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田信初登朝堂(2/2)
这番强硬无比的態度,瞬间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思。
黄权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刘备的態度会如此坚决,如此维护诸葛亮。
刘备话锋一转,语气稍缓。
“至於盐铁官营,乃是富国强兵,利国利民之策,势在必行。”
“然,公衡所虑亦有道理,新政推行,確需周密章程,不可一蹴而就。”
他看向诸葛亮与法正。
“备意,需遴选贤能之士,负责修订完善我大汉律法,並將各项新政融入其中,务求条理清晰,切实可行,方能长治久安。”
群臣闻言,皆屏息凝神,竖起了耳朵。
他们知道,接下来便是人事任命的关键时刻。
刘备心中,原本的名单是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这五位核心肱骨。
但前夜与诸葛亮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孔明提及这数月研读那武將事典,曾言黄权此人虽曾事旧主刘璋,然其才干確实可用,忠诚亦无问题。
为了兴復汉室的大业,延揽天下英才,又何惧出身?
刘备目光扫过黄权,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在眾人的注视下,刘备朗声道:
“此事,便由军师將军诸葛亮、扬武將军法正……”
他微微一顿,目光清晰地落在了黄权身上。
“……偏將军黄权、左將军西曹掾刘巴、兴业將军李严、左將军从事中郎伊籍,此六人共同负责,协调律例与新法之衔接!”
黄权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隨即迅速被深思所取代。
他原以为方才的进言至少会引来一番敲打,却未料主公竟有如此胸襟,不仅未怪罪,反將自己纳入律法修订的核心。
这既是拉拢,也是制衡,更是对其能力的认可。
他心中一定,立刻明白了主公恩威並施的深意与手腕。
他迅速权衡利弊,压下心中的波澜,对著刘备深深一躬。
“臣,黄权,领命!必竭尽所能,殫精竭虑,不负主公所託!”
遂不再於赵家之事上多做纠缠,而是迅速调整了策略,將目光投向了参与律法修订这一更长远的利益。
他心中雪亮,主公此举恩威並施,既安抚了益州人心,也展示了驾驭全局的手腕。
参与律法修订,远比纠缠於赵家一案更能维护益州集团的长远利益。
他暗自定下策略,必须在此事上有所建树,方不负主公信任,亦能稳固自身地位。
当下他恭敬领命,言语间的锋芒已然收敛,態度变得更为务实。
解决了律法修订之事,议事的焦点,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另一个近来备受瞩目的人物。
刘备目光转向侍立在堂下末位,那个穿著合身儒衫,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异常镇定的年轻人——田信。
“备,今日还要向诸位引荐一位奇才。”
他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笑容。
“田信,田德远。”
唰!
几乎是瞬间,堂內所有文武官员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这个年轻得过分的青年身上。
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猜测。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得主公亲自介绍,还称其表字?
“德远先生,於农耕、器械之道,有惊世骇俗之才!”
刘备的声音带著由衷的讚嘆,迴荡在正堂之內。
“成都近来推广之曲辕犁、新式翻车,皆出自其手!此二物之利国利民,想必诸位已有所耳闻,或亲眼所见!”
“如今,我军克定汉中,荆州战事亦迫在眉睫,粮草乃国之命脉,重中之重!”
刘备看向田信,目光温和,隨即高声宣布道:
“备决定,擢授田信为江陵督农都尉!即刻筹备,不日启程,赶赴江陵,督导当地农事,助云长稳固后方粮秣!”