准备去伙房烧水,好让大家起床后有热水洗漱。

余坤安轻手轻脚地起身,出门时又轻轻掩上房门,10月份早上已经逐渐转凉,隨后走进伙房。只见阿奶正坐在在火膛前添柴,这火膛是用黄泥精心垒砌而成,表面磨得平整光滑,上面放置著一口大铁锅,锅里正烧著水,氤氳的热气在伙房里瀰漫开来。

余奶见余坤安此刻出现,满脸惊讶:“安子儿,咋不多睡会儿?阿奶一会儿才煮洋芋呢,到时候给你多煮个鸡蛋。”

余坤安一边回应著阿奶,一边伸手去拿水缸上的葫芦水瓢,准备舀水喝。“我刚巧醒了,这会儿口乾舌燥的,进来舀口水喝。阿奶,您別给我煮鸡蛋了,您自己留著吃,要是让阿爹阿娘知道了,又该说我不懂事了。”

“安子儿,可別喝冷水,阿奶给你舀热水……”说著,阿奶便用火灶边的搪瓷缸舀了热水递给余坤安。

余坤安接过热水一饮而尽,不经意间瞥了一眼水缸,只见昨晚大家洗漱用过后,大哥挑满的水缸已经见了底。他想著此刻也无事可做,便挑起水桶朝院子门走去。

余奶在后面焦急地喊道:“安子儿,水不用你去挑,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哪挑得动?一会儿让你阿爹去挑。”由此可见,在老太太心里,小孙子可比老儿子宝贝多了。

余坤安说著便出了院门,沿著记忆中的小路,来到了一处竹林缓坡。竹林边有一口水井,村子里世世代代都靠这口井取水。这井水冬暖夏凉,还带著一丝淡淡的回甘,烧开之后没有水垢,水质极佳。即便到了后世,村里通了自来水,大家还是习惯来这里挑水吃。

这口老水井距离余家大约四百多米,並不算远。

此时用的水桶是用柏木箍制而成,先以木板围成圆桶形状,中间用麻绳或铁鉤相连,掛在扁担两端的绳鉤上,便可直接挑著行走。

挑水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挑水时,两只水桶要分別掛在扁担两端,前面的水桶离人较近,后面的水桶离人较远。同时,要稳住前面的水桶,一只手按住前面的力臂,防止后面的水桶碰到脚后跟。扁担两端要儘量保持重量平衡,绳子稍微放长一些,让重心降低,如此便能减轻肩膀两端的压力。挑水时需走小碎步,避免走路的频率与扁担的固有频率一致,防止共振现象导致桶里的水洒出来。此外,还要选用韧性好的扁担,这样挑重物时扁担可以上下弧线运动,起到缓衝作用。同时,水桶要乾净且密封性好,防止水溢出。

余坤安用水瓢將水桶舀满,这才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年轻时的体力。虽说后来他在工地上也干过挑石头、水泥浆的活儿,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如今他的身体还未经劳动的磨炼。第一次挑水时,他用力过猛,水桶没能挑起来。他稳了稳身体,再次尝试,水桶终於挑了起来,可脸却涨得通红。

这时,一位村民也挑著水桶走过来,看到余坤安,很是惊讶:“哟,稀罕事儿啊,阿安今早居然来挑水。”村民调侃起余坤安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